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646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结构,发热结构包括管体、通电发热并辐射红外光的发热体以及TCR测温元件,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管体中,并包括发热基体,所述发热基体与所述管体至少部分间隔设置;所述TCR测温元件设置于所述管体中,并且与所述发热体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TCR测温元件设置在管体中,距离发热体较近,提高了测温的精确度,且测温反馈更及时。测温反馈更及时。测温反馈更及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不燃烧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发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HNB(加热不燃烧)雾化领域,通常采用中心发热体加热或周圈发热体加热等加热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发热体产生热量,然后热量通过热传导直接传递给气溶胶形成基质等介质,介质一般会在350℃以内雾化,发热体的最高温度一般控制在400℃以内。但是在一些利用红外光进行加热的发热体中,发热体的最高工作温度可达500摄氏度以上,甚至可达1000℃左右,因此温度控制不当很容易造成介质过烧并影响抽吸口感,如何精准可靠测温是保证抽吸口感的重要前提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发热结构测温不精确以及滞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发热结构。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构造一种发热结构,包括透红外光的管体以及通电发热并辐射红外光的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管体中,并包括发热基体,所述发热基体与所述管体的内壁之间至少部分间隔设置;
[0006]还包括TCR测温元件,所述TCR测温元件设置于所述管体中,并且与所述发热基体间隔设置。
[0007]优选地,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安装支架穿过所述开口并设置于所述管体中,所述发热体和所述TCR测温元件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上。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发热体还包括与所述发热基体的端部相连的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中。
[0009]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所述TCR测温元件包括测温部、第三引线以及第四引线,所述第三引线和第四引线分别嵌置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和所述第四容置腔中。
[0010]优选地,所述测温部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与所述发热基体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沿着所述管体的轴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三容置腔和第四容置腔,所述TCR测温元件包括第一测温部、第二测温部以及第三测温部,所述第二测温部和所述第三测温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测温部的两端,并分别至少部分嵌置于所述第三容置腔和所述第四容置腔中。
[0012]优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柱状的绝缘件,所述绝缘件的外壁与所述管体的内壁
接触配合;所述发热体还包括红外辐射层,所述红外辐射层设置在所述发热基体上。
[0013]优选地,所述发热体靠近所述绝缘件的一端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发热体和所述绝缘件之间,用于限定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发热基体之间的轴向距离。
[0014]优选地,所述TCR测温元件的测温部与所述发热基体之间的间隙为0.2mm

5mm。
[0015]优选地,包括上述任一种发热结构以及与所述发热结构导电连接的供电组件。
[0016]实施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将TCR测温元件设置在管体中,距离发热体较近,提高了测温的精确度,且测温反馈更及时,并且TCR测温元件设置在管体中,减少了被污染的弊端。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气溶胶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发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所示的发热结构的剖面图;
[0022]图4是图2所示的发热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3]图5是图3所示的发热结构的TCR测温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图3所示的发热结构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3所示的发热结构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图7所示发热体的横向剖视图;
[0027]图9是图1所示发热体工作时温度变化曲线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发热结构的发热体的横向剖视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发热结构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2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发热结构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中发热结构的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是图13所示发热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3]图15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中发热结构的TCR测温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底”、“内”、“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部分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37]图1示出了本技术气溶胶产生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可采用加热不燃烧方式加热气溶胶形成基质,且雾化稳定性好、雾化口感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插拔设置于该气溶胶产生装置1上,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为圆柱状,具体的,该气溶胶形成基质可以为植物(例如烟草)的叶和/或茎制成的丝条状、片状或一体成型等形态的固态材料,并且可在该固态材料中进一步添加香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透红外光的管体(110)以及通电发热并辐射红外光的发热体(120),所述发热体(120)设置于所述管体(110)中,并包括发热基体(123),所述发热基体(123)与所述管体(110)的内壁之间至少部分间隔设置;还包括TCR测温元件(140),所述TCR测温元件(140)设置于所述管体(110)中,并且与所述发热基体(123)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150),所述管体(110)的一端设有开口(111),所述安装支架(150)穿过所述开口(111)并设置于所述管体(110)中,所述发热体(120)和所述TCR测温元件(140)靠近所述开口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15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50)包括沿着所述管体(110)的轴向延伸且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容置腔(151)和第二容置腔(152),所述发热体(120)还包括与所述发热基体(123)的端部相连的第一引线(128)和第二引线(129),所述第一引线(128)和第二引线(129)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51)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5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150)还包括沿着所述管体(110)的轴向延伸且间隔设置的第三容置腔(153)和第四容置腔(154),所述TCR测温元件(140)包括测温部(141)、第三引线(142)以及第四引线(143),所述第三引线(142)和第四引线(143)分别嵌置于所述第三容置腔(153)和所述第四容置腔(154)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马磊张幸福方日明周宏明李日红褚庆臣
申请(专利权)人: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