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733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涉及家居厨房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带有杂质的废水

污水中含有很多元素排放到自然中会使水体产生富营养化,产生赤潮或者绿藻危害等,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饮用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

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

人工介质

植物

微生物的物理

化学

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

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

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

滞留

过滤

氧化还原

沉淀

微生物分解

转化

植物遮蔽

残留物积累

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

现有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0003]但是现在人工湿地尚存一些问题,因为人工湿地中进水的含氧量比较低,很多污染物的降解需要许多有氧呼吸的生物进行有氧的硝化反应,这样污水中的磷元素等吸附转化就变低,如果出现缺氧的情况,硝化反应甚至无法进行;且长期运行的人工湿地很难保证硝化所需的好氧和缺氧的交替所需要的碳源,造成人工湿地对污水的脱氮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解决了现有人工湿地供氧能力不足且脱氮能力有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包括净化设备

设置于净化设备一侧的供料设备

设置于净化设备另一侧的供气设备;
[0006]所述净化设备用于净化污水,所述供料设备用于给净化设备提供微生物及其微生物养分,所述供气设备用于给净化设备内的微生物提供氧气;
[0007]所述供气设备包括有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0008]所述净化设备包括有生物选择箱

第一海绵净化箱

第二海绵净化箱和深度净化箱,所述生物选择箱

第一海绵净化箱

第二海绵净化箱和深度净化箱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从左到右所述生物选择箱

第一海绵净化箱

第二海绵净化箱和深度净化箱的底部均相互连通,所述生物选择箱的内部卡合设置有悬挂式微生物固定载体,所述第一海绵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栅格,所述第一栅格内的下部安装有第一供氧板,所述第二海绵净化箱内设置有第二栅格,所述第二栅格内下部设置有第二供氧板,所述深度净化箱内下部设置有载板,所述深度净化箱内上部设置有聚酯填料球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供氧板为从内到外卷绕的盘形管,且所述第一供氧板上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第一供氧板的一侧连通有第二供氧管,所述第二供氧管远离第一供氧板的一端和第一风机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供氧板为从内到外卷绕的盘形管,且所述第二供氧板上均匀分
布有小孔,所述第二供氧板的一侧连通有第一供氧管,所述第一供氧管远离第二供氧板的一端和第二风机相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深度净化箱顶壁设置有检查口,所述深度净化箱远离第二海绵净化箱一侧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

[0012]优选的,所述生物选择箱远离第一海绵净化箱一侧侧壁的上部贯穿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远离所述生物选择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供料管,所述第一供料管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连接有污水泵,所述污水泵设置在集水箱的内部,所述集水箱内上部设置有液位开关,所述液位开关和所述污水泵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生物选择箱的顶壁设置有人孔

[0014]优选的,所述生物选择箱的顶壁贯穿有第五供料管,所述第五供料管远离生物选择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计量泵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计量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四供料管,所述第四供料管远离第二计量泵的一端连接有微生物培养箱,所述微生物培养箱顶部的另一侧贯穿有第三供料管,所述第三供料管远离微生物培养箱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计量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计量泵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供料管,所述第二供料管远离第一计量泵的一端连接有微生物营养箱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三供料管上设置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五供料管上设置有第一流量计

[0016]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营养箱和微生物培养箱顶部均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有电机和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均固定连接在电机的底端

[0017]工作原理:在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使用的时候,集水箱内的污水被污水泵抽取之后通过第一供料管和进水口进入生物选择箱内,同时微生物营养箱内部的养分被电机通过搅拌轴搅拌均匀之后,第一计量泵通过第二供料管和第三供料管抽取进入微生物培养箱内,微生物培养箱内电机通过搅拌轴将养分和微生物搅拌均匀,之后微生物丰富生长,之后第二计量泵通过第四供料管和第五供料管将微生物培养箱内部的微生物泵入生物选择箱内,生物选择箱内部的悬挂式微生物固定载体能够附着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对污水进行第一次的处理,之后生物选择箱内部的污水会流入第一海绵净化箱内部,第一海绵净化箱内部能够对污水进行二次净化,之后污水流入第二海绵净化箱内部,第一海绵净化箱和第二海绵净化箱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供氧板和第二供氧板,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能够分别给第一海绵净化箱和第二海绵净化箱内供氧,这样第一海绵净化箱和第二海绵净化箱内部的污水经过了无氧处理之后进行有氧处理,通过第一海绵净化箱和第二海绵净化箱内部先无氧生物净化,之后有氧生物净化的设置,能够保证污水中的磷元素高效转换,这样能够长期运行,硝化反应能够充分进行,同时有氧和无氧结合的设置,同时结合微生物供应和微生物培养箱的设置,能够保证长期运行的人工湿地对污水循环脱氮,通过微生物营养箱也能够保证了污水微生物能够长期正常的运行净化,碳源充分,能够充分彻底的清理掉污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之后污水通过深度净化箱流过载板和聚酯填料球,聚酯填料球能够将污水进一步净化,净化之后的污水从出水口流出,保证污水的全程净化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生物选择箱内部的悬挂式微生物固定载体能够附着微生物,微生物能够对污水进行第一次的处理,之后生物选择箱内部的污水会流入第一海绵净化箱内部,第
一海绵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设备
(1)、
设置于净化设备
(1)
一侧的供料设备
(24)、
设置于净化设备
(1)
另一侧的供气设备
(35)
;所述净化设备
(1)
用于净化污水,所述供料设备
(24)
用于给净化设备
(1)
提供微生物及其微生物养分,所述供气设备
(35)
用于给净化设备
(1)
内的微生物提供氧气;所述供气设备
(35)
包括有第一风机
(33)
和第二风机
(34)
;所述净化设备
(1)
包括有生物选择箱
(3)、
第一海绵净化箱
(5)、
第二海绵净化箱
(7)
和深度净化箱
(11)
,所述生物选择箱
(3)、
第一海绵净化箱
(5)、
第二海绵净化箱
(7)
和深度净化箱
(11)
从左到右依次设置,从左到右所述生物选择箱
(3)、
第一海绵净化箱
(5)、
第二海绵净化箱
(7)
和深度净化箱
(11)
的底部均相互连通,所述生物选择箱
(3)
的内部卡合设置有悬挂式微生物固定载体
(2)
,所述第一海绵净化箱
(5)
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栅格
(4)
,所述第一栅格
(4)
内的下部安装有第一供氧板
(6)
,所述第二海绵净化箱
(7)
内设置有第二栅格
(9)
,所述第二栅格
(9)
内下部设置有第二供氧板
(8)
,所述深度净化箱
(11)
内下部设置有载板
(12)
,所述深度净化箱
(11)
内上部设置有聚酯填料球
(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氧板
(6)
为从内到外卷绕的盘形管,且所述第一供氧板
(6)
上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第一供氧板
(6)
的一侧连通有第二供氧管
(16)
,所述第二供氧管
(16)
远离第一供氧板
(6)
的一端和第一风机
(33)
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氧板
(8)
为从内到外卷绕的盘形管,且所述第二供氧板
(8)
上均匀分布有小孔,所述第二供氧板
(8)
的一侧连通有第一供氧管
(15)
,所述第一供氧管
(15)
远离第二供氧板
(8)
的一端和第二风机
(34)
相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养型生态海绵脱氮净化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刚栾大鹏周影烈钱季佳吴亮王颖冯作萍张晓宝
申请(专利权)人:壹墨江苏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