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37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包括:钛阳极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镀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复合铜箔是一种新型的动力电池集流体材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中间一层为
PET、PP、PI
等材质的基层薄膜,薄膜两侧为厚度1左右的铜,主要是一种夹层式的结构

与传统箔材的制造工艺不同

传统铜箔主要是由辊压或电解工艺生产得到;复合铜箔是在厚度
3.5
‑6的塑料薄膜表面采用磁控溅射或真空蒸镀的方式,制作一层
20

80nm
的铜金属层,然后通过水电镀的方式,将金属层加厚到1,制作总厚度在
5.5
‑8μ
m
之间的复合金属箔,用以代替6‑9的电解金属箔

在复合铜箔水电镀过程中采用不溶性阳极,不溶性阳极可用于减缓可溶性阳极的溶解速度,降低电镀液的金属浓度,改善镀层厚度分布

[0003]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
202110275357 .0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用钛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该电镀用钛阳极,包括钛基体和在钛基体上依次形成的中间层和表面层,中间层包含
Ru、Ir

Ti
的氧化物;表面层包含
Ta、Nb、Sn、Zr、Ti

Sb
的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中间层和表面层的厚度比为
(5

15)

1。
该设备提高钛阳极的析氯

析氧电位,减少电镀过程氧气和氯气的析出,避免电镀添加剂过快的消耗,有利于维护镀液稳定,减小电镀成本

但此电极仅对表面进行涂覆处理,未考虑电极结构对电镀的影响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及其制备工艺,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6]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包括:钛阳极板

进水导板和外接件,进水导板连接于钛阳极板的进水侧,钛阳极板呈
U
型设置,并与进水导板围设形成进水空间;两个外接件对称连接于进水导板两端,用于向进水空间内注水

[0007]优选的,钛阳极板的出水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小孔

[0008]优选的,钛阳极板表面涂覆有贵金属层,贵金属层设置为钌铱层和铱钽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0009]优选的,进水导板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进水导板内部连接有缓冲板形成分层结构,缓冲板开设有与钛阳极板内部连通的连通孔

[0010]优选的,缓冲板顶端开设有两条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导水通路,导水通路设置于连通孔之间

[0011]优选的,进水导板上设置有两个进水管,两个进水管端部均延伸至进水空间中部与调流件连接,调流件包括:分散件,分散件连接于两个进水管之间并设置于调流件中心,分散件包括位于中心的蓄水孔和连通于蓄水孔两侧的分散通路;换热管,两个换热管连接于调流件内壁两侧并正对分散通路,换热管与供热设备连接;出水孔,出水孔开设于调流件底端并位于换热管外侧,多个出水孔阵列布置,出水孔与导水通路对应

[0012]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制备工艺,用于制备所述的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包括:
S100
,将喷砂后的钛阳极板,经除油和草酸刻蚀处理,获得粗糙表面;
S200
,对钛阳极板进行洗净和烘干;
S300
,按预设比例制备用于涂覆钛阳极板的贵金属涂液;
S400
,将制备的贵金属涂液按预设厚度涂覆到钛阳极板上,并进行烘干;
S500
,将烘干后的钛阳极板烧结

冷却;
S600
,重复
S300、S400

S500
操作,将贵金属涂液按照预设厚度进行多次涂覆;
S700
,将涂覆后的钛阳极板移动至机加工位,对钛阳极板打孔并压制形成
U
型结构

[0013]优选的,
S400
在一体式的涂覆烘干设备中进行,涂覆烘干设备包括:机台,机台上设置有装夹单元

涂覆单元

烘干单元和进给单元,装夹单元连接于机台两侧,用于对钛阳极板两端夹持并保持预设高度;涂覆单元和烘干单元均连接于机台顶端,涂覆单元用于将贵金属涂液涂覆在钛阳极板表面,烘干单元用于将涂覆后的钛阳极板表面烘干,进给单元连接于机台顶端和侧端,进给单元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涂覆单元和烘干单元连接,用于调节涂覆单元和烘干单元的位置,使其与钛阳极板位置相适应

[0014]优选的,烘干单元包括:液压箱,液压箱与进给单元输出端连接,液压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输出端,烘干时液压箱位于钛阳极板沿宽度方向的一侧;烘干箱,两个烘干箱分别通过横架与液压箱两个输出端连接,两个烘干箱对称设置于钛阳极板的上下两侧,围设形成烘干腔室,烘干箱与供热设备连接,用于为钛阳极板烘干提供热量;位于上部的烘干箱包括:保温箱,保温箱连接于烘干箱底端并开口设置,保温箱沿钛阳极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缺口,缺口的高度大于钛阳极板厚度的一半

[0015]优选的,烘干单元还包括:排气箱,排气箱连接于烘干箱两侧端并与保温箱连通,排气箱外侧端开口设置,并且排气箱开口处连接有过滤板,排气箱与保温箱侧壁连接处设置为斜面

[0016]优选的,烘干单元还包括平衡组件,平衡组件包括:弧形槽,弧形槽开设于烘干箱内壁顶端,弧形槽中心圆孔内转动连接有半球体,半球体顶端连接有拨杆;烘干板,烘干板转动连接于弧形槽内壁并与半球体连接;泄压阀,泄压阀连接于排气箱与烘干箱之间,泄压阀靠近排气箱的一端设置有进
气口,泄压阀顶端开设有出气口,泄压阀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进气口的阀球,阀球与泄压阀内壁靠近烘干箱的一侧之间连接有弹簧;压杆,压杆连接于阀球靠近烘干箱的一侧并设置于弹簧中心;滑杆,滑杆滑动连接于泄压阀靠近烘干箱的一侧;摆杆,摆杆一端铰接于滑杆端部并布置于泄压阀外侧;齿条,齿条滑动连接于烘干箱内壁的滑槽内,齿条一端与拨杆铰接,且铰接处设置为腰型孔;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烘干箱内壁且竖直布置,转轴上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转轴上设置有弯折部,弯折部与摆杆另一端铰接,转轴与烘干箱连接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钛阳极板(1)

进水导板(2)和外接件(3),进水导板(2)连接于钛阳极板(1)的进水侧,钛阳极板(1)呈
U
型设置,并与进水导板(2)围设形成进水空间;两个外接件(3)对称连接于进水导板(2)两端,用于向进水空间内注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钛阳极板(1)的出水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小孔(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钛阳极板(1)表面涂覆有贵金属层,贵金属层设置为钌铱层和铱钽层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进水导板(2)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进水导板(2)内部连接有缓冲板(5)形成分层结构,缓冲板(5)开设有与钛阳极板(1)内部连通的连通孔(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缓冲板(5)顶端开设有两条沿长度方向布置的导水通路(8),导水通路(8)设置于连通孔(7)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进水导板(2)上设置有两个进水管(9),两个进水管(9)端部均延伸至进水空间中部与调流件(6)连接,调流件(6)包括:分散件(
11
),分散件(
11
)连接于两个进水管(9)之间并设置于调流件(6)中心,分散件(
11
)包括位于中心的蓄水孔(
12
)和连通于蓄水孔(
12
)两侧的分散通路(
13
);换热管(
14
),两个换热管(
14
)连接于调流件(6)内壁两侧并正对分散通路,换热管(
14
)与供热设备连接;出水孔(
15
),出水孔(
15
)开设于调流件(6)底端并位于换热管(
14
)外侧,多个出水孔(
15
)阵列布置,出水孔(
15
)与导水通路(8)对应
。7.
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制备工艺,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
,将喷砂后的钛阳极板(1),经除油和草酸刻蚀处理,获得粗糙表面;
S200
,对钛阳极板(1)进行洗净和烘干;
S300
,按预设比例制备用于涂覆钛阳极板(1)的贵金属涂液;
S400
,将制备的贵金属涂液按预设厚度涂覆到钛阳极板(1)上,并进行烘干;
S500
,将烘干后的钛阳极板(1)烧结

冷却;
S600
,重复
S300、S400

S500
操作,将贵金属涂液按照预设厚度进行多次涂覆;
S700
,将涂覆后的钛阳极板(1)移动至机加工位,对钛阳极板(1)打孔并压制形成
U
型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铜箔不溶性阳极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S40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德国彭绪国蔡旭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通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