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943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所述交流真空接触器由绝缘框架、真空灭弧装置、电磁系统、传动机构、辅助开关系统、接线端子及底座构成,所述真空灭弧装置包括真空管和导电板,所述真空管固定嵌设于绝缘框架上端的凹槽内,真空管一端连接传动机构,真空管另一端连接导电板,导电板侧边通过嵌装支架固定于真空管的另一端,简化了导电板结构,增加固定结构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 结构。
技术介绍
同普通交流接触器一样,真空接触器也是一种机械开关,即通过触头的机械运动 实现电路的接通与分断。所不同的是,真空接触器的触头密封于真空中(称为真空灭弧 室或真空开关管),利用性能优异的真空介质作绝缘隔离和灭弧手段,因而具有工作电压 较高、燃弧时间短、触头电磨损少、触头表面无氧化等优点;目前广泛使用的有CKJ5系列、 CKJ8系列、CKG3系列、CKG4系列等;真空接触器的操动机构大多采用电磁铁,由衔铁的运动 带动开关管中触头运动,电磁铁由低电压、小容量的电源来控制;真空接触器大多带有若干 辅助触点,辅助触点与主触头由同一机构驱动,用于为控制系统提供信号,目前广泛使用的 各系列真空接触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真空管固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安装不方便,结构 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 构,该改良交流真空接触器结构能方便安装和固定真空管,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所述交流真空接触器由绝缘框架、 真空灭弧装置、电磁系统、传动机构、辅助开关系统、接线端子及底座构成,所述真空灭弧装 置包括真空管和导电板,所述真空管固定嵌设于绝缘框架上端的凹槽内,真空管一端连接 传动机构,真空管另一端连接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由侧边和底边连接呈“L”状,所述导电板 与真空管另一端连接的侧边设有一通孔,导电板的侧边通过通孔固连于真空管的另一端; 位于真空管另一端的所述绝缘框架上固定设有一嵌装支架,嵌装支架两侧固定于绝缘框架 中,嵌装支架底面与绝缘框架之间形成一间隙,导电板的底边穿出该间隙,所述导电板的侧 边设于真空管另一端和嵌装支架之间,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 支架上,导电板侧边通过嵌装支架固定于真空管的另一端,简化了导电板结构,增加固定结 构的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真空管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 装支架的结构是嵌装支架与导电板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穿孔,螺栓穿过所述穿孔啮合于真 空管另一端的螺纹孔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交流真空接触器的导电板上设有一通孔,导电板通 过通孔固定于真空管的另一端;所述绝缘框架位于真空管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一嵌装支架, 所述真空管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支架上,这样能方便将真空管固定于绝缘 框架上,简化了导电板的结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所述交流真空接触器由绝 缘框架2、真空灭弧装置3、电磁系统4、传动机构5、辅助开关系统6、接线端子7及底座8构 成,所述真空灭弧装置3包括真空管31和导电板32,所述真空管31固定嵌设于绝缘框架上 端的凹槽21内,真空管31—端连接传动机构5,真空管31另一端连接导电板32,所述导电 板由侧边和底边连接呈“L”状,所述导电板32与真空管另一端连接的侧边设有一通孔321, 导电板32的侧边通过通孔321固连于真空管31的另一端;位于真空管31另一端的所述绝 缘框架2上固定设有一嵌装支架33,嵌装支架33两侧固定于绝缘框架中,嵌装支架33底面 与绝缘框架之间形成一间隙,导电板的底边穿出该间隙,所述导电板32的侧边设于真空管 另一端和嵌装支架33之间,所述真空管31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支架33 上,导电板侧边通过嵌装支架固定于真空管的另一端,简化了导电板结构,增加固定结构的 可靠性。所述真空管31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支架33的结构是嵌装支 架33与导电板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穿孔,螺栓穿过所述穿孔啮合于真空管31另一端的螺纹 孔中。权利要求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所述交流真空接触器由绝缘框架(2)、真空灭弧装置(3)、电磁系统(4)、传动机构(5)、辅助开关系统(6)、接线端子(7)及底座(8)构成,所述真空灭弧装置(3)包括真空管(31)和导电板(32),所述真空管(31)固定嵌设于绝缘框架上端的凹槽(21)内,真空管(31)一端连接传动机构(5),真空管(31)另一端连接导电板(3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由侧边和底边连接呈“L”状,所述导电板(32)与真空管另一端连接的侧边设有一通孔(321),导电板(32)的侧边通过通孔(321)固连于真空管(31)的另一端;位于真空管(31)另一端的所述绝缘框架(2)上固定设有一嵌装支架(33),嵌装支架(33)两侧固定于绝缘框架中,嵌装支架(33)底面与绝缘框架之间形成一间隙,导电板的底边穿出该间隙,所述导电板(32)的侧边设于真空管另一端和嵌装支架(33)之间,所述真空管(31)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支架(3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真空管(31)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支架(33)的结构是嵌装支架(33) 与导电板侧边上分别设有一穿孔,螺栓穿过所述穿孔啮合于真空管(31)另一端的螺纹孔 中。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所述交流真空接触器由绝缘框架、真空灭弧装置、电磁系统、传动机构、辅助开关系统、接线端子及底座构成,所述真空灭弧装置包括真空管和导电板,所述真空管固定嵌设于绝缘框架上端的凹槽内,真空管一端连接传动机构,真空管另一端连接导电板,导电板侧边通过嵌装支架固定于真空管的另一端,简化了导电板结构,增加固定结构的可靠性。文档编号H01H33/664GK201622970SQ201020137320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张立云, 徐庆达, 徐长华, 眭晓泉 申请人: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真空接触器真空管固定改良结构,其所述交流真空接触器由绝缘框架(2)、真空灭弧装置(3)、电磁系统(4)、传动机构(5)、辅助开关系统(6)、接线端子(7)及底座(8)构成,所述真空灭弧装置(3)包括真空管(31)和导电板(32),所述真空管(31)固定嵌设于绝缘框架上端的凹槽(21)内,真空管(31)一端连接传动机构(5),真空管(31)另一端连接导电板(3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板由侧边和底边连接呈“L”状,所述导电板(32)与真空管另一端连接的侧边设有一通孔(321),导电板(32)的侧边通过通孔(321)固连于真空管(31)的另一端;位于真空管(31)另一端的所述绝缘框架(2)上固定设有一嵌装支架(33),嵌装支架(33)两侧固定于绝缘框架中,嵌装支架(33)底面与绝缘框架之间形成一间隙,导电板的底边穿出该间隙,所述导电板(32)的侧边设于真空管另一端和嵌装支架(33)之间,所述真空管(31)的另一端与导电板侧边同时固定于嵌装支架(3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庆达张立云眭晓泉徐长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瑞普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