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74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包括通道主门和通道副门,通道主门内置有主门天线和RFID主机,通道副门内置有副门天线,主门天线和副门天线均为高频RFID天线,通道主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红外装置,通道副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红外装置,第一红外装置与第二红外装置共同构成红外对射装置;通道主门还设置有触摸屏、左侧摄像头和右侧摄像头,触摸屏位于通道主门的正面,左侧摄像头面对通道主门的左侧方向,右侧摄像头面对通道主门的右侧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警用装备出入库登记管理自动化程度,省去繁琐的手续和时间,使得装备出入库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通过视觉验证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双重保障装备安全。双重保障装备安全。双重保障装备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


[0001]本技术涉及出入库登记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

技术介绍

[0002]在部队或者公安部门中,日常的警用装备(如抓捕器、枪支、防爆盾牌等)登记管理在传统上是通过人为登记认领、归还的,这样会导致装备出库时间比较长,影响日常的出警时间。
[0003]随着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利用RFID技术实现物品登记管理的方式已经在物流系统、图书归还系统等有所应用,但是技术单一、功能并不完善,无法实现人员身份信息验证,且需要对装备物品逐一精确扫描,这对于警用设备具有特殊性和突发性的借出行为并不完全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用于提高警用装备出入库登记管理自动化程度,使得装备出入库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通过视觉验证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双重保障装备安全。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包括通道主门和通道副门,所述通道主门内置有主门天线和RFID主机,所述通道副门内置有副门天线,所述主门天线和副门天线均为高频RFID天线,所述通道主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红外装置,所述通道副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红外装置,所述第一红外装置与所述第二红外装置共同构成红外对射装置;
[0007]其中,所述通道主门还设置有触摸屏、左侧摄像头和右侧摄像头,所述触摸屏位于通道主门的正面,所述左侧摄像头面对通道主门的左侧方向,所述右侧摄像头面对通道主门的右侧方向;
[0008]其中,主门天线、第一红外装置、触摸屏、左侧摄像头、右侧摄像头、副门天线和第二红外装置均与RFID主机电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的外壳包括有第一钣金壳体和第一亚克力盖板,所述第一钣金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钣金壳体在对应第一安装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亚克力盖板安装在第一开口处,且所述第一亚克力盖板位于通道主门的正面;
[0010]其中,所述主门天线和所述RFID主机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道副门的外壳包括有第二钣金壳体和第二亚克力盖板,所述第二钣金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钣金壳体在对应第二安装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亚克力盖板安装在第二开口处,且所述第二亚克力盖板位于通道副门
的正面;
[0012]其中,所述副门天线安装在第二安装腔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腔内还安装有电源。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还设置有位于其正面的LED指示灯,所述触摸屏和所述LED指示灯均设置在通道主门的上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的背面在对应触摸屏的位置安装有检修门。
[0016]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的顶端的左侧设置有左侧基座和左侧活动座,所述左侧活动座可转动的装配在左侧基座上,所述左侧摄像头固定在左侧活动座上。
[0017]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的顶端的右侧设置有右侧基座和右侧活动座,所述右侧活动座可转动的装配在右侧基座上,所述右侧摄像头固定在右侧活动座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与所述通道副门之间通过线缆构成电性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通道主门的底部设置有主门底座,所述通道副门的底部设置有副门底座,所述主门底座开设有用于被线缆穿过第一线缆孔,所述副门底座开设有用于被线缆穿过的第二线缆孔。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用于提高警用装备出入库登记管理自动化程度,省去了繁琐的手续和时间,简化流程,使得装备出入库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并通过视觉验证使用者的身份信息,双重保障装备安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的外观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所示出入库通道门的另一外观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5]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6]图5为图1中通道主门的内部结构图;
[0027]图6为图1中通道副门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中:1、通道主门;10、LED指示灯;11、第一钣金壳体;111、第一安装腔;112、第一开口;113、主门底座;114、第一线缆孔;115、检修门;12、第一亚克力盖板;13、第一红外装置;14、主门天线;15、RFID主机;16、电源;17、触摸屏;18、左侧摄像头;181、左侧基座;182、左侧活动座;19、右侧摄像头;191、右侧基座;192、右侧活动座;2、通道副门;21、第二钣金壳体;211、第二安装腔;212、第二开口;213、副门底座;214、第二线缆孔;22、第二亚克力盖板;23、第二红外装置;24、副门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0]参考图1

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
通道门。
[0031]本技术实施例的出入库通道门包括通道主门1和通道副门2,通道主门1内置有主门天线14和RFID主机15,通道副门2内置有副门天线24,主门天线14和副门天线24均为高频RFID天线,通道主门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红外装置13,通道副门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红外装置23,第一红外装置13与第二红外装置23共同构成红外对射装置,即第一红外装置13和第二红外装置23的其中之一为红外发射装置,其中另一是红外接收装置;
[0032]其中,通道主门1还设置有触摸屏17、左侧摄像头18和右侧摄像头19,触摸屏17位于通道主门1的正面,左侧摄像头18面对通道主门1的左侧方向,右侧摄像头19面对通道主门1的右侧方向;
[0033]其中,主门天线14、第一红外装置13、触摸屏17、左侧摄像头18、右侧摄像头19、副门天线24和第二红外装置23均与RFID主机15电连接;RFID主机15用于与服务器通信连接,调用数据库实现验证和管理登记功能。
[0034]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出入库通道门中,通道主门1的外壳包括有第一钣金壳体11(由钣金弯折形成)和第一亚克力盖板12,第一钣金壳体11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腔111,第一钣金壳体11在对应第一安装腔111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开口112,第一亚克力盖板12安装在第一开口112处,且第一亚克力盖板12位于通道主门1的正面;其中,主门天线14和RFID主机15安装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验证和RFID检测的出入库通道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主门和通道副门,所述通道主门内置有主门天线和RFID主机,所述通道副门内置有副门天线,所述主门天线和副门天线均为高频RFID天线,所述通道主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红外装置,所述通道副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红外装置,所述第一红外装置与所述第二红外装置共同构成红外对射装置;其中,所述通道主门还设置有触摸屏、左侧摄像头和右侧摄像头,所述触摸屏位于通道主门的正面,所述左侧摄像头面对通道主门的左侧方向,所述右侧摄像头面对通道主门的右侧方向;其中,主门天线、第一红外装置、触摸屏、左侧摄像头、右侧摄像头、副门天线和第二红外装置均与RFID主机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入库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主门的外壳包括有第一钣金壳体和第一亚克力盖板,所述第一钣金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钣金壳体在对应第一安装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亚克力盖板安装在第一开口处,且所述第一亚克力盖板位于通道主门的正面;其中,所述主门天线和所述RFID主机安装在第一安装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入库通道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副门的外壳包括有第二钣金壳体和第二亚克力盖板,所述第二钣金壳体的内部形成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钣金壳体在对应第二安装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开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星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