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69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包括安装架、第一滑块、底板、第一滑轨、下模型腔、第一连接块、操作杆、操作杆连接杆、第二连接块、上模连接板、连接件、第二滑块、第二滑轨、上模型腔、连接座和限位套,通过设置将保险盒放入对应的下型腔模具卡槽中,向下按压操纵杆即可完成保险盒的安装工作,到达下止点后向上推动操纵杆即可打开上型腔模具,取出保险盒,装置的结构和操作都较为简单,非常便于人员的安装使用,通过设置对保险盒中的附件进行整体一次性按压到位安装,杜绝了附件安装后不在同一平面内,保险片按压不到位、安装后保险片倾斜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安装质量。装置的安装质量。装置的安装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工装,具体是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汽车的发展,终端市场对汽车的配置要求也将愈来愈多样化、复杂化、定制化,汽车发展的“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已经初步形成,中国的汽车工业正经历着第三次造车浪潮。线束做为整车的几大关键总成之一,线束在汽车的系统中承担着更多的功能,对线束的轻量化、可靠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线束生产的一体化、智能化将是线束厂近年内首先要研究的课题。汽车线束作为连接驾驶舱内各用电器的主要载体,仪表保险丝盒承担着驾驶舱电器电源分配及简单模块的控制作用愈专利技术显,保险丝盒逐步成为车身线束总成上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因此,车身线束中保险盒的装配质量至关重要,同时保险盒附件安装也成为线束厂线束总成装配工序中的关键工序。在此背景下,需新设计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在保证保险片、继电器安装的质量的可靠性,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方便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安装架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底板顶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下模型腔,所述安装架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外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外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上通过双向铰接座铰接有操作杆连接杆,所述操作杆连接杆外侧滑动套设有限位套,所述操作杆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连接板,所述上模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固定嵌设有第二滑块,所述安装架与连接件的相对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上,所述上模连接板底部对应下模型腔处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上模型腔,所述上模型腔和下模型腔相适配。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上。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用于限位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外侧与下模型腔贴合。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套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在连接座外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第二滑块固定嵌设的通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设置将保险盒放入对应的下型腔模具卡槽中,向下按压操纵杆即可完成保险盒的安装工作,到达下止点后向上推动操纵杆即可打开上型腔模具,取出保险盒,装置的结构和操作都较为简单,非常便于人员的安装使用,通过设置对保险盒中的附件进行整体一次性按压到位安装,杜绝了附件安装后不在同一平面内,保险片按压不到位、安装后保险片倾斜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的侧视图。
[0015]图3为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的正视图。
[0016]图4为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所示:安装架1、第一滑块2、底板3、第一滑轨4、下模型腔5、第一连接块6、操作杆7、操作杆连接杆8、第二连接块9、上模连接板10、连接件11、第二滑块12、第二滑轨13、上模型腔14、连接座15和限位套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包括安装架1、第一滑块2、底板3、第一滑轨4、下模型腔5、第一连接块6、操作杆7、操作杆连接杆8、第二连接块9、上模连接板10、连接件11、第二滑块12、第二滑轨13、上模型腔14、连接座15和限位套16,所述安装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所述安装架1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4,所述第一滑块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4上,所述第一滑块2上设置有限位螺栓,所述第一滑块2上开设有用于限位螺栓螺纹连接的螺纹通孔,所述底板3顶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下模型腔5,所述安装架1外侧与下模型腔5贴合,所述安装架1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外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5,所述连接座15外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操作杆7,所述操作杆7上通过双向铰接座铰接有操作杆连接杆8,所述操作杆连接杆8外侧滑动套设有限位套16,所述限位套16通过支撑件固定连接在连接座15外侧,所述操作杆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连接板10,所述上模连接板10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上固定嵌设有第二滑块12,所述连接件11上开设有用于第二滑块12固定嵌设的通孔,所述安装架1与连接件11的相对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3,所述第二滑块12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13上,所述上模连接板10底部对应下模型腔5处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上模型腔14,所述上模型腔14和下模型腔5相适配。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
[0021]当需要使用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时,人员首先通过将装置移动至指定位置处后,进一步通过按照图纸工艺要求将上模型腔14和下模型腔5通过固定螺栓装入到上模连接板10和底板3的对应位置上,然后将提前预装附件(保险片、继电器)的保险盒放入下模型腔5内,紧接着向右拉动操作杆7铰接旋转至行程末端,进而操作杆7旋转会通过双向铰接座带动操作杆连接杆8在限位套16中滑动,进而操作杆连接杆8移动带动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轨13上滑动,即可使上模型腔14向下移动与下模型腔5贴合完成按压操作,随后可向左拉动操作杆7到行程末端,即可打开合模取下保险盒,当需要更换模具时,只需要利用第一滑块2在第一滑轨4上滑动并通过限位螺栓进行限位带动安装架左右移动以及取下上模型腔14和下模型腔5上的固定螺栓,从而取下上模型腔14和下模型腔5完成对模具的快速更换。
[0022]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换模式车身线束保险片安装工装,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所述安装架(1)下方设置有底板(3),所述底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4),所述底板(3)顶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下模型腔(5),所述安装架(1)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外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5),所述连接座(15)外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操作杆(7),所述操作杆(7)上通过双向铰接座铰接有操作杆连接杆(8),所述操作杆连接杆(8)外侧滑动套设有限位套(16),所述操作杆连接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连接板(10),所述上模连接板(10)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所述连接件(11)上固定嵌设有第二滑块(12),所述安装架(1)与连接件(11)的相对侧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13),所述第二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双盛海平王海波谢定刚黄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正奥比克希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