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98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器件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材料科学与相关应用技术的发展,显示行业在近几十年内经历了数次更新迭代,从最初的阴极射线管
(CRT)
技术到液晶技术,再到如今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OLED)
技术,显示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OLED
是一种高品质的显示器件,其具有许多传统显示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如驱动电压低

显示发光效率高

相应速度快

重量及厚度等方面更加轻薄

显示视角更广等,在手机

电脑

电视等各方面具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


OLED
器件中,空穴与电子分别通过阳极与阴极进行注入,经过空穴传输层与电子传输层进行传输,在发光层中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进一步激发有机发光材料实现发光

[0003]OLED
生产工艺目前主要可分为真空蒸镀法与溶液加工法两种,其中真空蒸镀法已较为成熟且成功实现了商业化的应用,但其存在着对设备与环境要求高
(
需要高真空度
)、
材料利用率低

难以制备大尺寸面板

精细掩膜成本高等亟需改进之处;溶液加工法相对比真空蒸镀法具有材料利用率高

设备与环境要求较低

适用于大面积加工制备的优点,是一种更具应用前景的生产工艺方法
。OLED
溶液加工法是指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用的材料溶解到溶剂中,通过旋涂

刮涂或喷墨打印等方式,将材料逐层形成到基底与阳极上

现有器件工艺多数是将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通过溶液加工的方法制备,而空穴阻挡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及阴极仍需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进行制备

[0004]由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所用的有机材料通常都具有相似的溶解性,在器件制备过程中,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界面处较易发生材料的混溶,形成混溶区域

这种混溶区域的存在会影响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表现,尤其是当驱动器件时,激子若在混溶区域进行复合,其产生的激子

极化子猝灭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有机材料的分解,缩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产生的激子

极化子猝灭现象可能会进一步导致有机材料的分解缩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寿命的缺陷,有必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基底以及位于所述基底一侧且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

空穴注入层

发光层

阻挡层

第一缓冲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
[0008]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空穴传输能力大于电子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HOMO
能级高于或等于所述阻挡层的
HOMO
能级,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LUMO
能级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
LUMO
能级差值小于或等于
0.5eV

[0009]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与客体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空穴传输型材料

[0010]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主体材料的空穴传输能力大于电子传输能力,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大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材料的
HOMO
能级低于或等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的
HOMO
能级

[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阻挡层的材料为具有双极传输能力的材料,所述阻挡层的材料的三重态能级大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的三重态能级

[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相贴合;
[0013]所述第二缓冲层的
HOMO
能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HOMO
能级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
HOMO
能级之间;
[0014]所述第二缓冲层的
LUMO
能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LUMO
能级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
LUMO
能级之间;
[0015]和
/
或,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空穴传输层两侧分别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相贴合

[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客体发光材料为发射峰位大于
510nm
的有机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三重态能级大于或等于
2.43eV。
[0017]优选的是,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材料为
CBP

[0018]和
/
或,所述主体材料为
mCPBC
,所述客体发光材料为
BN

G

[0019]和
/
或,所述基底包括玻璃基底

硅基基底

聚合物基底中的任一种;
[0020]和
/
或,所述阳极层的材料包括导电金属

导电金属氧化物或石墨烯中的任一种;
[0021]和
/
或,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
PEDOT:PSS

[0022]和
/
或,所述阻挡层的材料为
DMFBD

TRz

[0023]和
/
或,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
TmPyPB

[0024]和
/
或,所述电子注入层的材料为
(8

羟基喹啉
)
锂;
[0025]其中,所述
CBP
的结构式为:
[0026][0027]所述
mCPBC
的结构式为:
[0028][0029]所述
B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以及位于所述基底一侧且依次层叠设置的阳极层

空穴注入层

发光层

阻挡层

第一缓冲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空穴传输能力大于电子传输能力,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HOMO
能级高于或等于所述阻挡层的
HOMO
能级,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LUMO
能级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
LUMO
能级差值小于或等于
0.5eV
;所述发光层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与客体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为空穴传输型材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的空穴传输能力大于电子传输能力,所述主体材料的三重态能级大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材料的
HOMO
能级低于或等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的
HOMO
能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层的材料为具有双极传输能力的材料,所述阻挡层的材料的三重态能级大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的三重态能级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层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相贴合;所述第二缓冲层的
HOMO
能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HOMO
能级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
HOMO
能级之间;所述第二缓冲层的
LUMO
能级位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
LUMO
能级和所述电子传输层的
LUMO
能级之间;和
/
或,还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所述空穴传输层两侧分别与所述空穴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层相贴合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客体发光材料为发射峰位大于
510nm
的有机发光材料,所述主体材料三重态能级大于或等于
2.43eV。6.
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材料为
CBP
;和
/
或,所述主体材料为
mCPBC
,所述客体发光材料为
BN

G
;和
/
或,所述基底包括玻璃基底

硅基基底

聚合物基底中的任一种;和
/
或,所述阳极层的材料包括导电金属

导电金属氧化物或石墨烯中的任一种;和
/
或,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材料为
PEDO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旭鸣梁宝炎赵梓祯毕海王悦
申请(专利权)人:季华恒烨佛山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