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式调节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96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板式调节阀,包括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板式调节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流程控制的阀门,具体是一种滑板式调节阀


技术介绍

[0002]滑板式调节阀基于平板闸阀结构,在阀体内形成直通结构配合的阀前介质通道

阀腔和阀后介质通道,在阀体的阀腔内固定装配有调节板,以及通过阀杆装配有直行程位移的

处在调节板一侧的滑板

即闸板,通过滑板的直行程位移而对阀前介质通道和阀后介质通道进行通
/
断控制及流量调节

滑板式调节阀相较于
S
型介质通道的调节阀而言,具有介质流态稳定

阀体所受冲刷较小等特点

[0003]现有滑板式调节阀的节流控制,是以滑板和调节板上的前

后位相对配合的腰型筛孔结构节流口实现,当直行程位移的滑板通过非节流口区域封堵在调节板的节流口处时实现关断,当直行程位移的滑板通过节流口与调节板的节流口重叠对正配合时实现全开,当直行程位移的滑板通过节流口与调节板的节流口交错重叠时实现节流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名称为“一种滑板式调节阀”(公开号
CN 209977291 U
,公开日
2020

01

21
日)
、“高压差精确小口径滑板调节阀”(公开号
CN205745392 U
,公开日
2016

11

30
日)
、“一种直行程调节阀”(公开号
CN 205479428 U
,公开日
2016

08

17
日)
、“一种调节阀”(公开号
CN 103867736 A
,公开日
2014

06

18
日)
、“一种面接触保持机构及滑板式调节阀”(公开号
CN208595246 U
,公开日
2019

03

12
日)
、“一种用于滑板式调节阀的阀座压盖临时固定结构”(公开号
CN 208831766 U
,公开日
2019

05

07
日)等技术

[0004]上述已公开的众多滑板式调节阀中,节流结构如出一辙,均为前

后位相对配合的腰型筛孔结构

此节流结构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
1. 受限于腰型筛孔的成型规则及结构强度之影响,在公称通径中的可流通面积偏小,一般得到可流通面积小于公称通径的
40%
,可见其可调流通能力偏小;
2. 腰型筛孔在所在板体上的列向排布结构,使得窗口面积在一定的情况下而阀门额定行程偏小(行程大小直接影响了窗口面积),为减小死区(小于额定行程5~
10%
),密封面宽度一般设计较小(
0.5

1.0mm
),耐冲刷能力差;
3. 在节流时形成了直线流量特性,特定流量的阀门开度小,不利于精确调节控制;
4. 同一板体(特别是调节板)上的相邻腰型筛孔之间的周边区域均为密封面,密封线段超长,使得制造精度技术要求偏高,成本亦高,但泄漏等级较低(一般为
V
级);同时,流体介质的破坏点多,密封保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滑板式调节阀的特殊性,以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流通面积大

形成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耐冲刷性能好的滑板式调节阀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滑板式调节阀,包括阀体

调节


滑板和阀杆;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介质通道及处在所述介质通道之间的阀腔,所述阀腔前

后的介质通道为直通型结构;所述调节板装配在所述阀体的阀腔内,所述调节板对应于介质通道的区域开设有节流窗口一;所述滑板通过所述阀杆以直行程位移结构装配在所述阀体的阀腔内,处在所述调节板的一侧;所述调节板上的节流窗口一为十字型节流窗口结构;所述滑板上开设有十字型节流窗口结构的节流窗口二,所述滑板在直行程位移过程中,所述节流窗口二能够与所述节流窗口一重叠对正配合;且,所述十字型节流窗口结构,对应于所述滑板的直行程位移方向,底侧节流区域的轮廓型线呈渐扩曲线变化的
V
型状结构,顶侧节流区域的轮廓型线呈渐扩曲线变化的倒
V
型状结构;所述调节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滑板的节流窗口二与所述调节板的节流窗口一错位配合,且所述滑板的非节流窗口区域对所述调节板的节流窗口一封堵;所述调节阀在节流状态时,所述滑板的节流窗口二与所述调节板的节流窗口一交错重叠配合;所述调节阀在全开状态时,所述滑板的节流窗口二与所述调节板的节流窗口一重叠对正配合

[0007]上述技术措施的滑板式调节阀,在滑板和调节板上形成了前

后位相配合,且满足流量特性的十字型节流窗口,十字型节流窗口的成型无需过多考虑成型规则及结构强度,所受影响小,结构简单

易于成型,在公称通径中的可流通面积大,一般得到可流通面积大于公称通径的
50%。
也就是说,在相同公称通径中,相较于上述腰型筛孔节流结构而言,上述技术措施的可流通面积远大于腰型筛孔节流的可流通面积,可调流通能力优异

[0008]同时,上述技术措施的十字型节流窗口,在节流时形成了等百分比流量特性,特定流量的阀门开度大,额定行程大

相较于直线流量特性而言,在相同流量条件之下的阀门开度大,有利于精确调节控制,耐冲刷性能好,密封保持性亦好

[0009]此外,调节板的节流窗口在阀体的直通型介质通道内,形成了基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流道面积,流体介质在直通型介质通道内基本呈直线型流动,经节流产生的高速流体介质流经调节板的节流窗口时,主要集中在中心部位流动,减小了高速流体介质的散射,在节流的同时起到流向引导之作用,有效减少了流体介质对后介质通道的冲刷破坏

[001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调节板在所述阀体的阀腔内,相对流体介质流动方向,处在所述滑板的后侧位;所述阀体的阀腔内还装配有处在所述滑板前侧位的阀座板,所述阀座板预压贴紧所述滑板,所述阀座板对应于介质通道的区域开设有匹配于介质通道的流通窗口;所述调节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滑板的节流窗口二与所述阀座板的流通窗口错位配合,且所述滑板的非节流窗口区域对所述阀座板的流通窗口封堵;所述调节阀在节流状态时,所述滑板的节流窗口二与所述阀座板的流通窗口交错重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滑板式调节阀,包括阀体(1)

调节板(2)

滑板(3)和阀杆(5);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介质通道及处在所述介质通道之间的阀腔(
110
),所述阀腔(
110
)前

后的介质通道为直通型结构;所述调节板(2)装配在所述阀体(1)的阀腔(
110
)内,所述调节板(2)对应于介质通道的区域开设有节流窗口一(
21
);所述滑板(3)通过所述阀杆(5)以直行程位移结构装配在所述阀体(1)的阀腔(
110
)内,处在所述调节板(2)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上的节流窗口一(
21
)为十字型节流窗口结构;所述滑板(3)上开设有十字型节流窗口结构的节流窗口二(
31
),所述滑板(3)在直行程位移过程中,所述节流窗口二(
31
)能够与所述节流窗口一(
21
)重叠对正配合;且,所述十字型节流窗口结构,对应于所述滑板(3)的直行程位移方向,底侧节流区域的轮廓型线呈渐扩曲线变化的
V
型状结构,顶侧节流区域的轮廓型线呈渐扩曲线变化的倒
V
型状结构;所述调节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与所述调节板(2)的节流窗口一(
21
)错位配合,且所述滑板(3)的非节流窗口区域对所述调节板(2)的节流窗口一(
21
)封堵;所述调节阀在节流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与所述调节板(2)的节流窗口一(
21
)交错重叠配合;所述调节阀在全开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与所述调节板(2)的节流窗口一(
21
)重叠对正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板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在所述阀体(1)的阀腔(
110
)内,相对流体介质流动方向,处在所述滑板(3)的后侧位;所述阀体(1)的阀腔(
110
)内还装配有处在所述滑板(3)前侧位的阀座板(4),所述阀座板(4)预压贴紧所述滑板(3),所述阀座板(4)对应于介质通道的区域开设有匹配于介质通道的流通窗口(
41
);所述调节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与所述阀座板(4)的流通窗口(
41
)错位配合,且所述滑板(3)的非节流窗口区域对所述阀座板(4)的流通窗口(
41
)封堵;所述调节阀在节流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与所述阀座板(4)的流通窗口(
41
)交错重叠配合;所述调节阀在全开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处在所述阀座板(4)的流通窗口(
41
)覆盖范围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板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2)的节流窗口一(
21
)顶侧缘部处,具有从节流侧表面以斜面结构成型的泄压槽(
22
);所述调节阀在关闭状态时,所述滑板(3)的节流窗口二(
31
)底侧缘部处,与所述调节板(2)的节流窗口一(
21
)顶侧缘部处的泄压槽(
22
)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滑板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板(4)与所述调节板(2)之间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连接有对所述阀座板(4)

所述滑板(3)和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平谢雄乔冠超崔高启李龙鹏孙董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汇正阀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