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弯机,该折弯机包括在竖直方向上边对边地设置的上工作台(130)和下工作台(132),其中一个工作台相对于另一个工作台在竖直方向上可移动,并且其中一个工作台具有相对于中平面(P′P)对称设置的狭槽(134,136)。每个狭槽均具有一开口的外侧端,每个狭槽包括第一狭槽部(135a,137a)和位于相对于该第一狭槽部而言为内侧且与该第一狭槽部相连的第二狭槽部(135b,137b),所述狭槽部的形状被设计成使得对于处于狭槽和工具紧固件之间的工作台部分的刚度而言,位于第一狭槽部和工具紧固件之间的工作台部分的刚度大于位于第二狭槽部和工具紧固件之间的工作台部分的刚度。在第一狭槽部中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调节所述工作台的弯曲的部件(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受控变形的工作台(table)的折弯机或“压弯机”。
技术介绍
折弯机本身是一种公知类型的机床。如附图IA所示,这种机床包括下工作台12 和可相对于下工作台12移动的上工作台14。通常,下工作台12是固定的,上工作台14在 作用于该上工作台的端部14a和14b的致动器V1和V2的驱动下朝向下工作台12移动。通 常,下工作台12的自由边缘12a装配有用于固紧折弯凹模(bending matrice) 18的紧固装 置16。上工作台14的边缘14c以相同的方式装配有用于固紧折弯凸模(bending punch) 22 的紧固装置20。在下工作台12的折弯凹模18上放置有金属板材或层板(lamination) F。板材F 的长度L在很大程度上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变化。在致动器V1和V2的活塞的驱动下,安装在 上工作台上的凸模22朝向放置在下工作台的凹模上的板材F移动。一旦凸模与板材接触, 则随着凸模的深入,施加在金属层板或板材F中的力开始增大,起初在弹性范围内、随后在 塑性范围内最终使板材能够被永久地折弯。由于该力是由作用于上工作台的端部的致动器VJPV2施加到该工作台,因此分布 于工作台的两个端部之间的单位长度线载荷使得上工作台沿着呈凹弧状的曲线变形且最 大变形处接近于工作台的中平面。这意味着在折弯过程中,当折弯操作终结时,凸模的中部 深入板材的量比端部要小。如果折弯是在凹模上进行的,并且在折弯过程中该凹模本身保 持着良好的平直度,则所获得的金属层板或板材F的中央部的弯角大于其端部的弯角。这 种结果当然是不能接受的。实际上,由下工作台(或者更具体而言,下工作台的自由边缘)承载的凹模在折弯 过程中事实上也经受了变形,这种变形同样呈凹弧状且其最大变形处在中央部。实际上这 两种变形导致的结果是,在折弯机的中央部的板材所获得的折弯幅度较小,而在折弯机的 端部的板材获得折弯幅度较大。实际上,这种差异可能达到若干度的角度值,例如,折弯角 度在工作台的中平面处为93°而在工作台端部处则为90°。因此,所得到的板材的与折弯 的直线度相关的精度较差,从而使板材形成所谓的“船”形。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现已提出多种旨在通过使用各种手段控制在上述工作台的边 缘处的变形的方案,以便在所折弯的金属层板或板材F的整个长度上获得基本相同的弯折度。这些方案通常包括在下工作台中设置相对于折弯机的中平面对称的狭槽,例如图 IA所示的狭槽24和26。这些狭槽因而限定了该下工作台的中央区域28,该中央区域无狭 槽并具有长度Itl,并且狭槽24和26的长度均为互。利用常规型式的狭槽24和26,即在两个狭槽之间保留有长度为Itl的无狭槽部分 28,确实能够使得上工作台14和下工作台12的边缘的变形D1和D2基本上保持平行,如图 IB所示。由此,确保了实现正确的折弯操作。然而,这一结果仅在所折弯的金属层板或板材的长度基本上等于下工作台或上工作台的长度时才能够获得。反之,利用这些已知的方 案,并且如图IC所示,当板材的长度比下工作台或上工作台的总长度短时,变形D1'和D2' 均为凹形。日本技术第2558928号(申请人为AMADA CORPORATION)描述了一种方案, 其中位于下工作台中的两个狭槽均设有相应的可移动构件,可在狭槽中调整这些构件的位 置。这些可移动构件直接与狭槽的底边缘和顶边缘接触。然而,这一方案仅在金属板材具 有与折弯机的总长度相关的某些特定长度时才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但并不适用于其它的 长度。此外,尽管该方案能够获得沿着金属板材的整个长度的相同的弯折度,但该方案并未 考虑在金属板材可能位于相对于折弯机的中平面不对称的位置的情况下的相关问题。在欧洲专利EP 1112130中提出了一种方案,该方案中为下工作台的每个狭槽装 配一推动构件,将下工作台的自由的顶部与固定的底部连接在一起,以使狭槽的顶壁靠近 其底壁(假设该底壁是固定的)。这样,在无任何压力施加于工作台的情况下,使承载凹模 的下工作台的自由的顶部的变形的曲率以受控的方式被修正。该方案的缺陷在于其需要在 合适的位置安装复杂的液压控制装置。 在专利文献JP 2001-71033、JP 2000-343125 和 WO 01/43896 中也披露了类似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弯机,该折弯机包含用于修正工作台的边缘的变形的 系统,该系统通过指定的机械调整来弥补上文所述的缺陷,尤其能够使上、下工作台的边缘 在所折弯的金属板材的长度(该长度与折弯机的工作台长度相比非常宽)的范围内的变形 基本上保持平行,无论所折弯的金属板材是相对于折弯机的中平面对称放置还是不对称放 置,以及/或者使得即使在折弯长度很大并且由公知的难以折弯的材料制成的板材时,仍 可获得很高的折弯精度。为实现这一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中,用于折弯金属板材的折弯机包括具有承载第一折弯工具的底边缘的上工作台和具有承载第二折弯工具的顶边缘 的下工作台,上、下工作台彼此可相对移动,以在板材上施加折弯力。所述折弯机具有一竖直的中平面,所述工作台的其中之一具有两个贯穿该工作台 的整个厚度、且相对于该中平面对称设置的狭槽,每个狭槽具有一个开口于该工作台侧面 的第一开口端和一个封闭端,两个封闭端之间限定了一长度为Itl的无狭槽的工作台部分;其中,所述折弯机还包括偶数个止挡件,每个止挡件被设置在一个狭槽中并与封闭端相距固定距离,并且 这些止挡件被设置成相对于该中平面对称,所述止挡件具有预定的弹性系数。在具有上述止挡件的狭槽的区域内,每个止挡件在施加到包含狭槽的工作台的载 荷作用下使狭槽的两个边缘具有受控地靠近的可能性,所述靠近是由于两个参数中的至少 一个引起的;这两个参数一个是包括在未施加载荷时所述狭槽内的所述止挡件形成的初始 间隙i,另一个是所述止挡件的弹性变形;由更接近封闭端的止挡件形成的靠近的可能性 小于任何由更接近开口端的止挡件形成的靠近。与止挡件和这些止挡件在狭槽中的位置相对应的狭槽的边缘的靠近的可能性是 以这种方式决定的在由可移动的工作台通过所述板材向另一工作台施加的折弯力的作用终了时,两个工作台的边缘的曲线基本上彼此平行。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折弯机,无论其可移动的工作台是上工作台还是下工作 台。同样地,修正狭槽可形成在上工作台或下工作台中。然而,最常见的配置是上工作台为移动的工作台,并且狭槽形成在下工作台中。应理解的是,由于每个狭槽中的止挡件的存在,因此在加工大长度的金属板材 ( 即,该板材不仅延伸在工作台的无狭槽部分上,而且覆盖了相当大的有狭槽的部分)时, 能够使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的边缘的变形基本上保持平行。这是由于指定了(当无压力施 加于工作台上时)所提供的初始间隙以及/或指定了止挡件的弹性变形,从而使得施加于 包含狭槽的工作台的压力逐渐地引起狭槽的边缘的受控的靠近。通过首先适当地调整每个 狭槽中的止挡件的位置,以及其次适当地调整由每个止挡件形成的间隙和/或止挡件本身 的弹性变形能力,使得即使当所折弯的金属板材的长度较大、并且即使该板材并不相对于 折弯机的中平面P' P对称放置时,仍能够切实地实现上工作台和下工作台的边缘的基本 上平行的变形。上述止挡件中的至少一些止挡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折弯金属板材的折弯机,该折弯机包括:具有承载第一折弯工具的底边缘的上工作台和具有承载第二折弯工具的顶边缘的下工作台,上、下工作台彼此能够相对移动,以在所述板材上施加折弯力;所述折弯机具有一竖直的中平面,所述工作台的其中之一具有两个贯穿该工作台的整个厚度、且相对于该中平面对称设置的狭槽,每个狭槽具有一个开口于该工作台侧面的第一开口端和一个封闭端,所述的两个封闭端之间限定了一个具有指定长度的无狭槽的工作台部分;所述折弯机还包括偶数个止挡件,每个止挡件被设置在一个所述狭槽中并与所述封闭端相距固定距离,并且所述止挡件被设置成相对于该中平面对称,所述止挡件具有预定的弹性系数;在具有上述止挡件的该狭槽的区域内,每个止挡件在施加到包含狭槽的工作台的载荷作用下使所述狭槽的两个边缘具有受控地靠近的可能性,所述靠近是由于两个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引起的;这两个参数一个是未施加载荷时所述狭槽内的所述止挡件形成的初始间隙i,另一个是所述止挡件的弹性变形;由更接近所述封闭端的止挡件形成的靠近的可能性小于任何由更接近所述开口端的止挡件形成的靠近;与所述止挡件和所述止挡件在所述狭槽中的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狭槽的边缘的靠近的可能性是以这种方式决定的:在由可移动的工作台通过所述板材向另一工作台施加的折弯力的作用终了时,所述工作台的边缘的曲线基本上彼此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比亚内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阿玛达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