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58141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市场
,具体涉及一种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工业革命以来,传统的化石能源正面临资源枯竭

污染排放严重等现实问题,同时带来环境污染

气候变化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人类可持续发展

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亟待转变

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减少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加快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实现清洁替代

[0003]目前,虽然可再生能源产业増长势头强劲,风电

光伏累计并网装机容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但消纳困难仍然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

以风电

光伏发电为代表的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与传统发电的本质差异在于其一次能源即风能

太阳能是不可储存的,其发电功率输出只能是在一次能源约束下的可控

因此,当大规模风电接入电力系统时,发电本身变得不可控制,因此电力系统源荷双侧都出现了随机性

在发电本身不可控制的情况下,不少研究开始关注负荷跟踪发电模式,即通过需求侧资源主动响应参与电网互动,来实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升

源荷互动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源荷互动的本质是通过供给侧电源和需求侧响应之间的协同互动,应对源荷双侧出现的随机性,以实现协同增效的过程

[0004]源荷互动形式和需求侧的资源响应能力和响应特性有关,所谓需求响应,是指电力市场中的用户针对市场价格信号或者激励机制作出响应,并改变常规电力消费模式的市场参与行为

由于需求响应由价格驱动,经济性成为电价类需求响应必须考虑的因素

从不同能源配合发电及网

荷互动的角度,都有成本和利益的问题,如果需要需求响应能高效稳步发展,互动成本分析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

装置

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互动成本分析使得需求响应高效稳步发展的问题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用于微电网与配电网互动运行系统,所述微电网与配电网互动运行系统包括微电网和配电网;所述分析方法包括:
[0007]所述微电网获取配电网下发的调度周期内各个时间段电价,并基于微电网内部设备参数和新能源发电预测信息采用预构建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优化调度,得到初始调度计划;
[0008]所述配电网根据所述初始调度计划及预测的其他用户电价响应结果,确定互动时间段;
[0009]所述微电网根据所述互动时间段和所述初始调度计划,得到互动关系,并基于所述互动关系确定申报结果;所述互动关系为互动容量与互动成本之间的关系;
[0010]所述配电网根据所述申报结果,确定互动调度容量,并将所述互动调度容量作为调度指令发送至微电网;
[0011]所述微电网根据所述调度指令采用所述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互动响应,得到最终调度计划;
[0012]所述配电网根据所述最终调度计划及所述微电网的实际互动容量确定互动激励补贴

[0013]进一步的,所述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以微电网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相应的约束条件;
[0014]所述目标函数为
[0015]其中,
[0016]C
b

i

β
b,i
P
b,i
Δ
t
i
[0017]C
s

i

β
s,i
P
s,i
Δ
t
i
[0018]其中,
C
为微电网运行成本;
H
为调度周期内总的时段数;
i
为时段,
i∈{1
,2,3,


H}

C
f

i
为时段
i
内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成本;
C
b,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购电成本;
C
s,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售电收益;
L
为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的总数;
P
DG,l,i
为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
l
在时段
i
内的发电功率;
Δ
t
i
为时段
i
的时间长度;
l∈{1
,2,3,


L}

α
l
为分布式电源
l
发电的单位成本;
β
b,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购电电价;
P
b

i
为购电功率;
β
s,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售电电价;
P
s,i
为售电功率

[0019]进一步的,所述约束条件,包括:
[0020]功率平衡约束:
[0021][0022]P
s
P
b
=0[0023]P
CH

n
P
DIS

n
=0[0024]其中,
P
L,m
为微电网内负荷
m
消耗的有功功率;
m∈{1
,2,3,


M}

M
为微电网内的负荷总数;
P
CH,n
为储能装置
n
的充电功率;
P
DIS,n
为储能装置
n
的放电功率;
n∈{1
,2,3,


N}

N
为微电网内储能装置的总数;
P
DG,l
为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
l
的出力;
[0025]联络线功率传输约束:
[0026]0≤P
S
≤P
g,max
[0027]0≤P
b
≤P
g,max
[0028]其中,
P
g

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源荷互动成本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微电网与配电网互动运行系统,所述微电网与配电网互动运行系统包括微电网和配电网;所述分析方法包括:所述微电网获取配电网下发的调度周期内各个时间段电价,并基于微电网内部设备参数和新能源发电预测信息采用预构建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优化调度,得到初始调度计划;所述配电网根据所述初始调度计划及预测的其他用户电价响应结果,确定互动时间段;所述微电网根据所述互动时间段和所述初始调度计划,得到互动关系,并基于所述互动关系确定申报结果;所述互动关系为互动容量与互动成本之间的关系;所述配电网根据所述申报结果,确定互动调度容量,并将所述互动调度容量作为调度指令发送至微电网;所述微电网根据所述调度指令采用所述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进行互动响应,得到最终调度计划;所述配电网根据所述最终调度计划及所述微电网的实际互动容量确定互动激励补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以微电网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和相应的约束条件;所述目标函数为其中,
C
b

i

β
b,i
P
b,i
Δ
t
i
C
s

i

β
s,i
P
s,i
Δ
t
i
其中,
C
为微电网运行成本;
H
为调度周期内总的时段数;
i
为时段,
i∈{1
,2,3,


H}

C
f

i
为时段
i
内分布式电源的发电成本;
C
b,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购电成本;
C
s,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售电收益;
L
为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的总数;
P
DG,l,i
为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
l
在时段
i
内的发电功率;
Δ
t
i
为时段
i
的时间长度;
l∈{1
,2,3,


L}

α
l
为分布式电源
l
发电的单位成本;
β
b,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购电电价;
P
b

i
为购电功率;
β
s,i
为时段
i
内微电网的售电电价;
P
s,i
为售电功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
P
s
P
b

0P
CH

n
P
DIS

n
=0其中,
P
L,m
为微电网内负荷
m
消耗的有功功率;
m∈{1
,2,3,


M}

M
为微电网内的负荷总数;
P
CH,n
为储能装置
n
的充电功率;
P
DIS,n
为储能装置
n
的放电功率;
n∈{1
,2,3,


N}

N
为微电网内储能装置的总数;
P
DG,l
为微电网内分布式电源
l
的出力;联络线功率传输约束:
0≤P
S
≤P
g,max
0≤P
b
≤P
g,max
其中,
P
g

max
为微电网与配电网的联络线最大传输功率;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适杨舟王振李捷梁炜皓蒋雯倩潘俊涛韦杏秋陈羿宇陈珏玉林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