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836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3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包括进料驱动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码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喷码,即“喷墨编码”,属于对喷墨印刷技术的应用

喷墨印刷技术包括热气泡喷墨技术

微压电喷墨技术等,通过可控压力将墨水喷涂在纸张

塑料薄膜等柔性基材上,形成所需图案或文字

[0003]传统喷码设备采用搓纸辊和导向辊来驱动柔性基材运动,搓纸辊和导向辊与柔性基材均具有窄长状的连续性接触面,由于柔性基材自身均匀度不足(例如基材生产瑕疵导致基材各部位硬度的不均)或搓纸辊
/
导向辊表面粗糙度不均(例如设备磨损导致)而引起的摩擦力力度
/
方向不均,时常导致柔性基材中部沿搓纸辊
/
导向辊垂直方向出现褶皱的问题,而具有连续性接触面的搓纸辊和导向辊无法消除褶皱,进而引发喷码产品质量下降

成品率降低

原料损耗增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传统方案存在的“传统喷码设备无法消除柔性喷码基材上的褶皱,进而引发喷码产品质量下降

成品率降低

原料损耗增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在喷码设备的喷码基材进给过程中消除褶皱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包括置于机身内的进料驱动模块

展平模块

平整度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进料驱动模块

展平模块

平整度检测模块均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进料驱动模块包括承接板和置于所述承接板上方并受电机驱动的第一搓纸棍;所述展平模块包括外壳

置于外壳内腔且能够转动的展平辊和压平辊;所述展平辊和所述压平辊分别两两成对设置,所述展平辊至少设有三对,所述压平辊至少设有一对;所述展平辊和所述压平辊平行设置;所述展平辊包括第一展平部

第二展平部;所述第一展平部和所述第二展平部的外表面分别设有螺旋状摩擦纹;所述第一展平部和第二展平部之间设有间隙,且靠近所述压平辊方向的展平辊的间隙逐渐增大

[0006]所述展平模块还包括纵向驱动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展平部远离所述第二展平部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和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展平部远离所述第一展平部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和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连接

[0007]所述展平模块还包括支撑杆

挂接杆

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所述第一展平部轴向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展平部轴向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展平部和所述第二展平部分别套接在所述支撑杆两端并能够分别相对转动;所述展平模块还包括挂接杆,所述挂接杆顶部与所述外壳内腔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底部与所述支撑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为伸缩杆;所述第一展平部通过所述第一压簧与所述支撑杆弹性伸缩连接;所述第二展平部通过所述第二压簧与所述支撑杆弹性伸缩连接

所述第一
压簧置于所述第一轴孔底部,所述第二压簧置于所述第二轴孔底部

[0008]所述纵向驱动组件包括支撑板

第一直线驱动器和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板呈
U
形;所述外壳内侧壁设有用于容纳支撑板上下运动的滑槽;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纵向安装,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板底部连接,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底部与所述外壳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侧壁设有通孔,所述展平辊两端均分别置于所述通孔内并转动连接;所述展平辊两端均分别通过花键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内腔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与所述展平辊上的齿轮啮合

[0009]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滑块

第二直线驱动器和滚轮;所述滑块置于支撑板内腔的内侧壁并通过直线导轨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展平辊两端;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展平辊的侧面呈波浪形,所述滚轮在所述第一压簧或第二压簧的压力下与所述滑块的波浪形侧面压接

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与所述支撑板内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承接板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置于所述第一搓纸棍远离所述展平模块的一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

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均分别为电动推杆

液动推杆

气动推杆或其组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展平部的螺旋状摩擦纹设有倒刺状止回凸起;所述第二展平部的螺旋状摩擦纹设有倒刺状止回凸起

[001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包括置于机身内的进料驱动模块

展平模块

平整度检测模块

导向模块

控制模块;展平模块包括外壳

展平辊

压平辊

纵向驱动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所述展平辊和所述压平辊分别两两成对设置,展平辊包括第一展平部

第二展平部;所述第一展平部和所述第二展平部的外表面分别设有螺旋状摩擦纹;所述第一展平部和第二展平部之间设有间隙,且靠近所述压平辊方向的展平辊的间隙逐渐增大,用于消除喷码基材上不同位置的褶皱

转动的螺旋状摩擦纹本身具有的展平效果

左右运动的展平部具有展平效果

展平辊的间隙逐渐增大带来渐进式展平效果,三者效果叠加能够快速展平褶皱并将因展平褶皱而产生的喷码基材余料推向左右两侧,避免余料在原褶皱位置附近重新受压产生新的褶皱

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可靠,产品适应性强,能够快速消除柔性喷码基材上的褶皱并避免余料受压产生新褶皱的次生问题,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成品率

降低原料损耗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和位置关系示意图;图2为展平模块结构驱动喷码基材示意图;图3为展平模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展平模块结构示意简图;图5为展平辊结构示意图;图6为展平模块立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纵向驱动组件结构立视图;图8为横向驱动组件结构与展平部内死点位置关系俯视图;图9为横向驱动组件结构与展平部外死点位置关系俯视图;图
10
为滚轮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机身(1)内的进料驱动模块(2)

展平模块(3)

平整度检测模块(4)和控制模块;所述进料驱动模块(2)

展平模块(3)

平整度检测模块(4)均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进料驱动模块(2)包括承接板(
21
)和置于所述承接板(
21
)上方并受电机驱动的第一搓纸棍(
22
);所述展平模块(3)包括外壳(
31


置于外壳(
31
)内腔且能够转动的展平辊(
32
)和压平辊(
33
);所述展平辊(
32
)和所述压平辊(
33
)分别两两成对设置,所述展平辊(
32
)至少设有三对,所述压平辊(
33
)至少设有一对;所述展平辊(
32
)和所述压平辊(
33
)平行设置;所述展平辊(
32
)包括第一展平部(
321


第二展平部(
322
);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和所述第二展平部(
322
)的外表面分别设有螺旋状摩擦纹;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和第二展平部(
322
)之间设有间隙(
323
),且靠近所述压平辊(
33
)方向的展平辊(
32
)的间隙(
323
)逐渐增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模块(3)还包括纵向驱动组件(
326
)和横向驱动组件(
327
);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远离所述第二展平部(
322
)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纵向驱动组件(
326
)和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327
)连接;所述第二展平部(
322
)远离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的一端同时与所述纵向驱动组件(
326
)和所述横向驱动组件(
327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码检测平台进给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平模块(3)还包括支撑杆(
324


挂接杆(
325


第一压簧(
3212
)和第二压簧(
3222
);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轴向中心位置设有第一轴孔(
3211
),所述第二展平部(
322
)轴向中心位置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和所述第二展平部(
322
)分别套接在所述支撑杆(
324
)两端并能够分别相对转动;所述展平模块(3)还包括挂接杆(
325
),所述挂接杆(
325
)顶部与所述外壳(
31
)内腔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
325
)底部与所述支撑杆(
324
)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挂接杆(
325
)为伸缩杆;所述第一展平部(
321
)通过所述第一压簧(
3212
)与所述支撑杆(
324
)弹性伸缩连接;所述第二展平部(
322
)通过所述第二压簧(
3222
)与所述支撑杆(
324
)弹性伸缩连接
。4.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乐省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瑞阳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