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8082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涉及盐雾测试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包括箱体,箱体正面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分别铰接有箱门,通过设置箱体将试验的物体放置在放置台上,通过启动盐雾发生器经铜制管抽取箱体隔板下方的盐水进行雾化,以方便进行盐雾试验,通过将加热环环绕设置在铜制管外壁的方式,通过铜导热性好的性质,来对盐水进行加热,通过与盐雾发生器配合的方式,以方便控制提升降低箱体的内部的温度,通过设置铜饼,通过连接管连接冷凝器的方式,以方便对箱体内的盐水进行降温,通过与盐雾发生器配合的方式,以方便控制降低箱体的内部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盐雾测试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盐雾腐蚀试验箱是一种利用模拟盐雾环境下考核金属材料及其保护层或工业产品耐腐蚀性能的设备,主要是为实验者模拟一个加速腐蚀所需的理想实验环境

在天然暴露环境下对某些产品进行盐雾试验,待腐蚀可能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而在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下实验,只要几小时或几十小时即可达到相似的结果

人工模拟盐雾试验又包括中性盐雾试验

醋酸盐雾试验

铜盐加速醋酸盐雾试验

交变盐雾试验

[0003]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
CN206399795U
,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包括装置壳体,储液罐,盐雾发生器,置物室和置物盘,在装置壳体的顶壁内固定有螺旋导热通道,在盐雾发生器的出口内设有导热网体,在装置壳体的底壁内设有加湿腔室,在加湿腔室上设有入水接管,在加湿腔室内固定有电热块,在加湿腔室内设有水泵,水泵通过导管与螺旋导热通道的进水端相连接,在加湿腔室的顶部与置物室的底部设有加湿通道,在加湿通道内设有控制阀体,在置物室内固定有湿度检测传感器,湿度检测传感器通过驱动器与控制阀体相连接

本技术的结构设置合理,可有效的保证装置壳体内的温度恒定,也可以保证置物室内的湿度恒定,使用稳定性好且适用性强
。<br/>[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发生器的控制一般采用定时喷雾的方式,这种方式在非恒温恒湿的测试系统中很实用,可以有效节约盐碱溶液的用量,但是在恒温恒湿,特别是在高温模式下,由于盐雾的微小液滴蒸发的特别快,定时喷雾无法保证盐雾的充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正面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分别铰接有箱门,呈开合设置,所述箱体内壁中间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接头,且接头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隔板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放置台;
[0008]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测试机构,所述箱体的两侧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箱体的背面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机构;
[0009]所述测试机构包括有盐雾发生器,所述盐雾发生器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背面处于隔板上方的位置,所述盐雾发生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制管,所述铜制管贯穿隔板延伸至箱体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箱体将试验的物体放置在放置台上,通过启
动盐雾发生器经铜制管抽取箱体隔板下方的盐水进行雾化,以方便进行盐雾试验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铜制管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一排加热环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将加热环环绕设置在铜制管外壁的方式,通过铜导热性好的性质,来对盐水进行加热,通过与盐雾发生器配合的方式,以方便控制提升降低箱体的内部的温度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试机构还包括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壁底部,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绞龙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启动防水电机带动绞龙旋转,通过绞龙的旋转搅动箱体内壁的盐水,以方便箱体的盐水出现盐晶沉淀的情况,以避免影响实验的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有两组铜饼,两组所述铜饼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背面的两侧,两组所述铜饼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空腔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设置在箱体的背面,所述冷凝器靠近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管,两根所述连接管分别贯穿箱体的背面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与铜饼内部的空腔连通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铜饼,通过连接管连接冷凝器的方式,以方便对箱体内的盐水进行降温,通过与盐雾发生器配合的方式,以方便控制降低箱体的内部的温度

[001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有两组通风管,两组所述通风管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外壁两侧处于隔板上方的位置,且通风管与箱体的内部连通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通风管以方便箱体内部的空气流通

[002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有两面防尘网,两面所述防尘网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通风管内壁远离箱体的一端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防尘网,可以对空气的灰尘等杂质进行拦截,避免进入箱体附着在实验物体表面影响实验的结果

[002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通风机构包括有两根安装杆,两根所述安装杆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通风管内壁靠近箱体的一端,两根所述安装杆靠近防尘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两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贯穿防尘网延伸至另一侧并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转杆外壁处于通风管内部的位置分别固定套设有扇叶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扇叶,加速流动,使箱体的内外空气发生交换,以方便带走箱体内部的湿气,来调节箱体内部的湿气

[002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根所述转杆外壁处于通风管外壁部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清洁杆,且清洁杆与防尘网的表面接触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清洁杆,通过转杆的旋转的同时带动清洁杆旋转对防尘网进行清洁,避免堵塞影响空气流通

[002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板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开设在隔板顶部四周的位置,所述箱体的左侧设置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分别贯穿箱体延伸至箱体的内部,且回流管上方的一端与导流槽的内部连通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通过设置导流槽对箱体内部盐雾凝结的水珠进行导流,通过回流管流回隔板下方的位置,以便进行收回循环利用避免浪费

[002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9]1、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通过设置箱体将试验的物体放置在放置台上,通过启动盐雾发生器经铜制管抽取箱体隔板下方的盐水进行雾化,以方便进行盐雾试验,通过将加热环环绕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包括箱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
(1)
正面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分别铰接有箱门
(11)
,呈开合设置,所述箱体
(1)
内壁中间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隔板
(12)
,所述箱体
(1)
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接头
(13)
,且接头
(13)
与箱体
(1)
的内部连通,所述隔板
(12)
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放置台
(14)
;所述箱体
(1)
的内部设置有测试机构
(2)
,所述箱体
(1)
的两侧设置有通风机构
(3)
,所述箱体
(1)
的背面设置有冷却机构
(5)
,所述隔板
(12)
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机构
(6)
;所述测试机构
(2)
包括有盐雾发生器
(21)
,所述盐雾发生器
(21)
固定连接在箱体
(1)
内壁背面处于隔板
(12)
上方的位置,所述盐雾发生器
(21)
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铜制管
(22)
,所述铜制管
(22)
贯穿隔板
(12)
延伸至箱体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制管
(22)
的外壁固定安装有一排加热环
(22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机构
(2)
还包括有防水电机
(23)
,所述防水电机
(23)
固定连接在箱体
(1)
的内壁底部,所述防水电机
(23)
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绞龙
(24)。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
(5)
包括有两组铜饼
(51)
,两组所述铜饼
(51)
分别固定连接在箱体
(1)
内壁背面的两侧,两组所述铜饼
(51)
的内部分别开设有空腔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恒温恒湿的盐雾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
(5)
还包括有冷凝器
(53)
,所述冷凝器
(53)
设置在箱体
(1)
的背面,所述冷凝器
(53)
靠近箱体
(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管
(52)
,两根所述连接管
(52)
分别贯穿箱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吉翔天弘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