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结构和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50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灭弧结构和断路器,灭弧结构包括动触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灭弧结构和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断路器中通常设置有磁片,通过磁片在动触头和静触头周围建立磁场,以便于对分合闸时产生的电弧起到加快灭弧的作用,但是现有磁片在设置时由于内部结构限制,其设置位置相对动触头和静触头较远,使得实际在起弧区域的磁场作用较弱,不利于断路器的灭弧

[0003]CN203746776U
提供了一种引弧效果好的小型断路器,该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

触头机构

引弧片

双金属片以及灭弧室,所述引弧片的一端为与灭弧室相连接的引入端,所述引弧片的另一端为与双金属片相连接的连接端,所述引入端与连接端之间通过增磁部相连接,所述增磁部为环绕结构

由于该小型断路器的引弧片采用缠绕的结构方式,有效的增强磁吹效果,提高引弧效率,从而使得灭弧效果更佳

[0004]为使增磁部在断路器灭弧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利用,本申请人将增磁部位与引弧装置进一步结合,以提高断路器中灭弧结构的灭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灭弧结构和包括该灭弧结构的断路器,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灭弧结构,包括动触头

静触头

引弧片,所述动触头可相对于所述静触头运动并具有与静触头相接触的合闸位置和与静触头相远离的分闸位置,所述引弧片包括引弧部以及与引弧部连接的增磁部,所述引弧部位置与动触头运动轨迹相对应且其一端与动触头导电连接,所述增磁部相对于引弧部弯折使增磁部位于动触头运动轨迹两侧

[0007]作为优选,所述增磁部与引弧部一体连接,本方案中所述增磁部为磁性材料构成

[0008]作为优选,所述引弧部一端与动触头相连从而形成与动触头的导电连接,或者所述引弧部一端与双金片相连从而形成与动触头的导电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增磁部靠近动触头的一侧设置有产气材料,所述产气材料套设于增磁部上以使增磁部与动触头运动区域隔离

产气材料在受热或电弧冲击下产生作为灭弧介质的气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选择产气材料的种类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灭弧室,所述引弧部包括延伸至灭弧室开口处或其侧面的第一引弧部,以及与动触头导电连接的第二引弧部,所述增磁部位于第一引弧部和第二引弧部之间

[0011]作为优选,所述引弧部包括位于增磁部之间的与增磁部直接相连的第三引弧部,所述第三引弧部一端向上靠近动触头的分闸位置

上述结构使第三引弧部能够对动触头分合闸时产生的电弧起到及时的引弧作用,并确保电弧在增磁部的磁场范围内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含上述的灭弧结构,以提高断路器的
灭弧效果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装置将增磁材料连接于引弧片上作为增磁部,使引弧片的引弧范围和引弧效果进一步增强,增磁部位于动触头运动轨迹两侧,可加速电弧被引弧片吸引并进入灭弧室的灭弧过程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技术的范畴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引弧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产气材料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产气材料与引弧片组装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动触头,2‑
静触头,3‑
引弧片,
31

引弧部,
311

第一引弧部,
312

第二引弧部,
313

第三引弧部,
32

增磁部,4‑
产气材料,5‑
灭弧室,6‑
双金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 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
”ꢀ
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 一一说明

[0023]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


」、「

」、「

」、「

」、「

」、「

」、「

」、「

」、「
顶部
」、「
底部
」、「
侧面

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

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4]实施例1[0025]如图1‑2所示,一种灭弧结构,包括动触头
1、
静触头
2、
引弧片3,所述动触头可相对于所述静触头2运动并具有与静触头2相接触的合闸位置和与静触头2相远离的分闸位置,所述引弧片3包括引弧部
31
以及与引弧部
31
连接的增磁部
32
,所述引弧部
31
位置与动触头1运动轨迹相对应且其一端与动触头1导电连接,所述增磁部
32
相对于引弧部
31
弯折使增磁部
32
位于动触头1运动轨迹两侧

[0026]在本方案中,所述增磁部
32
与引弧部
31
一体连接,引弧部
31
一端与动触头1相连从而形成与动触头1的导电连接,或者引弧部
31
一端与双金片6相连从而形成与动触头1的导电连接

[0027]双金片也称热双金属片,由于各金属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主动层的形变要大于被动层的形变,从而双金属片的整体就会向被动层一侧弯曲,则这种复合材料的曲率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灭弧结构,包括动触头(1)

静触头(2)

引弧片(3),所述动触头可相对于所述静触头(2)运动并具有与静触头(2)相接触的合闸位置和与静触头(2)相远离的分闸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片(3)包括引弧部(
31
)以及与引弧部(
31
)连接的增磁部(
32
),所述引弧部(
31
)位置与动触头(1)运动轨迹相对应且其一端与动触头(1)导电连接,所述增磁部(
32
)相对于引弧部(
31
)弯折使增磁部(
32
)位于动触头(1)运动轨迹两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磁部(
32
)与引弧部(
31
)一体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部(
31
)一端与动触头(1)相连从而形成与动触头(1)的导电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部(
31
)一端与双金片(6)相连从而形成与动触头(1)的导电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余来原王汉宇刘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奔一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