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47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IS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及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及平台


技术介绍

[0002]PIS
系统由于涉及到硬件产品很多,有司机室控制主机

客室控制主机,网络硬盘录像机,视频监控屏等

硬件平台在测试阶段或者出厂阶段需要测试部门需要检查各类硬件或软件运行是否正常

而且为了应对复杂的测试方法,复杂的功能及性能指标,提高质检效率,相应的软件测试方案应运而生

[0003]现有方案有一些弊端,如下:
[0004]硬件型:采用分布式布局方式将各个单元在印制板上进行有序排列,采用集中的接口将关键引脚进行合理的引出,实现外部计算,完成测试

此方法需要硬件支持,且测试方法需要对硬件反馈结果进行计算,操作难度较高,覆盖测试相对有限,无法测试纯软件测试项

[0005]脚本型:针对不同的平台测试编写测试脚本,并且将测试结果通过日志或其他方式进行输出

此方法对于多产品适配性不高,有的待测试硬件无法支持脚本运行,且对测试人员不友好,无法直观的在界面上完成测试体现

[0006]软件型:针对硬件平台测试方法进行专项对接,完成测试

此方法往往是一个功能使用一个接口实现,针对性太强,适配程度不高

[0007]有鉴于此,特提出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及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及平台,其具有较高的适配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0]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通过网络搜索待测试硬件,使用组播报文,待测试硬件回复该报文;
[0012]通过
TCP/IP
协议连接到该硬件;
[0013]查询硬件所有测试项名称;
[0014]查询硬件所有测试项点测试名称

输入类型和测试状态;
[0015]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针对不同的输入类型,修改输入参数值,对硬件测试项点进行测试;
[0016]对硬件测试的输出结果进行统一处理

[001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待测硬件回复该报文的内容包括:设备名称

设备状态

设备版本和设备
IP。
[001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类型包括枚举型

布尔型和字符型

[001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收数据时,首先接收数据量信息,判断数据量大小,并根据数量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帧处理,若需要进行分帧处理,则发送分帧命令

[002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帧处理时,首先判断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当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大于预期时间的数据接收量时,判断不进行分帧处理,当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小于预期时间的数据接收量时,判断进行分帧处理,并根据预期时间的数据处理量划定分帧大小区间

[0021]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系统,包括:
[0022]硬件搜索模块:用于通过网络搜索待测试硬件,使用组播报文,待测试硬件回复该报文;
[0023]硬件连接模块:用于通过
TCP/IP
协议连接到该硬件;
[0024]测试项名称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硬件所有测试项名称;
[0025]测试名称

输入类型和测试状态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硬件所有测试项点测试名称

输入类型和测试状态;
[0026]测试模块:用于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针对不同的输入类型,修改输入参数值,对硬件测试项点进行测试;
[0027]输出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对硬件测试的输出结果进行统一处理

[002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待测硬件回复该报文的内容包括:设备名称

设备状态

设备版本和设备
IP。
[002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类型包括枚举型

布尔型和字符型

[003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接收数据时,首先接收数据量信息,判断数据量大小,并根据数量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帧处理,若需要进行分帧处理,则发送分帧命令

[003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帧处理时,首先判断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当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大于预期时间的数据接收量时,判断不进行分帧处理,当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小于预期时间的数据接收量时,判断进行分帧处理,并根据预期时间的数据处理量划定分帧大小区间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主要对各硬件设备的进行自动化测试,可以完成对具有可编程,可网络交互的硬件,完成各类测试

其使用标准的协议,使得上位机测试平台的测试统一化,不需要再对测试硬件进行专项对接,适配程度极高

针对不同的待测试硬件只需待测试硬件对接其标准协议即可完成相关测试

[0033]其对比硬件型测试,该平台操作难度较低,且无需硬件成本,测试范围更广

[0034]其对比脚本型测试,该平台对测试人员更加友好,实用性更强

[0035]其对比软件型测试,该平台不在需要对功能进行定制,标准化输入输出,可以通用到其他支持网络交互的待测试硬件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2是对应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的待测硬件侧配合执行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40]实施例一:
[0041]各类硬件设备在测试阶段或出厂阶段,往往需要对硬件进行相关测试,如
LED
灯闪烁是否正常,网卡是否正常工作,硬盘读写是否正常等

[0042]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
PIS
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网络搜索待测试硬件,使用组播报文,待测试硬件回复该报文;通过
TCP/IP
协议连接到该硬件;查询硬件所有测试项名称;查询硬件所有测试项点测试名称

输入类型和测试状态;根据实际的测试参数,针对不同的输入类型,修改输入参数值,对硬件测试项点进行测试;对硬件测试的输出结果进行统一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硬件回复该报文的内容包括:设备名称

设备状态

设备版本和设备
IP。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类型包括枚举型

布尔型和字符型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数据时,首先接收数据量信息,判断数据量大小,并根据数量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帧处理,若需要进行分帧处理,则发送分帧命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帧处理时,首先判断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当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大于预期时间的数据接收量时,判断不进行分帧处理,当预期时间内的数据处理量小于预期时间的数据接收量时,判断进行分帧处理,并根据预期时间的数据处理量划定分帧大小区间
。6.
一种基于
PIS
系统的软件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亮朱剑刘洋唐宇史智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智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