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灯生产设备技术,主要涉及一种燃气混气包,其主要由阀体(5)、调整阀、混气阀构成;所述阀体(5)内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分别与氧气气源、压缩空气气源、燃气气源相连接,构成独立的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对应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上分别各设置一排调整阀;每三个分别与三条主管路相连通的调整阀为一组并与所对应的一个混气阀连通,每一个混气阀通过混合气接嘴(6)及管路与一个用火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独立的阀体结构,简化了整体布局,缩短了主管路长度,通过集中设置的调整阀,可集中控制并实现气体任意比例混合,具有操作和维修方便、便于安装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灯生产设备
,主要涉及一种燃气混气包。
技术介绍
目前,节能灯的灯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火焰调整方式为分离式控制方法,即每个用火点使用的三种气体分别从三个气源主管上接出分支管,每种气体经阀门调节出气量后 经过混气管送往燃烧嘴。使用该方法主要会存在以下的问题1、当用火点多、用火量大时,为了便于焊接支路用管往往使得大管径的主管很长。2、每个用火点对应会有多个管子圆周焊缝,会有多个螺纹连接,造成故障隐患点 较多,维修率高且加工不方便。3、当气压波动等其它生产要素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火焰的高度和温度,因调节 开关比较分散,不利于快速调整。4、该方法混气效果不好,影响火焰能效和形状稳定,易形成紊流和涡流死角,造成 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生产效率。5、整体布局比较凌乱,操作不方便。6、检查机维修燃气回路时,必须整机完全停机后才能进行。7、容易产生有毒有害易燃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燃气混气包。本专利技术完成其专利技术目的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气混气包,主要由阀体、调整 阀、混气阀构成,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所述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分 别与氧气气源、压缩空气气源、燃气气源相连接,构成独立的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 燃气主管路;对应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各设置一排调整阀并使调整阀 与所对应的主管路连通,用于控制氧气、压缩空气、燃气的进气量;每三个分别与氧气主管 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相连通的调整阀为一组与所对应的一个混气阀相连通,每 个用以将进入的氧气、压缩空气、燃气充分混合的混气阀通过接嘴及管路与一个用火点连 接,所述混气阀设置在混气包阀体的腔体内。所述三个一组的氧气调整阀、压缩空气调整阀、燃气调整阀的出气孔分别设置在 所对应混气阀的后部、中部、前部。所述调整阀的调整阀芯与调整手轮连接,调整阀芯与调整阀座螺纹配合,构成调 整手轮带动调整阀芯调节进气量的结构。所述混气阀后端与混气包阀体之间设置一氧气空腔,氧气空腔通过氧气射流嘴与 压缩空气射流嘴的引射腔连通,压缩空气射流嘴的引射腔与燃气引流腔连通。所述混气阀阀体与混汽包阀体之间具有压缩空气环型气道和燃气环型气道,压缩 空气环型气道、燃气环型气道分别经混气阀阀座四周的进气孔与压缩空气的引射腔、燃气引流腔连通。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燃气混气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混气包的独立的主管腔,缩短了主气管路的长度,使调整开关比较集中,便于集 中调整。2、三种气体在混气阀的内腔内混合均勻、稳定,便于充分燃烧且不易出现产生有害气体。3、三种气体在混气包的混气阀内完成混合后输出到用火点,简化了整个管路的整 体布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调整手轮,2、0型密封圈,3、调整阀座,4、调整阀芯,5、阀体,6、混合气接 嘴,7、混合腔,8、混气阀阀座,9、引流腔,10、燃气环型气道,11、压缩空气射流嘴,12、引射 腔,13、0型圈,14、压缩空气环型气道,15、紫铜垫,16、氧气射流嘴,17、氧气空腔,18、0型 圈,19、顶丝,20、氧气调整阀,21、压缩空气调整阀,22、燃气调整阀,23、安装孔,24、氧气接 嘴,25、压缩空气接嘴、26、燃气接嘴。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燃气混气包,主要由阀体5、调整阀、混气阀构成,所述阀体5 内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所述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分别通过氧气接嘴24、压缩 空气接嘴25、燃气接嘴26与氧气源、压缩空气源、燃气源相连接,构成独立的氧气主管路、 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对应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各设置有一 排调整阀,每排调整阀分别为氧气调整阀20、压缩空气调整阀21、燃气调整阀22 ;所述氧气 调整阀20、压缩空气调整阀21、燃气调整阀22均由调整手轮1、0型密封圈2、调整阀座3、 调整阀芯4构成,每个调整阀的调整阀芯4与调整阀座3为螺纹配合且通过与调整阀芯4连 接的调整手轮一起构成可调节进气量的结构;每三个分别与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 燃气主管路相连通的氧气调整阀、压缩空气调整阀、燃气调整阀为一组,每一组三个调整阀 与相对应的一个混气阀相连通;每组中的氧气调整阀20、压缩空气调整阀21、燃气调整阀 22的出气孔分别设置在所对应混气阀的后部、中部、前部,构成在混气阀内氧气、压缩空气、 燃气混合的结构;混气阀采用文丘里管式结构;在混气阀后端与阀体5之间设置一氧气空 腔17,氧气空腔通过氧气射流嘴16与压缩空气射流嘴11的引射腔12连通,压缩空气射流 嘴的引射腔与燃气引流腔连通。氧气从氧气调整阀20进入氧气空腔17,经氧气射流嘴16 射流进入压缩空气射流嘴11的引射腔12 ;混气阀阀座8与混气包阀体5之间具有压缩空 气环型气道14,压缩空气环型气道14经混气阀阀座四周的进气孔与压缩空气的引射腔12 连通;压缩空气的引射腔12与燃气引流腔9连通;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调整阀21进入压缩 空气环型气道14,从压缩空气环型气道14底部、混合阀座8四周的气孔进入压缩空气射流 嘴的引流腔12,高压高速流过的氧气引射压缩空气一同射流进入引流腔9内;混气阀阀座8与混气包阀体5之间具有燃气环型气道10,燃气环型气道10经混气阀阀座四周的进气孔 与燃气引流腔9连通;高速流过的高压氧气与压缩空气组成的助燃气流与可燃气一同射入 混合气接嘴6内的混合腔7内,每个混气阀通过混合气接嘴6及管路与一个用火点连接。 将混气包阀体上的安装孔23与设备结构架上的安装孔对齐,通过构架安装孔内 的六角螺栓拧紧固定,然后将与氧气气源管、压缩空气气源管、燃气气源管相连接的氧气接 嘴24、压缩空气接嘴25、燃气接嘴26分别与阀体5上的氧气主管腔、压缩空气主管腔、燃气 主管腔相连接,最后将混合气接嘴6与具有燃烧嘴的混合气管相连接,即与用火点相连接, 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回路;氧气气源、压缩空气气源、燃气气源经氧气接嘴24、压缩空气接 嘴25、燃气接嘴26分别进入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及燃气主管路,旋转氧气调整阀 上的氧气调整手轮1,氧气调整手轮1带动调整阀芯4转动,使氧气调整阀20的进气孔打 开,氧气从调整阀座四周的气孔进入调整阀并通过氧气调整阀前端出气孔进入混气阀后端 与混汽包阀体5之间的氧气腔17内,同时调整压缩空气调整手轮1、燃气调整手轮1,同样 使得压缩空气、燃气进入混气阀阀座8与混气包阀体5之间的压缩空气环型气道14、燃气环 型气道10内;氧气空腔17内的氧气通过氧气射流嘴16压缩空气射流嘴的引射腔12,同时 压缩空气环型气道14内的压缩空气通过混气阀阀座四周的进气孔进入压缩空气射流嘴的 引射腔12,在高速流动的氧气气流的引流作用下形成高压助燃气体流,在高压高速助燃气 流的引流作用下引流通过燃气环型气道10底部混气阀四周气孔进入引流腔9的燃气,一起高速射入混合气接嘴6中心的混气腔内。由于三种气体压力、流速不同和气体易扩散特性 三种气体在混合腔7内均勻混合,通过管路到达燃烧火嘴。上述过程为一个氧气调整阀、一 个压缩空气调整阀、一个燃气调整阀与其相对应一个混气阀的工作过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混气包,其特征是:所述燃气混气包主要由阀体(5)、调整阀、混气阀构成;所述阀体(5)内设置有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所述三个相互独立的主管腔分别与氧气气源、压缩空气气源、燃气气源相连接,构成独立的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对应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分别各设置一排调整阀并使调整阀与所对应的主管路连通,用于控制氧气、压缩空气、燃气的进气量;每三个分别与氧气主管路、压缩空气主管路、燃气主管路相连通的氧气调整阀(20)、压缩空气调整阀(21)、燃气调整阀(22)为一组与所对应的一个混气阀相连通,每个用以将进入的氧气、压缩空气、燃气充分混合的混气阀通过混合气接嘴(6)及管路与一个用火点连接,所述混气阀设置在混汽包阀体(5)的腔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文,袁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高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