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亦帆专利>正文

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566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0001]本技术涉及支架型血管
,尤其涉及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


技术介绍

[0002]主动脉弓部扩张性病变的共同特点是病变累及弓上分支动脉,包括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对于主动脉弓近段

中段和远段部位的主动脉真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溃疡和夹层,通常需要同时重建弓上三分支
(
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在腔内同时重建弓上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以在腔内同时重建弓上三分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包括:
[0007]支架型血管本体,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近段

连接段和远段;
[0008]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设置于所述近段的内部,且所述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包括用于重建无名动脉的第一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和用于重建左颈总动脉的第二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
[0009]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设置于所述远段的内部,用于重建左锁骨下动脉;
[0010]其中,所述连接段的侧壁朝向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内部凹陷,形成下沉区,所述第一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和所述第二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缝合在所述近段朝向所述下沉区的一侧,所述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缝合在所述远段朝向所述下沉区的一侧

[0011]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近段与所述远段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端和远端均为倾斜口,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端和远端为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两相对端

[0012]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包括管状人工血管和支架,所述支架缝合在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表面

[0013]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类型支架,所述第一类型支架沿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端的周向和远端的周向延伸后闭合,且所述第一类型支架的第一端面所在平面倾斜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一类型支架的第二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第一类型支架的两相对端面

[0014]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类型支架,所述第二类型支架自所述下沉区的第一边缘沿所述连接段的周向延伸至所述下沉区的第二边缘,并且所述第二类型支架的第三端面所在平面和第四端面所在平面均倾斜于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轴向,且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四端面沿所述第二类型支架的第一中面对称,所述第一中面垂直于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轴向

[0015]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下沉区的底部呈平面结构,所述第二类型支架与所述下沉区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缝合固定,所述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为所述下沉区在垂直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上的两相对边缘

[0016]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三类型支架,所述第三类型支架沿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段的周向和远段的周向延伸后闭合,所述第三类型支架的第五端面所在平面和所述第六端面所在平面均倾斜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且所述第五端面和所述第六端面沿所述第三类型支架的第二中面对称,所述第二中面垂直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

[0017]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支架在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外弯侧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架在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内弯侧的长度,所述外弯侧为所述管状人工血管朝向弓上三分支的一侧,所述内弯侧为所述管状人工血管背离弓上三分支的一侧

[0018]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支架和所述下沉面均沿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轴向平面对称设置

[0019]可选地,在上述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中,所述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和
/
或所述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设有不透
X
线的显影材料作标识

[0020]使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时,将上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经股动脉植入到主动脉弓的部位,使连接段上的下沉区朝向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然后经两侧肱动脉在第一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重建无名动脉,经两侧左颈动脉在第二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重建左颈总动脉,经两侧左锁骨下动脉在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由此实现在腔内同时重建弓上三分支;由于连接段的侧壁朝向支架型血管本体的内部凹陷,形成下沉区,第一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和第二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缝合在近段朝向下沉区的一侧,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缝合在远段朝向下沉区的一侧,因此,在重建弓上三分支时,一方面,该支架型血管能够在下沉区为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提供调整空间,能够兼容不同患者的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的重建,提高了该支架型血管的通用性,是一种非定制型多内嵌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另一方面,避免了医生在手术前需要针对不同患者的无名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的形态,针对性的进行支架型血管的剪切,降低了手术操作上的难度,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弯曲形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的伸直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植入主动脉弓部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一种弓上三分支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重建后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类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型血管本体,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近段

连接段和远段;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设置于所述近段的内部,且所述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包括用于重建无名动脉的第一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和用于重建左颈总动脉的第二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设置于所述远段的内部,用于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其中,所述连接段的侧壁朝向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内部凹陷,形成下沉区,所述第一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和所述第二顺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缝合在所述近段朝向所述下沉区的一侧,所述逆向内嵌支架型血管的出口缝合在所述远段朝向所述下沉区的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段与所述远段均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端和远端均为倾斜口,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端和远端为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两相对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包括管状人工血管和支架,所述支架缝合在所述管状人工血管的表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第一类型支架,所述第一类型支架沿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近端的周向和远端的周向延伸后闭合,且所述第一类型支架的第一端面所在平面倾斜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所述第一类型支架的第二端面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架型血管本体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第一类型支架的两相对端面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内重建主动脉弓三分支的支架型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第二类型支架,所述第二类型支架自所述下沉区的第一边缘沿所述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亦帆
申请(专利权)人:郭亦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