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815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通过第一自粘胶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水材料
,涉及一种防水卷材,尤其涉及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


技术介绍

[0002]GB 55030

2022《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

规定,明挖法地下工程一级防水等级要求不少于3道防水,且3道防水中需要2道卷涂结合的结构,或2道防水卷材

[0003]CN110387197A
公开了一种自粘胶防水卷材,所述自粘胶防水卷材由三层结构组成,三层结构自上到下依次为防水层

自粘胶层和隔离膜,所述自粘胶防水卷材的自粘层内部复合有自粘胶约束材料,在不影响自粘层效果的基础上对自粘层的物料进行分割,有效的防止了自粘层内的自粘胶材料随着气温升高粘度降低而产生的高温自流现象,消除了高温时防水层的鼓泡问题

[0004]但其并未关注实际施工过程中,表面褶皱

粉尘污染等实际施工情况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0005]CN112275530A
公开了一种宽幅高分子增效自粘防水卷材及其边部在线涂胶系统,宽幅高分子减粘自粘防水卷材为层级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减粘层

自粘层

主防水层

自粘胶条和转移膜,减粘层宽度小于自粘层,减粘层的一侧与自粘层平齐,另一侧形成自粘层部分露出的搭接边,搭接边上覆盖有隔离膜,自粘胶条规格与搭接边宽度相匹配,设置在宽幅高分子增效自粘防水卷材的主防水层与减粘层和自粘层平齐的一侧,施工时与搭接边相粘接

[0006]但在2道防水卷材进行施工时,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先铺设一道防水卷材,再在已铺设好的防水卷材上铺设另一道防水卷材

但目前的施工方法存在至少两个弊端:两道防水卷材分别使用,工序较多,且施工费用较高

效率慢;上下两层防水卷材的粘接处采用自粘或热熔的方式结合,由于卷材表面存在褶皱

灰尘污染等影响,势必存在粘接薄弱点,影响最终的防水效果

[0007]对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实际施工改进的

满足防水卷材抗拉力要求

且有利于提高施工进度与施工效果的预复合防水卷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该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能够克服两道防水卷材分别施工带来的存在褶皱

灰尘污染的不利影响,具有优良的防水效果

[0009]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包括第一区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区段一端的第二区段;
[0011]所述第一区段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
[0012]所述第一区段中还设置有至少1层加强层;
[0013]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或所述第二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加强层的表面设置第一表层以及第一隔离边膜,所述第一表层于第一区段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表层以及第二隔离边膜;
[0014]所述第一隔离边膜以及所述第二隔离边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远离所述第二区段的一端;
[0015]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
[0016]所述第一搭接头包括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相对两侧的第一搭接表层与第三隔离边膜;
[0017]所述第二搭接头包括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相对两侧的第二搭接表层与第四隔离边膜;
[0018]所述第三隔离边膜与所述第四隔离边膜相对设置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通过第一自粘胶层

第二自粘胶层

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设置,使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的总厚度相当于两层常规防水卷材中自粘胶层的厚度,使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结构符合
GB 55030

2022
中需要2道防水卷材的结构要求,在施工时避免了两道防水卷材的分别施工,克服了分别施工带来的表面褶皱

粉尘污染等缺陷

[0020]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区段设置于第一区段的一端,而且,第二区段中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的相对面分别设置第三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避免了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的粘接,使整个预复合防水卷材的形状呈现“Y”型

[0021]示例性的,本专利技术预复合防水卷材中,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一自粘胶层连接,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连接;或,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连接,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与第一自粘胶层连接

[0022]所述连接包括,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分别生产后进行的粘接;
[0023]或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第二自粘胶层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
[0024]或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第二自粘胶层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为一个整体

[0025]示例性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复合防水卷材时:
[0026]移除一张预复合防水卷材的第一隔离边膜与第二隔离边膜,使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部分暴露,然后与另一张移除第三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的预复合防水卷材接触,具体的,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一搭接自粘胶层接触,第二自粘胶层与第二搭接自粘胶层接触

[0027]本专利技术中,第一隔离边膜

第二隔离边膜

第三隔离边膜与第四隔离边膜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
PE

、PP

、PET
膜或
PET
镀铝膜

本专利技术中,加强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
PET
无硅膜

[0028]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
PE

、PP

、PET

、PET
镀铝膜
、PVDF

、PF


硅钛膜

铝箔复合膜

不锈钢膜

砂层或聚合物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第二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
PE

、PP

、PET

、PET
镀铝膜
、PVDF

、PF


硅钛膜

铝箔复合膜

不锈钢膜

砂层或聚合物纤维布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搭接表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
PE

、PP...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复合防水卷材包括第一区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区段一端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自粘胶层与第二自粘胶层;所述第一区段中还设置有至少1层加强层;所述第一自粘胶层或所述第二自粘胶层远离所述加强层的表面设置第一表层以及第一隔离边膜,所述第一表层于第一区段的相对面设置有第二表层以及第二隔离边膜;所述第一隔离边膜以及所述第二隔离边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区段远离所述第二区段的一端;所述第二区段包括第一搭接头与第二搭接头;所述第一搭接头包括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相对两侧的第一搭接表层与第三隔离边膜;所述第二搭接头包括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相对两侧的第二搭接表层与第四隔离边膜;所述第三隔离边膜与所述第四隔离边膜相对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边膜与所述第三隔离边膜和
/
或所述第四隔离边膜的尺寸相同;和
/
或所述第二隔离边膜与所述第四隔离边膜和
/
或所述第三隔离边膜的尺寸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的厚度为
0.5

4mm
;和
/
或所述第二自粘胶层的厚度为
0.5

4mm
;和
/
或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的厚度为
0.5

4mm
;和
/
或所述第二搭接自粘胶层的厚度为
0.5

4mm
;和
/
或所述加强层的厚度为
0.02mm
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粘胶层

所述第二自粘胶层

所述第一搭接自粘胶层以及所述第二搭接自粘胶层中的至少一层是由自粘胶料制备得到;所述自粘胶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原料:
所述氯盐包括氯化锌和
/
或三氯化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选自
70
号沥青
、90
号沥青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对苯二甲酸二辛脂中的至少一种;和
/
或所述分散剂选自改性聚丙烯酸超分散剂;和
/
或所述增粘剂选自有机硅增粘剂;和
/
或所述硅烷改性树脂选自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预复合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选自二异丙基黄原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奇张英会宋羽曹贤张成李清宇宋精锋杨忠军李明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卓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