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164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在唐菖蒲花剑从叶从中抽发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唐菖蒲栽培
,特别是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唐菖蒲花色丰富

花姿优雅

花梗修长,兼具东方的雅致美和西方的线条美,深受世人喜爱,被列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我国也长期具有较大的栽培面积

目前唐菖蒲可以做到周年生产,但在我国部分主产区夏季露地栽培时,由于气温超过其适宜生长温度,唐菖蒲的花苞在生长过程中,花苞片极易出现烧尖现象,降低了唐菖蒲的切花品质

[0003]现有技术中,解决烧尖现象一般情况是采用遮阳网遮阴;或在田间铺秸秆后喷水保持田间湿度;或者是采施肥方法,主要是钙肥

[0004]遮阳网需要搭设架子,成本比较高

田间铺稻草喷水,需要铺设喷雾设施,也需要成本

施钙肥起到提高植抗逆性作用,有些作用,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从而提高唐菖蒲花苞片对高温和强光照的抗性,降低花苞片烧尖的发生,提高唐菖蒲夏季栽培切花品质

[0006]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其特点是:在唐菖蒲花剑从叶从中抽发至
14

18cmr/>左右时,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Ⅰ,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Ⅰ为纳米高岭土

纳米蒙脱石和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混合水溶液,其中纳米高岭土含量为2‑
4g/L、
纳米蒙脱石含量为2‑
4g/L、
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含量为5‑
10ml/L
;在喷施混合药剂Ⅰ的3‑4天后,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Ⅱ,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Ⅱ为
25%
双炔酰菌胺
、5%
甲维盐和高岭土的混合水溶液,其中
25%
双炔酰菌胺含量为
0.5mL~1mL/L、5%
甲维盐含量为
0.5~1mL/L、
高岭土含量为2‑
4g/L。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采收前一天,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Ⅲ,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Ⅲ为
25%
双炔酰菌胺
、5%
甲维盐和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混合水溶液,其中
25%
双炔酰菌胺含量为
0.5mL~1mL/L、5%
甲维盐含量为
0.5~1mL/L、
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含量为5‑
10ml/L。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待基部第一个花苞充分膨胀并透色时开始采收,采收后置于阴凉处,并于1小时内进行预处理液处理

[0009]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预处理液的配方为:
150g/L

2000g/L 蔗糖
、200mg/L

300mg/L8
羟基喹啉
、50 mg/L

100mg/L
硝酸银和
50mg/L

100mg/l
硫酸铝的混合水溶液

[001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在唐菖蒲花苞发育期间,通过纳米高岭土

纳米蒙脱石和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的喷施,在唐菖蒲叶片和花苞片表面形成一层涂层,同时保持一定叶片表层湿度有效反射强光照,同时降低气孔开合度,降低水分蒸发,表面花苞片烧尖现象

第二次喷施,利用高岭土粘附双炔酰菌胺和甲维盐,提高对真菌性病害和菜青虫

蓟马的防效时间,避免部分花苞片发生叶烧后,真菌趁机侵染的风险

采收前喷施配方溶液用于清洗植株表面高岭土和蒙脱石粉剂,提高切花叶片亮度,同时杀菌防虫

本专利技术通过栽培技术手段来提高唐菖蒲花苞片对高温和强光照的抗性,降低花苞片烧尖的发生,提高唐菖蒲夏季栽培切花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田块做成畦面宽
1.1m~1.2m
,沟宽
0.3m~0.4m
,畦高
0.25m~0.3m
的高畦

[0013]选择种球规格为周径
10cm
的唐菖蒲种球,于3月
‑7月份播种于高畦中

开种植沟深度
13cm
,种球上部埋土
7~10cm。

667m2播种种球数为
12000

~14000


[0014]种植后立即灌透水1次

浇水时间应在早晨,除苗期和收花后适当控水外,生长期内株高达
20cm
时,要保持土壤湿润

[0015]出苗前覆盖一层小麦秸秆,厚度2‑
3cm
,同时撒施四聚乙醛颗粒,每亩用量
400g~600g。
[0016]在唐菖蒲花剑从叶从中抽发至
14

18cm
左右时,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Ⅰ,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Ⅰ为纳米高岭土

纳米蒙脱石和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混合水溶液,其中纳米高岭土含量为2‑
4g/L、
纳米蒙脱石含量为2‑
4g/L、
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含量为5‑
10ml/L。
[0017]在喷施混合药剂Ⅰ的3‑4天后,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Ⅱ,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Ⅱ为
25%
双炔酰菌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唐菖蒲花剑从叶从中抽发至
14

18cm
左右时,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Ⅰ,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Ⅰ为纳米高岭土

纳米蒙脱石和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的混合水溶液,其中纳米高岭土含量为2‑
4g/L、
纳米蒙脱石含量为2‑
4g/L、
聚亚烷基改性七甲基三硅氧烷含量为5‑
10ml/L
;在喷施混合药剂Ⅰ的3‑4天后,全株喷施混合药剂Ⅱ,每亩喷施
15

20L
,所述混合药剂Ⅱ为
25%
双炔酰菌胺
、5%
甲维盐和高岭土的混合水溶液,其中
25%
双炔酰菌胺含量为
0.5mL~1mL/L、5%
甲维盐含量为
0.5~1mL/L、
高岭土含量为2‑
4g/L。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唐菖蒲夏季花苞片烧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前一天,全株喷施混合药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金涛王江英邵小斌汤雪燕孙明伟朱朋波赵统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万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