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45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水半夏块茎经消毒处理后,切割成块茎I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2)待块茎I上长出0.1~0.3cm高的芽头时,将块茎1分切成带有1~2个芽头的块茎II,将块茎II接种于丛生芽培养基上;3)待块茎II上的丛生芽长至3~4cm时,将块茎II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4)待整个水半夏植株高度为5~7cm,便可通过常规的室外炼苗获得可栽培的水半夏植株。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水半夏植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细胞工程
,主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水半夏规模化组培快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水半夏是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其 块茎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水半夏具有燥湿化瘦、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一般用于治 疗咳嗽痰多、疮痈疖肿、跌打损伤及外伤出血等症。水半夏原为广东、广西地区民间用药,虽 然近几十年才被记录《中国药典》,但由于其药用功效和半夏相近,现已被人们所熟知和应 用。20世纪60年代初期作为野生种引种栽培,许多地方将其作为半夏的代用品长期使用。 水半夏与三叶半夏相比,对温度、湿度的要求较低,不易倒苗和感染腐烂病,易栽培,耐受性 强,受到广大药农的认可。近年来,水半夏的药用价值不断被开发,国内外市场需求成倍增 力口,供不应求。自然状态下,水半夏以无性繁殖(珠芽繁殖或块茎繁殖)为主,有性繁殖(种 子繁殖)少,且繁殖系数较低,约为1 5;又由于环境污染、过度采挖、野生栖息地遭到破 坏等原因导致水半夏野生资源日益枯竭。这种现状下,就为人工栽培水半夏带来了良好的 经济前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方面,因占地小、不受地区和 季节限制、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关注。 目前,用组培方法繁育水半夏种苗已有较多报道,相关技术也较为成熟。至今,以水半夏的 根、茎、叶及未成熟种子,甚至以叶肉原生质体为外植体,采用液体、固体培养法和悬浮培养 法等,均已培育出了完整的再生植株。上述技术均通过建立愈伤组织体系形成再生植株,一 般来说诱导愈伤组织相对较难,时间较长(需要3个月左右)。相关报道和研究也已证实组培水半夏和野生水半夏的质量上并没有本质区别,符 合药用需求,故可以利用组培苗为种,进行栽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 获得大量水半夏植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依次包括如下步 骤1)、新鲜的水半夏块茎经消毒处理后,于无菌条件下切割成块,得块茎I ;然后将 块茎I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2)、待块茎I上长出0. 1 0. 3cm高的芽头时,将块茎I分切成块茎II,所述每个 块茎II上带有1 2个芽头;然后将块茎II接种于丛生芽培养基上,促使芽头发育成丛生 芽;3)、待块茎II上的丛生芽长至3 4cm时,将块茎II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4)、待整个水半夏植株高度为5 7cm,便可通过常规的室外炼苗获得可栽培的水 半夏植株。上述步骤3)中,块茎II上的丛生芽长至3 4cm时,一般均会有部分叶片展开; 步骤4)的培养时间一般为20 25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的改进步骤1)块茎I在分化培养基上出芽的 同时将生长变大,得到带芽头且培养变大的块茎I ;将上述带芽头且培养变大的块茎I再次 分切成新的块茎I,转入另一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再进行步骤2)。这是根据“芽生芽”现象,新的块茎I在切面上会更易和更快地生成新的芽头,从 而能获得更多的组培物。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的进一步改进分化培养基为MS+6_苄氨基嘌呤(6-BA) 1. 0 2. 0mg/L+ a -萘乙酸 (a -NAA) 0. 2 0. 5mg/L+ 蔗糖 25 35g/L+ 琼脂 7. Og/L, pH 5. 6 5. 8 ;其制作方法具体如下以1L的MS基本培养基作为基础,分别加入1. 0 2. Omg的 6-苄氨基嘌呤、0. 2 0. 5mg的a -萘乙酸、25 35g的蔗糖和7g的琼脂,均勻混合,并利 用 lmol/L 的 K0H 或 lmol/L 的 HC1 调节 pH 为 5. 6 5. 8。丛生芽培养基为MS+6_苄氨基嘌呤(6-BA) 1. 0 2. 0mg/L+ a -萘乙酸 (a -NAA) 0. 1 0. 3mg/L+ 蔗糖 25 35g/L+ 琼脂 7. Og/L, pH 5. 6 5. 8 ;其制作方法具体如下以1L的MS基本培养基作为基础,分别加入1. 0 2. Omg的 6-苄氨基嘌呤、0. 1 0. 3mg的a -萘乙酸、25 35g的蔗糖和7g的琼脂,均勻混合,并利 用 lmol/L 的 K0H 或 lmol/L 的 HC1 调节 pH 为 5. 6 5. 8。生根培养基为:MS+吲哚丁酸(IBA)0. 2 0. 4mg/L+a -萘乙酸(a -NAA)0. 1 0. 2mg/L+ 活性碳 0. 3g/L+ 蔗糖 25 35g/L+ 琼脂 7. 0g/L, pH 5. 8 6. 0。其制作方法具体如下以1L的MS基本培养基作为基础,分别加入0. 2 0. 4mg的 吲哚丁酸、0. 1 0. 2mg的a -萘乙酸、0. 3g的活性碳、25 35g的蔗糖和7g的琼脂,均勻 混合,并利用lmol/L的K0H或lmol/L的HC1调节pH为5. 8 6. 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步骤的培养条件均为培 养温度为25士4°C (优选25士2°C ),光强1500LX 2000LX,光照时间12h/d。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1)的消毒处理为将水半 夏块茎经体积浓度75 %的酒精浸泡0. 5 lmin,无菌水冲洗3 4次,再经质量浓度0. 1 % 的氯化汞水溶液消毒处理lOmin,无菌水冲洗6 8次。在本专利技术中光照时间12h/d是指光照(12h/d)和暗培养(12h/d)交替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1)中新鲜的水半夏块茎完成消毒处理后,先切除块茎外皮,然 后再于无菌条件下切割成块;目的是去除被氯化汞处理过的组织,从而使新鲜组织接触培 养基。块茎I的大小在0. 3 0. 5cm2左右,在容量为250ml的组培瓶内配置25 30ml的 分化培养基,每瓶内放置4 5个块茎I,9 12天更换一次分化培养基;18 20天块茎I 上就可长出芽头,每个外植体(即块茎I)可长出4 6个芽头;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2)中,以1 2个芽头为单位切分出块茎II,将块茎II转移至 丛生芽培养基中,在容量为250ml的组培瓶内配置25 30ml的丛生芽培养基,每瓶内放 置4 5个块茎II,9 12天更换一次丛生芽培养基;一般18 20天丛生芽可长至3 4cm ;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3)中,在容量为250ml的组培瓶内放置25 30ml的生根培养基, 每个容器内放4 5个块茎II,不用更换培养基,一般20 25天,即可获得可栽培的水半 夏植株。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3种培养基中,6-苄氨基嘌呤(6-BA)、a-萘乙酸(a_NAA)、吲哚 丁酸(IBA)均为附加植物生长素,有利于水半夏的生长繁殖;无植物细胞分裂素的情况下, 块茎不形成愈伤组织,不经愈伤阶段。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碳,将有助于根的生长和块 茎的生成,从而获得可栽培的水半夏植株。本专利技术的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是通过诱导水半夏块茎出芽,然后将带芽块茎转 移至丛生芽培养基,最后转入生根培养基中,从而获得大量的再生植株。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 如下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水半夏丛生芽的生长能力强的特点,直接采用块茎诱导丛生 芽,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即可直接获得可栽培的再生植株。因此具有工艺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半夏的组培快繁法,其特征是依次包括如下步骤:1)、新鲜的水半夏块茎经消毒处理后,于无菌条件下切割成块,得块茎Ⅰ;然后将块茎Ⅰ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2)、待块茎Ⅰ上长出0.1~0.3cm高的芽头时,将块茎1分切成块茎Ⅱ,所述每个块茎Ⅱ上带有1~2个芽头;然后将块茎Ⅱ接种于丛生芽培养基上,促使芽头发育成丛生芽;3)、待块茎Ⅱ上的丛生芽长至3~4cm时,将块茎Ⅱ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4)、待整个水半夏植株高度为5~7cm,便可通过常规的室外炼苗获得可栽培的水半夏植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集双张立红丁伟田庆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