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环糊精-组氨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24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环糊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镧的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传感器
,涉及一种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在磷酸根离子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溶解性活性磷含量是水质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磷是植物生长和动物生产所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无机营养物质在水体中主要以正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水体中适宜浓度的含磷营养物质,对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但当农业

工业排放等人类活动向水体中排放过量含磷物质时,藻类等其他浮游生物会发生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导致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水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

目前水体中溶解性活性磷含量的监测方法,大多仍采用传统的实验室化学分析法

传统的实验室监测方法依赖于大型仪器,在采样频率上受限,无法实时对污染物含量进行分析;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要求高,检测过程中存在的人为误差大;待检测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可能发生的样品污染或分析物降解,均会引起检测结果不准确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高时空分辨率的便携式现场监测方法实现对水体中溶解性活性磷含量的原位分析

[0003]荧光分析法作为最具前景的光学分析方法之一,具有快速

灵敏和低成本等优点,这些优势有利于将其与便携式检测设备结合

选择合适的荧光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目标分析物快速

原位和高灵敏的分析

现有文献中磷酸盐荧光检测法,主要是基于金属有机骨架和配位聚合物构建荧光传感器,传统荧光分子基于
π

共轭芳香结构的化学键共轭的结构基础,具有可调的发光颜色和高荧光效率,但这些材料溶解性差

生物毒性高

成本高

合成工艺复杂的特点限制了实际应用

此外,所报道的针对磷酸根离子的荧光检测探针大多依赖于荧光分光光度计实现对荧光信号的分析,在原位现场监测中受到限制

相比之下,没有显著共轭结构的非常规发光体具有高生物相容性

低毒性

良好的可加工性和易于合成的独特优势

然而,目前所报道的基于非常规发光体材料的荧光探针应用有限

传感性能较差

因此,基于非常规发光体材料设计对磷酸根离子具有高灵敏

高选择性能的荧光探针,对于磷酸根离子的现场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0004]中国专利
CN202211187054.4
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磷酸根的荧光传感器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7‑
(
二乙氨基
)
香豆素
‑3‑
甲醛缩肼基甲酸甲酯席夫碱溶解于甲醇溶液中,加入铜离子溶液后,静置一段时间使得7‑
(
二乙氨基
)
香豆素
‑3‑
甲醛缩肼基甲酸甲酯席夫碱与
Cu
2+
完全络合,制备出荧光传感器溶液

该专利中虽然也基于荧光恢复信号用于磷酸根的检测,但仍需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对荧光响应信号进行分析,因此也具有在原位现场监测中受到限制的问题

[0005]中国专利
CN202110853706.2
公开了一种环糊精

钼酸铕
/
镧杂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含磷化合物荧光检测中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首先配制含有钼源与醛基环糊精的混合溶液;再将交联剂与助溶剂加入至混合溶液中,并搅拌反应,得到钼改性醛基环糊精悬浮
液;之后将镧源与铕源加入至钼改性醛基环糊精悬浮液中,并继续搅拌反应,经过纯化处理后即得到环糊精

钼酸铕
/
镧杂化微球;所制备的杂化微球可作为荧光检测器用于磷酸根离子

硝基苯磷酸酯或者双硝基苯磷酸酯的定性或定量检测中

该专利存在合成步骤较多

检测过程须采用荧光光谱仪等检测设备

不能实现手机支持的便携式可视化设备结合等问题

相比之下,本专利技术合成过程简单,可实现规模化材料合成,可与手机支持的便携式可视化设备结合利用荧光颜色的图像信号变化对水中磷酸根实现快速有效的可视化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在磷酸根离子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环糊精

组氨酸荧光分子与镧源于溶液中混合,并加热反应,得到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
[0009]其中,所述环糊精

组氨酸荧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醛基环糊精

组氨酸于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得到;
[0010]所述醛基环糊精为采用高碘酸钠预氧化
β

环糊精得到的醛基环糊精

[0011]进一步地,所述醛基环糊精

组氨酸的摩尔比为
1:(6

9)。
[0012]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反应中,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5

1h。
[0013]进一步地,所述环糊精

组氨酸荧光分子与镧元素的摩尔比为
1:(1

4)。
[0014]进一步地,所述镧源包括硝酸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反应中,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5

1h。
[0016]进一步地,所述醛基环糊精的制备方法包括:将
β

环糊精与高碘酸钠于水溶液中避光搅拌反应,经纳滤后,与乙醇搅拌混合至沉淀析出,之后依次经过滤

洗涤

冻干后,得到醛基环糊精;
[0017]所述
β

环糊精与高碘酸钠的摩尔比为
1:(2

7)
;所述避光搅拌反应中,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环糊精

组氨酸荧光分子与镧源于溶液中混合,并加热反应,得到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其中,所述环糊精

组氨酸荧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醛基环糊精

组氨酸于水溶液中混合反应,得到;所述醛基环糊精为采用高碘酸钠预氧化
β

环糊精得到的醛基环糊精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醛基环糊精

组氨酸的摩尔比为
1:(6

9)。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中,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5

1h。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

组氨酸荧光分子与镧元素的摩尔比为
1:(1

4)。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镧源包括硝酸镧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糊精

组氨酸
/
镧的荧光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中,反应温度为
60

80℃
,反应时间为
0.5

1h。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环糊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舜李秋菊王星贻李雨馨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