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步距高速冲压模同步加工多PIN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PIN
条带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小步距高速冲压模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工艺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手机朝智能化
、
多功能以及小型化的方向发展,手机内置的连接器越做越小,产品步距也越来越小,从以前步距
0.8mm
做到目前
0.35mm
,产品
PIN
宽
0.13mm
,大小相当于成年人头发丝
。
如附图1‑4所示
PIN
条带(
H
)为生产
PIN
结构的原料,该
PIN
条带(
H
)材料非常薄,在其端部还需要做出三次直角弯折
。
加工精度较高,一般都是利用模具进行金属冲压
。
由于
PIN
条带(
H
)产品极细小,利用肉眼都无法看清,需要在放大镜下做检查
。
而且尺寸公差为
+/
‑
0.01
,如此极细小,且产品尺寸公差要求严格,其中下料公差
+0/
‑
0.01
,成形公差
+/
‑
0.01。
[0003]现有技术中利用模具进行金属冲压时通常采用单排冲压工艺,一次仅能得到单排
PIN
条带(
Hr/>),加工效率有待提升,且工序较多,针对不同需求的定制产品,不便于进行调试设备,进一步增加了生产成本;上述冲压方式中,轻薄的金属料带(
I
)材料在持续的冲压过程中会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进一步导致金属过热损耗,且高温环境下连续的冲压作业会导致金属变形和扭曲,从而加工的产品存在较大的误差,质量较差
。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小步距高速冲压模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步距高速冲压模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上述不足之处
。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步距高速冲压模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工艺,包括使用冲压模本体对金属料带进行冲切和整形,得到
PIN
条带,
PIN
条带的截面形状设置为“P”字形,所述
PIN
条带的端部设有台阶正接触面,台阶正接触面端部一体设置有顶端接触面,台阶正接触面与顶端接触面之间设有台阶卡点,台阶卡点为与母端扣合的关键特性,保证产品在使用中不会因为震动松开,顶端接触面远离台阶正接触面的一端一体设置有背接触面,且背接触面远离顶端接触面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焊脚,位于焊脚的外侧棱角处设置有倒角,且顶端接触面与焊脚平行分布,台阶正接触面与背接触面平行分布,台阶正接触面
、
顶端接触面
、
背接触面和焊脚之间的连接转角均设置为直角,且连接转角呈圆弧状;所述冲压模本体包括上模以及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下模,且上模与下模之间为工作区域,所述冲压模本体在工作区域内沿金属料带的前进方向上依次分布有打筋部
、
冲孔部
、
切边部
、
第一冲切部
、
冲压部
、
第二冲切部
、
第三冲切部
、
修整部
、
倒角部
、
第一折弯部
、
第二
折弯部
、
第三折弯部
、
第四折弯部
、
第五折弯部
、
第六折弯部和切断部,第二折弯部
、
第四折弯部和第六折弯部下方均设置有整形部;所述打筋部
、
冲孔部
、
切边部
、
第一冲切部
、
冲压部
、
第二冲切部
、
第三冲切部
、
修整部
、
倒角部
、
第一折弯部
、
第二折弯部
、
第三折弯部
、
第四折弯部
、
第五折弯部
、
第六折弯部和切断部均安装在上模或下模上,整形部安装在冲压模本体上;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步骤具体如下:
S1、
打加强肋:在金属料带的中间位置,利用打筋部打出凸筋结构,用于加强金属料带强度;
S2、
冲定位孔:以金属料带的首端以及金属料带的两侧边缘作为定位,以设定尺寸在凸筋结构两侧使用冲孔部打出对称分布的定位孔,且冲孔部打出一组定位孔的同时在凸筋结构位置处同步打出截断孔;
S3、
切边:于冲孔部的外侧设有切边部,且两侧的切边部分别以凸筋结构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金属料带两侧边上切出呈对称状分布的边缘槽口;
S4、
冲切焊脚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一冲切部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表面两侧冲压出焊脚轮廓;
S5、
打薄台阶正接触面部位: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冲压部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表面两侧冲出台阶正接触面及台阶卡点;
S6、
冲切背接触面和顶端接触面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二冲切部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表面两侧冲出背接触面和顶端接触面轮廓,同时修整焊脚轮廓并使其与背接触面和顶端接触面保持一体平展状态;
S7、
冲切边角余料: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三冲切部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表面两侧的废料边切除;
S8、
修整台阶正接触面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修整部的工作区域再次对应贴合冲压台阶正接触面轮廓,并剪除多余部分,对其参数标准化整修;
S9、
冲切倒角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倒角部的工作区域将焊脚的外侧棱角处冲出倒角轮廓;
S10、
一级预折弯: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一折弯部的工作区域将正接触面处向下折成
45
度弯;
S11、
一级折弯到位: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二折弯部的工作区域将正接触面向下折成
90
度弯,并利用整形部进行调整;
S12、
二级预折弯: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三折弯部的工作区域将顶端接触面向下折成
45
度弯;
S13、
二级折弯到位: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四折弯部的工作区域将顶端接触面向下折成
90
度弯,并利用整形部进行调整;
S14、
三级预折弯:以两侧的定位孔为基准,在第五折弯部的工作区域将背接触面向下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小步距高速冲压模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工艺,包括使用冲压模本体对金属料带(
I
)进行冲切和整形,得到
PIN
条带(
H
),其特征在于,
PIN
条带(
H
)的截面形状设置为“P”字形,所述
PIN
条带(
H
)的端部设有台阶正接触面(
c
),台阶正接触面(
c
)端部一体设置有顶端接触面(
e
),台阶正接触面(
c
)与顶端接触面(
e
)之间设有台阶卡点(
f
),顶端接触面(
e
)远离台阶正接触面(
c
)的一端一体设置有背接触面(
d
),且背接触面(
d
)远离顶端接触面(
e
)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焊脚(
b
),位于焊脚(
b
)的外侧棱角处设置有倒角(
a
),且顶端接触面(
e
)与焊脚(
b
)平行分布,台阶正接触面(
c
)与背接触面(
d
)平行分布,台阶正接触面(
c
)
、
顶端接触面(
e
)
、
背接触面(
d
)和焊脚(
b
)之间的连接转角均设置为直角,且连接转角呈圆弧状;所述冲压模本体包括上模以及位于上模正下方的下模,且上模与下模之间为工作区域,所述冲压模本体在工作区域内沿金属料带(
I
)的前进方向上依次分布有打筋部(1)
、
冲孔部(2)
、
切边部(3)
、
第一冲切部(4)
、
冲压部(5)
、
第二冲切部(6)
、
第三冲切部(7)
、
修整部(8)
、
倒角部(9)
、
第一折弯部(
10
)
、
第二折弯部(
11
)
、
第三折弯部(
13
)
、
第四折弯部(
14
)
、
第五折弯部(
15
)
、
第六折弯部(
16
)和切断部(
17
),第二折弯部(
11
)
、
第四折弯部(
14
)和第六折弯部(
16
)下方均设置有整形部(
12
);所述打筋部(1)
、
冲孔部(2)
、
切边部(3)
、
第一冲切部(4)
、
冲压部(5)
、
第二冲切部(6)
、
第三冲切部(7)
、
修整部(8)
、
倒角部(9)
、
第一折弯部(
10
)
、
第二折弯部(
11
)
、
第三折弯部(
13
)
、
第四折弯部(
14
)
、
第五折弯部(
15
)
、
第六折弯部(
16
)和切断部(
17
)均安装在上模或下模上,整形部(
12
)安装在冲压模本体上;同步加工多
PIN
的生产步骤具体如下:
S1、
打加强肋:在金属料带(
I
)的中间位置,利用打筋部(1)打出凸筋结构(
g
),用于加强金属料带(
I
)强度;
S2、
冲定位孔(
G
):以金属料带(
I
)的首端以及金属料带(
I
)的两侧边缘作为定位,以设定尺寸在凸筋结构(
g
)两侧使用冲孔部(2)打出对称分布的定位孔(
G
),且冲孔部(2)打出一组定位孔(
G
)的同时在凸筋结构(
g
)位置处同步打出截断孔(
h
);
S3、
切边:于冲孔部(2)的外侧设有切边部(3),且两侧的切边部(3)分别以凸筋结构(
g
)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金属料带(
I
)两侧边上切出呈对称状分布的边缘槽口;
S4、
冲切焊脚(
b
)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第一冲切部(4)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
I
)表面两侧冲压出焊脚(
b
)轮廓;
S5、
打薄台阶正接触面(
c
)部位: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冲压部(5)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
I
)表面两侧冲出台阶正接触面(
c
)及台阶卡点(
f
);
S6、
冲切背接触面(
d
)和顶端接触面(
e
)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第二冲切部(6)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
I
)表面两侧冲出背接触面(
d
)和顶端接触面(
e
)轮廓,同时修整焊脚(
b
)轮廓并使其与背接触面(
d
)和顶端接触面(
e
)保持一体平展状态;
S7、
冲切边角余料: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第三冲切部(7)的工作区域将金属料带(
I
)表面两侧的废料边切除;
S8、
修整台阶正接触面(
c
)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修整部(8)的工作区域再次对应贴合冲压台阶正接触面(
c
)轮廓,并剪除多余部分,对其参数标准化整修;
S9、
冲切倒角(
a
)轮廓: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倒角部(9)的工作区域将焊脚(
b
)的外侧棱角处冲出倒角(
a
)轮廓;
S10、
一级预折弯: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第一折弯部(
10
)的工作区域将正接触面(
c
)处向下折成
45
度弯;
S11、
一级折弯到位:以两侧的定位孔(
G
)为基准,在第二折弯部(
11
)的工作区域将正接触面(
c
)向下折成
90
度弯,并利用整形部(
12
)进行调整;
S12、
二级预折弯:以两侧的定位孔(
G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敏,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晋基精密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