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428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1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龙骨框架,其内侧固定有弧形单元模板,模板龙骨框架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模板次龙骨,模板次龙骨一侧为弧面,其弧度与曲面单元模板的曲面弧度相对应,每组模板次龙骨弧面一侧向内对应开设有多个凹槽,每组模板次龙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码,多组模板次龙骨对应的凹槽内设有通长设置的定型龙骨,模板龙骨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平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排定型板条,模板龙骨框架的外侧两端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通长垫板,弧形单元模板包括多个不同半径的弧形清水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多曲面不同半径圆弧面的混凝土结构难以施工的问题,以曲面单元模板的施工代替钢模板的使用,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清水混凝土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异形结构、异形构件的施工和质量控制一直是个难点,清水混凝土要求是一次成型保持混凝土的原貌,不对清水混凝土构件进行修复,异形、曲面或多种曲面构件的模板不易加工,常规的曲面构建的模板施工方法是将模板分成若干个小定型板条拼装成弧形,然后将钢筋弯曲成型,浇筑完成的混凝土构建的曲面不顺滑成波浪型并且易涨模、竖向拼缝失水严重、漏浆,严重影响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增加了清水混凝土的后期修复成本,对环境也造成粉尘和噪音污染。清水曲面结构采用定型钢模板其成本高、通用性小、笨重、危险性大,易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其包括:模板龙骨框架,模板龙骨框架的内侧固定有弧形单元模板,模板龙骨框架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模板次龙骨,每组模板次龙骨之间固定连接,模板次龙骨一侧为弧面,其弧度与曲面单元模板的曲面弧度相对应,每组模板次龙骨弧面一侧向内对应开设有多个凹槽,每组模板次龙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码,多组模板次龙骨对应的凹槽内设有通长设置的定型龙骨,且定型龙骨上表面与模板次龙骨的弧面平齐,模板龙骨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平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排定型板条,模板龙骨框架的外侧为平面结构,且模板龙骨框架的外侧两端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通长垫板,弧形单元模板包括多个弧形清水模板,多个弧形清水模板拼接连接。
[0005]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组模板次龙骨的相邻凹槽之间凸出板位置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码,其中每组模板次龙骨的其中一侧在每个凸出板边缘均安装固定码,另一侧隔一个凸出板安装一个固定码,固定码为L形,固定码的一侧通过螺丝钉与弧形清水模板固定连接。
[0006]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凹槽为U形,凹槽的宽度为40mm,深度为80mm,相邻凹槽之间净距离在150mm

180mm之间,定型龙骨为长方体,其宽度与凹槽的宽度相匹配。
[0007]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每组模板次龙骨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模板次龙骨通过气钉固定连接,在每个凹槽处距边缘15mm的位置设置气钉,气钉间距不大于30mm,且均匀布置。
[0008]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两根定型龙骨在两端采用一伸一收交错的方式设置在凹槽中,其中一根定型龙骨的左端伸出至模板龙骨框架的左侧,另一根定型龙骨的右端伸出至模板龙骨框架的右侧。
[0009]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弧形清水模板的厚度为15mm,弧形单元模板沿定型龙骨方向的两个端部各伸出模板龙骨框架50mm,且弧形单元模板与模板次龙骨之间的缝隙小于1mm。
[0010]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弧形单元模板通过码钉拼接在一起,竖向拼缝宽度小于0.5mm,竖向拼缝在码钉的中间位置,竖向拼缝的两端码钉加密设置,加密区域码钉个数不少于5个,间距为20mm,且竖向拼缝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有玻璃胶和透明胶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普通木模板加工成具有弧面的模板次龙骨,并通过加固体系将模板龙骨框架和弧形单元模板连接为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从而解决了多曲面不同半径圆弧面的混凝土结构难以施工的问题,以曲面单元模板的施工代替钢模板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降低了施工难度,保证了曲面结构的几何尺寸,降低了清水混凝土成品后期的人工维修成本,通过避免了对环境的粉尘污染、噪声污染,保证了清水混凝土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模板龙骨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相邻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拼接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竖向拼缝细部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竖向拼缝平面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模板次龙骨结构示意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模板次龙骨固定码安装示意图;
[0019]图8为本技术的固定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

8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包括:模板龙骨框架1,模板龙骨框架1的内侧固定有弧形单元模板2,模板龙骨框架1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模板次龙骨11,每组模板次龙骨11之间固定连接,模板次龙骨11一侧为弧面,其弧度与曲面单元模板的曲面弧度相对应,每组模板次龙骨11弧面一侧向内对应开设有多个凹槽101,每组模板次龙骨11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码102。多组模板次龙骨对应的凹槽102内设有通长设置的定型龙骨13,将多组模板次龙骨连接为整体,且定型龙骨13上表面与模板次龙骨11的弧面平齐,防止清水模板在加固过程中模板次龙骨发生倾倒。模板龙骨框架1的顶部与底部平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排定型板条12,使模板龙骨框架1形成稳固的整体,防止扭动。模板龙骨框架1的外侧为平面结构,且模板龙骨框架1的外侧两端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通长垫板14,弧形单元模板包括多个不同半径的弧形清水模板21,多个弧形清水模
板21拼接连接,并且竖向拼缝需要进行相应处理。
[0023]进一步的,每组模板次龙骨11的相邻凹槽102之间凸出板位置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码102,其中每组模板次龙骨的其中一侧在每个凸出板边缘均安装固定码102,另一侧隔一个凸出板安装一个固定码102。每组模板次龙骨11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模板次龙骨11通过气钉固定连接增加单组模板次龙骨的强度,在每个凹槽处距边缘15mm的位置设置气钉,气钉间距不大于30mm,且均匀布置,其他边缘位置的气钉间距不大于50mm,内部气钉间距可适当放宽。
[0024]进一步的,固定码102为L形,L形固定码10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三个螺纹孔112,固定码102的一侧通过螺丝钉与弧形清水模板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的,相邻两根定型龙骨13在两端采用一伸一收交错的方式设置在凹槽101中,其中一根定型龙骨13的左端伸出至模板龙骨框架1的左侧,另一根定型龙骨的右端伸出至模板龙骨框架的右侧。
[0026]实施例2
[0027]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凹槽101为U形,凹槽101的宽度为40mm,深度为80mm,相邻凹槽101之间净距离在150mm

180mm之间,定型龙骨13为长方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板龙骨框架,所述模板龙骨框架的内侧固定有弧形单元模板,所述模板龙骨框架包括均匀间隔设置的多组模板次龙骨,每组所述模板次龙骨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模板次龙骨一侧为弧面,其弧度与曲面单元模板的曲面弧度相对应,每组所述模板次龙骨弧面一侧向内对应开设有多个凹槽,每组所述模板次龙骨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多个固定码,多组所述模板次龙骨对应的凹槽内设有通长设置的定型龙骨,且所述定型龙骨上表面与模板次龙骨的弧面平齐,所述模板龙骨框架的顶部与底部平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排定型板条,所述模板龙骨框架的外侧为平面结构,且所述模板龙骨框架的外侧两端部固定连接有两根通长垫板,所述弧形单元模板包括多个弧形清水模板,多个弧形清水模板拼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模板次龙骨的相邻凹槽之间凸出板位置的边缘处安装有固定码,其中每组所述模板次龙骨的其中一侧在每个凸出板边缘均安装固定码,另一侧隔一个凸出板安装一个固定码,所述固定码为L形,所述固定码的一侧通过螺丝钉与所述弧形清水模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面清水单元模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U形,所述凹槽的宽度为40mm,深度为8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祥张文亮王力平杨波李东卢磊王靖宇张兴刘增任京文李文博袁也马振国李欣睿李岩孙海文孟煜童艾云忠覃玻玮王俊林崔建滨叶长春李恩民安思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