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化酶抑制活性的红小豆来源的寡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80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9
本申请提供了来自具有消化酶抑制活性的红小豆来源的寡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消化酶抑制活性的红小豆来源的寡肽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生物活性肽领域和肥胖
/
糖尿病治疗领域

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来自具有消化酶抑制活性的红小豆来源的寡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肥胖是热量摄入过多或体力活动不足导致能量不平衡的结果,并受遗传

环境和行为等因素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
2016
年全球成年男性肥胖人数为
2.81
亿,成年女性肥胖人数为
3.9
亿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20

)》
表明中国居民超重和肥胖率不断增加

目前的抗肥胖策略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

减肥手术和药物治疗

然而节食和加强运动存在难以长期坚持的缺点

减肥手术易导致并发症如血栓形成

肺栓塞

消化道梗阻

消化道溃疡

胆石症等的出现

脂类过量摄入将导致肥胖,故抑制膳食脂肪吸收是减肥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脂肪消化吸收过程中胰脂肪酶和胆固醇酯酶发挥了关键作用,胰脂肪酶是消化膳食脂肪的关键酶,可水解肠腔中
50
%~
70
%的脂肪,抑制胰脂肪酶活性能减少膳食甘油三酯的消化和吸收

胆固醇酯酶可以水解胆固醇酯类物质,从而产生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对胆固醇酯酶的抑制被认为是限制和延迟膳食胆固醇吸收的关键

常见的膳食脂质消化酶抑制剂奥利司他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肥胖,然而该成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肝肾损害

营养不良

腹部痉挛

脂肪性大便

胀气等

因此,尽管用于肥胖控制的治疗选项越来越多,但对用于治疗肥胖的可选且改进的药物仍存在较大需求

[0003]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代谢性疾病
。2019
年全球约
4.25
亿人患有糖尿病,而我国成年糖尿病患病人数达到
1.14
亿,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所以发展改善血糖水平的相关预防措施的应用刻不容缓

α

葡萄糖苷酶是一种在碳水化合物消化过程中的关键酶,对其有抑制活性的物质可阻碍碳水化合物吸收

抑制餐后血糖水平的快速升高,故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常被糖尿病患者使用

阿卡波糖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它能与
α

葡萄糖苷酶发生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延缓葡萄糖吸收,达到降低餐后血糖的目的

但长期服用阿卡波糖会产生胃肠道痉挛

胀气等副作用,并且不可避免地产生耐药性,因此有必要开发出一种比现有药物更安全

副作用更小的降糖药

[0004]生物活性肽是对机体的功能或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并最终影响机体健康的特殊蛋白质片段,其中的寡肽是一类氨基酸残基数目在2~
10
个的小肽

肽类的抗原性低于蛋白质,代谢产物氨基酸基本不具备毒性,所以安全性高;另外相较于蛋白质,肽类在较低浓度下就能表现出显著的生理健康益处,并且其分子量小,易于修饰和改造,方便人工合成,这些都表明肽类物质是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研究表明肽类中的寡肽能避开胃肠道消化,克服蛋白质被消化酶破坏从而不能口服的弊端

因此开发具有控制肥胖或糖尿病作用的寡肽成为各国生物医药和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

[0005]消化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小肠内消化酶
(
胰脂肪酶

胆固醇酯酶和
α

葡萄糖苷酶
)
活性来延缓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有效抑制肥
胖和糖尿病

先前的研究表明红小豆蛋白水解物可以显著抑制脂代谢紊乱

调节葡萄糖稳态,并且其中的<
3kDa
级分在体外表现出最佳的消化酶抑制活性,因此我们进一步通过超滤

质谱测序

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筛选出红小豆蛋白水解物中具有较强胰脂肪酶

胆固醇酯酶和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寡肽并进行功能验证,为开发和肥胖或糖尿病有关的食品

保健品以及药品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肥胖和糖尿病治疗药物毒副作用明显,和以蛋白质为基料的肥胖和糖尿病功能性食品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三种红小豆蛋白来源的可以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的寡肽

本专利技术首先经双酶水解法得到红小豆蛋白水解物,然后通过超滤

质谱测序

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筛选出生物活性肽,最后利用
Fmoc
固相合成方法制备的寡肽验证胰脂肪酶

胆固醇酯酶和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并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阐明抑制机理

本专利技术所述红小豆蛋白来源的三种寡肽,色氨酸

谷氨酸

蛋氨酸

组氨酸

丙氨酸
(Trp

Glu

Met

His

Ala

WEMHA)、
苯丙氨酸

酪氨酸

脯氨酸

色氨酸
(Phe

Tyr

Pro

Trp

FYPW)
和苯丙氨酸

酪氨酸

脯氨酸

苏氨酸

天冬氨酸

色氨酸
(Phe

Tyr

Pro

Thr

Asp

Trp

FYPTDW)
,具有较强的胰脂肪酶

胆固醇酯酶和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无毒,天然来源也可人工合成

分子量小

易于修饰和改造

不被胃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次,每次5‑
6mL
;所述步骤
(7)
包括:以含
95
%三氟乙酸
、2
%三异丙基硅烷
、2
%乙二硫醇
、1

H2O
的三氟乙酸切割液切割
2h
,抽滤反应液,得多肽的三氟乙酸溶液,将裂解液用氮气吹干,再用乙醚沉淀

离心,然后用乙醚洗3~5次,得白色固体,用纯水溶解后,经
HPLC
脱盐提纯,冻干后析出晶体;以及取样品在超声溶解后,置于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检测;
HPLC
分析参数为:流动相
A

100
%乙腈加
0.1
%三氟乙酸;流动相
B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卿宇沈群郝智慧席孟瑶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