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7007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麦克风、壳体以及涡流拆分结构。壳体开设有将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拾音孔,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通过所述拾音孔接收外界声波。涡流拆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并跨设于所述拾音孔的孔口,所述涡流拆分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涡流拆分结构之间具有供涡流通过的间隙。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拾音孔的孔口跨设涡流拆分结构,可以将拾音孔附近所形成的大型涡流在流经涡流拆分结构时进行拆分破坏,使得大型涡流变成小型涡流后再脱落消失,以减弱压强脉动的突变,从而降低压强脉动中含有可听声频的成分,进而实现抑制拾音孔处的涡流噪声的目的。实现抑制拾音孔处的涡流噪声的目的。实现抑制拾音孔处的涡流噪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低风噪音频功能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是耳机、手机、扩音器、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在实现通话、扩音以及人机交互功能时的重要硬件。麦克风通常安装在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与麦克风相对应的壳体部位开设有拾音孔,外界声音由拾音孔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再被麦克风所接收并进行信号转换。
[0003]当用户在户外有风的场景下使用诸如耳机的电子设备时,气流流经用户头部时,由于空气分子粘滞摩擦力的影响,具有一定速度的气流与用户头部背后相对静止的气体相互作用,就在用户头部下游区形成带有涡流的气流。这些涡流不断形成又不断脱落消失,每一个涡流中心的压强低于周围介质压强,每当一个涡流脱落消失时,湍动气流就会出现一次压强跳变,这些跳变的压强通过四周介质向外传播,并作用于耳机,当湍动气流中压强脉动含有可听声频成分,且强度足够大时,则会向耳机辐射出噪声,这种噪声被称为涡流噪声或湍流噪声。
[0004]涡流噪声会通过拾音孔去干扰麦克风的收音效果,进而影响到用户在进行通话或者使用人机交互功能时的体验。然而,当前市面上电子设备的降噪设计,在针对涡流噪声导致的声音信号干扰问题时,并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拾音孔的孔口跨设涡流拆分结构,可以将拾音孔附近所形成的大型涡流在流经涡流拆分结构时进行拆分破坏,使得大型涡流变成小型涡流后再脱落消失,以减弱压强脉动的突变,从而降低压强脉动中含有可听声频的成分,进而实现抑制拾音孔处的涡流噪声的目的,从而避免干扰到麦克风的收音效果。
[000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麦克风、壳体以及涡流拆分结构。
[0007]壳体开设有将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拾音孔,所述麦克风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通过所述拾音孔接收外界声波。
[0008]涡流拆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壳体的表面并跨设于所述拾音孔的孔口,所述涡流拆分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涡流拆分结构之间具有供涡流通过的间隙。
[0009]当用户在户外有风的场景下使用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时,气流在被用户的头部阻挡后,在用户耳朵附近形成尺寸较大的大型涡流,当大型涡流还未脱落消失,并流经拾音孔处的涡流拆分结构时,则会被涡流拆分结构拆分成多个小型涡流进入间隙内,或者被涡流拆分结构拆分成位于间隙内的小型涡流和位于间隙外的中型涡流。无论何种情况,最终在间隙内脱落消失的涡流都是小型涡流。
[0010]相关技术中,由于其不具有涡流拆分结构,因此在拾音孔处形成的涡流都是大型涡流,而相比较大型涡流的脱落消失,小型涡流脱落消失时所形成的压强脉动的突变较弱,因此压强脉动中含有的可听声频的成分较少,这样使得最终进入拾音孔内的噪音减小,进而降低了对电子设备内部的麦克风的干扰情况。
[0011]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拾音孔的孔口跨设涡流拆分结构,可以将拾音孔附近所形成的大型涡流在流经涡流拆分结构时进行拆分破坏,使得大型涡流变成小型涡流后再脱落消失,以减弱压强脉动的突变,从而降低压强脉动中含有可听声频的成分,进而实现抑制拾音孔处的涡流噪声的目的,从而避免涡流噪声干扰到麦克风的收音效果,以提升用户在有风场景下,使用电子设备进行通话或者使用人机交互功能时的使用体验。
[0012]可选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脑、平板型电脑、膝上型电脑、车载电脑、智能眼镜、计步器、对讲机、扩音器以及其他具有麦克风且需要进行降噪设计的电子设备。
[0013]可选地,麦克风可以通过导音孔道与拾音孔相连通,或者麦克风可以通过导音管与拾音孔相连通。
[0014]可选地,涡流拆分结构跨设于拾音孔的孔口,有两种实施方式:一种是涡流拆分结构可以与拾音孔的孔口外周的壳体相连;另一种是涡流拆分结构与拾音孔的孔内壁相连。
[0015]可选地,涡流拆分结构与壳体可以通过胶黏剂粘接、卡扣卡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相连;或者,涡流拆分结构与壳体直接一体成型。
[0016]具体地,涡流拆分结构与壳体可以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或者是通过3D打印技术一体成型。
[0017]可选地,多个涡流拆分结构整体呈格栅状。
[0018]可选地,涡流拆分结构的数目可以是2

6个。
[0019]可选地,涡流拆分结构可以是流线型,或者是非流线型,亦或者是流线型和非流线型的组合。
[0020]可选地,拾音孔内还可以设置透气阻隔件。
[0021]具体地,透气阻隔件可以是网格布、格栅等。
[00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所述涡流拆分结构整体呈直条形的格栅状。
[0023]相较于弧形格栅或者其他形状的格栅,条形格栅状的涡流拆分结构容易成型、易于加工,并且可以获得宽度比较一致的间隙,进而能够稳定地形成小型涡流,避免较强突变的压强脉动。
[0024]此外,条形格栅状的涡流拆分结构可以行使透气阻隔件的功能,进而可以无需单独设计透气阻隔件。这使得涡流拆分结构具有“一件两用”的功能,不仅起到减小涡流噪声的功能,还具有阻挡杂物进入拾音孔的功能。
[00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涡流拆分结构包括与气流流通方向相对的迎风部以及位于远离所述迎风部一端的背风部;所述迎风部具有呈弧形曲面的迎风面,所述背风部具有呈弧形曲面的背风面。
[0026]将迎风部的迎风面以及背风部的背风面设计为弧形曲面,具有两个作用:一是弧形曲面起到类似圆倒角的作用,能够避免迎风部和背风部的棱角划伤用户手部或者挂坏衣物;二是有利于降低迎风部的风阻,避免在迎风部的后侧再形成涡流,进一步强化降噪效
果。
[00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迎风面和所述背风面相背的两端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的表面平滑地过渡衔接。
[0028]使得涡流拆分结构的两端完全没有突兀的棱角,提高了用户的手感以及完全避免了划伤用户手部。
[00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迎风部和所述背风部相背的两端延伸出呈尖端状的破风结构。
[0030]当大型涡流向拾音孔方向移动时,首先会经过破风结构,该破风结构可以将大型涡流切割分流,而后再由迎风部或者背风部进行拆分破坏,使得涡流拆分结构对大型涡流进行拆分破坏时更加容易,拆分破坏的效果更好。
[00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迎风部和所述背风部分别伸出于所述拾音孔的孔口轮廓线。
[0032]使涡流拆分结构在拾音孔处有足够大的覆盖范围,在大型涡流还未接近拾音孔时便将其拆分破坏,从而避免大型涡流在更靠近拾音孔的位置脱落消失而产生压强脉动,以降低涡流噪声对于麦克风的影响。
[003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迎风部伸出所述孔口轮廓线的长度大于所述背风部伸出所述孔口轮廓线的长度。
[0034]在涡流拆分结构的长度有限的情况下,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30);壳体(10),开设有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与外界相连通的拾音孔(11),所述麦克风(30)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且通过所述拾音孔(11)接收外界声波;涡流拆分结构(20),凸出于所述壳体(10)的表面并跨设于所述拾音孔(11)的孔口,所述涡流拆分结构(20)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涡流拆分结构(20)之间具有供涡流通过的间隙(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涡流拆分结构(20)整体呈直条形的格栅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拆分结构(20)包括与气流(50)流通方向相对的迎风部(21)以及位于远离所述迎风部(21)一端的背风部(22);所述迎风部(21)具有呈弧形曲面的迎风面(211),所述背风部(22)具有呈弧形曲面的背风面(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面(211)和所述背风面(221)相背的两端边缘分别与所述壳体(10)的表面平滑地过渡衔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部(21)和所述背风部(22)相背的两端延伸出呈尖端状的破风结构(212)。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部(21)和所述背风部(22)分别伸出于所述拾音孔(11)的孔口轮廓线(11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迎风部(21)伸出所述孔口轮廓线(111)的长度大于所述背风部(22)伸出所述孔口轮廓线(111)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拾音孔(11)的正投影方向,所述涡流拆分结构(20)对于所述拾音孔(11)的孔口覆盖率为40~60%。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拆分结构(20)凸出于所述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元武金明昱程有宏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