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章英专利>正文

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740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包括灯体、清洁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清洁装置、灯体连接。灯体包括灯罩、灯杆、上安装座、下安装座、灯泡、固定架、挡雨罩。清洁装置包括自转筒、驱动装置、防护桶、外螺纹、若干连接杆。防护桶竖向套设于灯罩的下部。防护桶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海绵层。自转筒套设于灯杆上,自转筒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螺纹,自转筒的上部通过若干连接杆与灯罩固定连接。外螺纹设置于灯杆侧面上,与内螺纹旋合。驱动装置与自转筒连接,用于带动自转筒自转。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清洁装置解决了如何自动对灯罩和灯泡进行清洁的技术问题。技术问题。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路灯是一种常见的灯具,其一般是由路灯支杆、灯罩和灯泡组成。
[0003]现有的路灯在长时间使用后,灯罩内外表面会积聚大量的灰尘,灰尘不利于光线穿透灯罩,从而影响照明的效果,现有的路灯在使用的过程中,其灯罩内部还会有蜘蛛网、昆虫尸体等污渍,影响路灯照明的效果。需要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是如何自动对灯罩和灯泡进行清洁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包括灯体、清洁装置、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清洁装置、灯体连接。灯体包括灯罩、灯杆、上安装座、下安装座、灯泡、固定架、挡雨罩。灯杆竖向设置。下安装座设置于灯杆上部,下安装座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海绵层。上安装座设置于下安装座正上方。灯泡设置于上安装座与下安装座之间,且与上安装座连接。灯罩为圆筒状,竖向套设于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上,灯罩的内侧面与第一海绵层相接,灯罩处于灯泡外侧,灯罩的轴线与灯杆的轴线重合。固定架设置于灯罩外侧,分别与灯杆和上安装座固定连接。挡雨罩设置于上安装座上方,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清洁装置包括自转筒、驱动装置、防护桶、外螺纹、若干连接杆。防护桶竖向套设于灯罩的下部,处于灯泡下方,防护桶的轴线与灯罩的轴线重合。防护桶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海绵层,第二海绵层与灯罩的外侧面相接,防护桶与灯杆连接。自转筒套设于灯杆上,处于下安装座下方,自转筒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螺纹,自转筒的上部通过若干连接杆与灯罩固定连接。外螺纹设置于灯杆侧面上,与内螺纹旋合。驱动装置与自转筒连接,用于带动自转筒自转。
[0006]周期性对灯体进行清洁,在对灯体进行清洁时,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装置带动自转筒正向自转,自转筒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自转筒通过连接杆带动灯罩自转并下降,使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与灯罩产生相对移动,对灯罩的内外侧面进行清洁。当对灯罩的清洁完成后,控制系统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自转筒反向自转,自转筒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灯罩自转并上升,实现灯罩的复位,对灯泡进行保护。设置挡雨罩,用于对灯泡进行保护,防止雨水淋湿灯泡,导致灯泡漏电。设置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和可升降的灯罩,能够同时对灯罩的内外侧面进行清洁。
[0007]进一步的,清洁装置包括散热风机、气流通道。下安装座的顶面为漏斗状。气流通道设置于灯杆内,其上端口贯穿下安装座与下安装座顶面中心连通,其下端口与灯杆的侧面连通,且处于防护桶下方。散热风机设置于气流通道内。
[0008]在控制系统控制灯泡开启时,控制系统控制散热风机启动,产生气流对灯泡进行散热。在控制系统控制灯泡关闭时,控制系统控制散热风机关闭。设置散热风机,能够通过气流清除灯罩中昆虫尸体,还能够通过气流扰乱昆虫的飞行,防止昆虫飞入灯罩内,遮挡灯泡的光线。
[0009]进一步的,清洁装置包括储水盒、挤压环。储水盒设置于挡雨罩上方,与挡雨罩固定连接。挤压环设置于灯罩上方,套设于上安装座外,其向上贯穿挡雨罩和储水盒延伸至储水盒内,挤压环与灯罩上部固定连接,挤压环的轴线与灯罩的轴线重合,挤压环的厚度与下安装座和防护桶的间隙宽度相适应,且大于灯罩的厚度,挤压环上分散设置有若干进风孔。
[0010]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装置带动自转筒正向自转,自转筒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灯罩和挤压环下降。当挤压环脱离挡雨罩时,储水盒中的水流出,并被挤压环分割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的水对灯罩的内侧面进行清洗,并将第一海绵层浸湿,多余的水进入气流通道中,从气流通道下端口排出。另一部分的水对灯罩的外侧面进行清洗,并将第二海绵层浸湿。之后在灯罩下降的同时,浸湿的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对灯罩的内外侧面进行清洁,提高了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对灯罩的清洁效果。当挤压环下降至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处时,会与下安装座、防护桶相配合,将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中的水分挤压出来。当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装置启动,驱动装置带动自转筒反向自转,自转筒在外螺纹和内螺纹的作用下向上移动,通过连接杆带动灯罩和挤压环上升,水分被挤压环挤压后的第一海绵层、第二海绵层会对灯罩内外侧面上的水分进行吸收,从而去除灯罩内外侧面上的水分。设置储水盒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
[0011]进一步的,清洁装置包括若干清洁毛刷,若干清洁毛刷设置于挤压环内侧,围绕灯泡设置,且与挤压环中部连接,清洁毛刷沿挤压环的径向设置,处于灯泡上方,且处于挡雨罩下方,清洁毛刷靠近灯泡的一端向上倾斜。
[0012]在灯罩自转并下降时,灯罩带动挤压环自转并下降,挤压环带动清洁毛刷转动并下降,对灯泡表面的灰尘和蛛网进行清洁。设置清洁毛刷,能够对灯泡进行清洁。设置清洁毛刷靠近灯泡的一端向上倾斜,用于防止水浸湿清洁毛刷靠近灯泡的一端,导致灯泡浸水漏电。
[0013]进一步的,防护桶的顶面为漏斗状,且高于下安装座。下安装座的顶部设置有积水装置。积水装置包括弹性布、配重环、电磁铁。弹性布为漏斗状,将气流通道的上端口覆盖,弹性布的大径端与下安装座的顶面固定连接。配重环为磁铁材料,与弹性布的小径端固定连接。电磁铁设置于下安装座内,处于配重环下方。
[0014]在对灯体进行清洁时,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启动,电磁铁向上排斥配重环,配重环带动弹性布形成倒立的漏斗状,与灯罩配合在第一海绵层上方形成凹槽,使从灯罩内侧面流下的水在第一海绵层上方积水,而多余的水会通过配重环中心流入气流通道中,对气流通道进行清洗。防护桶的顶面与灯罩配合在第二海绵层上方形成凹槽,使从灯罩外侧面流下的水在第二海绵层上方积水。通过在第一海绵层和第二海绵层上方进行积水,能够提高清洁装置对灯罩的清洁效果。当对灯罩的清洁完成后,控制系统通过驱动装置控制灯罩下降,直到挤压环低于防护桶的顶面,使第二海绵层上方的积水流到灯罩的内侧。之后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铁关闭,使配重环在重力作用向下移动,配重环带动弹性布形成漏斗状,使第二海绵层上方的积水通过配重环中心流入气流通道中。
[0015]进一步的,清洁装置包括转动片、转动电机、过滤网。灯杆侧部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处于灯罩内侧,位于自转筒上方,且处于下安装座下方,通风口与气流通道连通。散热风机设置于通风口上方。过滤网设置于通风口内。转动片横向设置于气流通道内,将气流通道堵塞,转动片通过转轴与灯杆活动连接,转动片的转动轴线横向设置,且处于通风口下方。转动电机设置于防护桶内,其转轴贯穿灯杆与转动片的转轴连接,用于转动转动片将通风口封闭。
[0016]在散热风扇启动时,外界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孔、灯泡、配重环、气流通道、通风口、过滤网、防护桶、第二海绵层重新回到外界。通过吸收灯泡热量的热空气对防护桶中的水分进行蒸发去除,对转动电机、驱动电机进行保护。并能够去除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清洁装置、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清洁装置、所述灯体连接;所述灯体包括灯罩(4)、灯杆(1)、上安装座(42)、下安装座(6)、灯泡(41)、固定架(46)、挡雨罩(5);所述灯杆(1)竖向设置;所述下安装座(6)设置于所述灯杆(1)上部,所述下安装座(6)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海绵层(61);所述上安装座(42)设置于所述下安装座(6)正上方;所述灯泡(41)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42)与所述下安装座(6)之间,且与所述上安装座(42)连接;所述灯罩(4)为圆筒状,竖向套设于所述上安装座(42)和所述下安装座(6)上,所述灯罩(4)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一海绵层(61)相接,所述灯罩(4)处于所述灯泡(41)外侧,所述灯罩(4)的轴线与所述灯杆(1)的轴线重合;所述固定架(46)设置于所述灯罩(4)外侧,分别与所述灯杆(1)和所述上安装座(42)固定连接;所述挡雨罩(5)设置于所述上安装座(42)上方,与所述固定架(46)固定连接;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自转筒(3)、驱动装置、防护桶(2)、外螺纹、若干连接杆(31);所述防护桶(2)竖向套设于所述灯罩(4)的下部,处于所述灯泡(41)下方,所述防护桶(2)的轴线与所述灯罩(4)的轴线重合,所述防护桶(2)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海绵层(21),所述第二海绵层(21)与所述灯罩(4)的外侧面相接,所述防护桶(2)与所述灯杆(1)连接;所述自转筒(3)套设于所述灯杆(1)上,处于所述下安装座(6)下方,所述自转筒(3)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自转筒(3)的上部通过若干所述连接杆(31)与所述灯罩(4)固定连接;所述外螺纹设置于所述灯杆(1)侧面上,与所述内螺纹旋合;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自转筒(3)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自转筒(3)自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散热风机(13)、气流通道(11);所述下安装座(6)的顶面为漏斗状;所述气流通道(11)设置于所述灯杆(1)内,其上端口贯穿所述下安装座(6)与所述下安装座(6)顶面中心连通,其下端口与所述灯杆(1)的侧面连通,且处于所述防护桶(2)下方;所述散热风机(13)设置于所述气流通道(11)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储水盒(51)、挤压环(43);所述储水盒(51)设置于所述挡雨罩(5)上方,与所述挡雨罩(5)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环(43)设置于所述灯罩(4)上方,套设于所述上安装座(42)外,其向上贯穿所述挡雨罩(5)和所述储水盒(51)延伸至所述储水盒(51)内,所述挤压环(43)与所述灯罩(4)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环(43)的轴线与所述灯罩(4)的轴线重合,所述挤压环(43)的厚度与所述下安装座(6)和所述防护桶(2)的间隙宽度相适应,且大于所述灯罩(4)的厚度,所述挤压环(43)上分散设置有若干进风孔(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慧城市自清洁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若干清洁毛刷(44),若干所述清洁毛刷(44)设置于所述挤压环(43)内侧,围绕所述灯泡(41)设置,且与所述挤压环(43)中部连接,所述清洁毛刷(44)沿所述挤压环(43)的径向设置,处于所述灯泡(41)上方,且处于所述挡雨罩(5)下方,所述清洁毛刷(44)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章英
申请(专利权)人:吴章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