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鼓结构及自行车轮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6891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9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花鼓结构及自行车轮组,花鼓结构包括花鼓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鼓结构及自行车轮组


[0001]本方案涉及自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花鼓结构及自行车轮组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是一种较普遍的运动

健身

休闲和娱乐性产品,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提高,自行车再度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居民喜爱的交通

健身工具,而高品质

竞速的自行车,越来越收到消费者的喜爱

[0003]花鼓是自行车的重要组件,不仅是车轮组的支撑组件,还是自动车的动力来源,运动员或者骑行者将蹬踏带来的动力通过花鼓转化为车轮的转动

[0004]现有的塔基式培林花鼓,其主要的是通过塔基上的千斤顶推动花鼓内的棘齿环,从而使得车轮组转动,由于千斤顶与棘齿环在高速骑行过程中的非完全咬合,存在可能仅压合到一半的情况
(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弹片无法有效复位,或是复位受阻
)。
故而,当蹬踏发力时,千斤顶会有一个先落齿的动作,而这个就是自行车轮组异响的主要来源,核心原因是花鼓传动带来的,
[0005]故而,需要一种新的花鼓结构,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花鼓结构,通过对棘齿环受力面与棘齿环外圆切线夹角的调整,使得千斤顶在落齿时处于一个锐角状态,配合弹性件的作用,使得千斤顶在退齿时能够完全与棘齿环咬合,故而蹬踏时不会产生异响

[0007]一种花鼓结构,包括花鼓本体
>、
轴杆和塔基,所述轴杆与所述花鼓本体和所述塔基之间设有多组轴承结构,所述花鼓本体内侧设有圆形的棘齿环,所述塔基上铰接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抵住所述棘齿环,所述棘齿环的受力面与该点处棘齿环外圆切线夹角为锐角

[0008]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偶数个设置,等分的设置于所述塔基上,其上与所述受力面咬合匹配的设有发力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千斤顶设置为四个,所述发力面在所述千斤顶上至少设置为2个

[0010]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千斤顶上的所述发力面咬合位置错位,当一个千斤顶的所述发力面完全咬合所述受力面时,相邻所述千斤顶的所述发力面行程位于所述棘齿环的非受力面一半长度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棘齿环为
36
齿结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或是弹片

[0013]进一步地,本方案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轮组,应用如上文所述的花鼓结构,还包括轮圈和连接所述花鼓结构和所述轮圈的辐条

[0014]进一步地,所述辐条为
PBO
纤维辐条,或
PBO
与碳纤维复合辐条,所述轮圈为
PBO
纤维轮圈,或
PBO
与碳纤维复合轮圈

[0015]进一步地,所述轮圈为单复合层结构或是多个单复合层叠合结构,单复合层包含碳纤维外层
、PBO
纤维中间层和碳纤维内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辐条为
PBO
纤维与碳纤维复合辐条,两者编制复合,经环氧树脂浸合热固成型

[0017]综上所述,本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0018]本方案通过对棘齿环受力面与棘齿环外圆切线夹角的调整,使得千斤顶在落齿时处于一个锐角状态,配合弹性件的作用,使得千斤顶在退齿时能够完全与棘齿环咬合,故而蹬踏时不会产生异响;
[0019]本方案在千斤顶的设计上,采用偶数组相邻千斤顶交错的设计,使得
36
齿的塔基式花鼓,由原来的
10
°
最大响应角度,变成了5°
最大响应角度,这在不改变棘齿环齿数的条件下,降低了蹬踏动力的响应时间,提高骑行的体验感

[0020]本方案辐条采用
PBO
纤维辐条,或是
PBO
纤维与碳纤维的复合辐条,能够有效的增强车轮组辐条的抗冲击性能,从而进一步保证车轮组的稳定性

[0021]本方案轮圈采用
PBO
纤维层或是
PBO
纤维轮圈与碳纤维轮圈的复合,相较于传统的碳纤维轮圈,在保证结构轻量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轮圈的抗冲击性能

[0022]本方案在轮圈

辐条与花鼓之间的连接上,简洁可靠稳定,有利于产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技术棘齿环受力面与千斤顶发力面未完全咬合示意图;
[0024]图2是实施例一棘齿环受力面与外圆切线的角度示意图;
[0025]图3是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实施例一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7]图5是实施例一千斤顶设置参考图;
[0028]图6是实施例二发力面与受力面咬合极限状态示意图
[0029]图7是实施例三示意图;
[0030]图8是轮圈结构断面示意图;
[0031]图9是辐条连接端示意图

[0032]其中:
[0033]1、
花鼓本体;
11、
棘齿环;
111、
受力面;
112、
非受力面;
[0034]2、
轴杆
[0035]3、
塔基;
31、
千斤顶;
311、
发力面;
32、
弹性件;
[0036]4、
轴承结构;
[0037]1‑1轮圈;1‑
14、
碳纤维外层;1‑
15、PBO
纤维中间层;1‑
121、
气孔预留位;1‑
16、
碳纤维内层;
[0038]1‑
2、
花鼓结构;
[0039]1‑
3、
辐条;1‑
31
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41]实施例一:
[0042]一种花鼓结构1‑2,如图1‑5所示,包括花鼓本体
1、
轴杆2和塔基
3。
[0043]其中,花鼓本体1为载体,其上设有用于与辐条1‑3连接的槽位,同时中部贯穿的设有所述轴杆
2。
[0044]轴杆2为主要的支撑件,最后支撑起这个轮组,从而支撑起整个自行车

[0045]具体的,所述轴杆2与所述花鼓本体1和所述塔基3之间设有多组轴承结构4,该结构设计为典型的塔基式培林花鼓的结构形式

[0046]在塔基3与花鼓本体的连接方式上,所述花鼓本体1内侧设有圆形的棘齿环
11
,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花鼓结构
(1

2)
,包括花鼓本体
(1)、
轴杆
(2)
和塔基
(3)
,所述轴杆
(2)
与所述花鼓本体
(1)
和所述塔基
(3)
之间设有多组轴承结构
(4)
,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鼓本体
(1)
内侧设有圆形的棘齿环
(11)
,所述塔基
(3)
上铰接有千斤顶
(31)
,所述千斤顶
(31)
在弹性件
(32)
的作用下抵住所述棘齿环
(11)
,所述棘齿环
(11)
的受力面
(111)
与该点处棘齿环
(11)
外圆切线夹角为锐角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鼓结构
(1

2)
,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
(31)
偶数个设置,等分的设置于所述塔基
(3)
上,其上与所述受力面
(111)
咬合匹配的设有发力面
(31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鼓结构
(1

2)
,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
(31)
设置为四个,所述发力面
(311)
在所述千斤顶
(31)
上至少设置为2个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鼓结构
(1

2)
,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千斤顶
(31)
上的所述发力面
(311)
咬合位置错位,当一个千斤顶
(31)
的所述发力面
(311)
完全咬合所述受力面
(11)
时,相邻所述千斤顶
(31)
的所述发力面
(311)
行程位于所述棘齿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静藤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