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损耗小的隧道窑。该隧道窑包括设有加热段的窑体,所述窑体内设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加热段中设有燃烧装置,所述窑体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在该环形隧道上设有装料段和卸料段,在所述装料段和卸料段上分别设置有布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该隧道窑的窑体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并通过设置在装料段上的布料装置以及设置在卸料段上的出料装置实现物料进出,相比于目前两端开放的直线型隧道或弯折型隧道而言,物料输送装置在环形隧道内连续且循环运转,高温气体不易损失,因此整个系统的热量损耗大为降低,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更有利于含铁物料的还原反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炉,具体涉及隧道窑。
技术介绍
目前的高炉炼铁工艺流程长、能耗高、投资大,逐渐反映出该技术路线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处理钒钛铁精矿时,含钛高炉渣弃之,钛没有得到利用,造成了钛资源的浪费。公 开号为CN101113488及CN101157984专利申请文件均公开了用隧道窑直接还原钒钛铁精矿 的方法,能够综合有效利用钒钛铁精矿中的铁、钒和钛。但传统的隧道窑采用的是直线隧道 的窑体结构,该窑体两端是开放的,随着物料的运动,窑内热量被高温尾气带走,热量损失 大,能量利用率不高,并且炉压压力高,压力平衡难以控制,带来的结果就是还原温度较低, 还原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损耗小的隧道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隧道窑,包括设有加热段的窑体,所述窑体内设 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加热段中设有燃烧装置,所述窑体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在该环形隧道 上设有装料段和卸料段,在所述装料段和卸料段上分别设置有布料装置和出料装置。进一步的是,在该环形隧道上位于所述装料段与加热段之间还设有干燥预热段, 在所述加热段出口与干燥预热段出口之间连接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内设置有引风装 置。进一步的是,在所述干燥预热段的进口处设置有通风通道,在该通风通道内设置 有引风装置。进一步的是,在加热段上沿物料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煤气烧嘴,这些煤气烧嘴 与煤气发生炉连接;所述加热段上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鼓风机驱动装置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述窑体为圆环形隧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窑的窑体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并通过设置在装 料段上的布料装置以及设置在卸料段上的出料装置实现物料进出,相比于目前两端开放的 直线型隧道或弯折型隧道而言,物料输送装置在环形隧道内连续且循环运转,高温气体不 易损失,因此整个系统的热量损耗大为降低,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更有利于含铁物料的还原 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隧道窑的平面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装料段1、卸料段2、干燥预热段3、加热段4、窑体5、煤气烧嘴6、煤气 发生炉7、鼓风机8、鼓风机驱动装置9、通风通道10、引风风扇11、风扇驱动装置12、通风通 道13、引风风扇14、风扇驱动装置15、布料装置16、出料装置17、窑车轨道1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隧道窑,包括设有加热段4的窑体5,所述窑体5内设有物料输送装 置,所述加热段4中设有燃烧装置,所述窑体5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在该环形隧道上设有装 料段1和卸料段2,在所述装料段1和卸料段2上分别设置有布料装置16和出料装置17。 该隧道窑的窑体5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并通过设置在装料段1上的布料装置16以及设置在 卸料段2上的出料装置17实现物料进出,相比于目前两端开放的直线型隧道或弯折型隧道 而言,物料输送装置在环形隧道内连续且循环运转,高温气体不易损失,因此整个系统的热 量损耗大为降低,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更有利于含铁物料的还原反应。所谓“环形隧道”,并非仅仅局限于圆环形隧道,也可是闭合的椭圆环或其他的环 状结构。当然,为方便使用,所述述窑体5最好设置成圆环形隧道。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可以是设置在窑车轨道18上的窑车,也可以是传送带或轨道 滑台等。如图1所示,为了对加热段4中的热量进行更加有效的利用,在该环形隧道上位于 所述装料段1与加热段4之间还设有干燥预热段3,在所述加热段4出口与干燥预热段3出 口之间连接有通风通道10,所述通风通道10内设置有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可采用与风 扇驱动装置12连接的引风风扇11。通过引风装置能够将加热段4排出的高温气体从通风 通道10引入干燥预热段3中,从而对干燥预热段3中的物料进行预热,达到余热利用的目 的。如图1所示,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在所述干燥预热段3的进口处设置通风通 道13,并在该通风通道13内设置有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同样可采用与风扇驱动装置 15连接的引风风扇14。这样,加热段4排出的高温气体大部分从通风通道10引入干燥预 热段3中,而多余的热风则从干燥预热段3的进口处的通风通道13输出并用于预先干燥物 料,更好的实现的余热利用。此外,通过对通风通道10内的引风装置以及通风通道13内的引风装置的控制,比 如对引风风扇的调控,还可准确控制炉压,使得炉内压力平衡,保持很好的还原气氛。这些 控制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赘述。如图1所示,作为所述燃烧装置的具体结构,在加热段4上沿物料输送方向间隔设 置多个煤气烧嘴6,这些煤气烧嘴6与煤气发生炉7连接;所述加热段4上还设置有鼓风机 8,所述鼓风机8与鼓风机驱动装置9连接。通过鼓风机8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控制空燃 比,确保燃烧效率。实施例图1所示为一种用于还原含铁物料的隧道窑,其窑体5整体为圆环形隧道,并设有 装料段1、卸料段2、干燥预热段3、加热段4,窑体5底部设置有窑车轨道18。煤气烧嘴6装 在加热段4中,煤气发生炉7输出的煤气在烧嘴处点燃,与烧嘴相连的还有鼓风机8和鼓风 机驱动电机9,可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在加热段4出口与干燥预热段3出口之间设置有通 风通道10,并设置有高温引风风扇11及风扇驱动电机12,在干燥预热段3进口处还设置有通风通道13、高温引风风扇14及风扇驱动电机15,在装料段1处设置有耐高温的布料装置 16,在卸料段2处设置有耐高温的出料装置17。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布料装置16在位于装料段1的窑车上布物料,物料可先前 用从干燥预热段3进口处所设置的通风通道13输出的热风进行前期加热,布料厚度为1 8cm,物料进入干燥预热段3后,可用加热段4出口与干燥预热段3出口之间设置的通风通 道10所引出的高温气体进行加热,煤气烧嘴6装在加热段4中,煤气发生炉7输出的煤气 在烧嘴处点燃,与烧嘴相连的还有鼓风机8和鼓风机驱动电机9,可输入空气或富氧空气, 控制空燃比为0. 4 2之间,物料经高温还原处理在卸料段2热态下用高温出料装置17卸 料。整个过程炉内压力可控制在0 10Pa范围内,可通过传感器和工业过程控制器控制, 所用的鼓风机驱动电机9和风扇驱动电机12、15都为数控变工况电机。其中,布料装置16和出料装置17可保证物料在热态下进出料,热量损失小。加热 段4的出口与干燥预热段3的出口相通,设置通风通道10,可通过高温风扇引风11把加热 段4排出的高温气体用于干燥预热段3物料的预热,多余的热风可通过干燥预热段3进口 的通风管道13输出并预先干燥物料,达到余热利用的目的。因此整个系统的热量损失大为 降低,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并且通过数控变工况电机控制的高温风扇的调控作用,还可准确 控制炉压,使得炉内压力平衡,保持很好的还原气氛。权利要求隧道窑,包括设有加热段(4)的窑体(5),所述窑体(5)内设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加热段(4)中设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5)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在该环形隧道上设有装料段(1)和卸料段(2),在所述装料段(1)和卸料段(2)上分别设置有布料装置(16)和出料装置(1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窑,其特征在于在该环形隧道上位于所述装料段(1)与 加热段(4)之间还设有干燥预热段(3),在所述加热段(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隧道窑,包括设有加热段(4)的窑体(5),所述窑体(5)内设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加热段(4)中设有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窑体(5)为闭合的环形隧道,在该环形隧道上设有装料段(1)和卸料段(2),在所述装料段(1)和卸料段(2)上分别设置有布料装置(16)和出料装置(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德武,汪云华,安冬,昝林寒,关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何德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