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房建升降平台,涉及房屋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两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撑底座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且两组第一伺服电机分别位于支撑底座的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可以带动移动底座在支撑底座表面滑动,从而改变移动底座的水平位置,增加同一高度上,工人的工作范围,避免了多次调节装置位置,增加工人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工人多次上下装置,减少安全隐患。少安全隐患。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升降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房建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房屋建筑是指在规划设计地点为用户或投资人提供进行生活、生产、工作或其他活动的实体,房屋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年限内满足各种预期功能的要求,并且经济合理。
[0003]已公开专利:一种房建建筑用安全升降平台(公开号:CN217102876U),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平台,所述底座与平台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与平台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上的气缸通过推杆控制连接板移动,连接板通过压紧弹簧连接安装板,使得安装板上的斜齿条能够与活动套上的齿块紧密啮合,进而使得固定板配合活动套上的支撑板起到了支撑的作用,使得平台能够在相应的高度保持稳定,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升降平台只能进行升降,升上去的平台范围小,所能涉及到的范围小,需要经常改变装置的位置,而增加范围,增加了工作工序,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房建升降平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建升降平台,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两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撑底座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且两组第一伺服电机分别位于支撑底座的对角,两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转轴,所述支撑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组移动底座,两组移动底座分别与相距最近的一组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螺纹连接,两组移动底座分别与相距最远的一组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的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两个相对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两组所述第二转轴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移动底座另两个对角均固定连接有滑竿,两组所述移动底座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同步轮,所述第二转轴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且两组第二转轴下端的同步轮高度相同,且靠近第二伺服电机的一组第二转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组同步轮,且与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的同步轮高度相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输出端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与第二转轴上同一高度的同步轮相连,两组所述第二转轴上同一高度的同步轮通过同步带相连。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移动底座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支撑底座内部,限位滑块能够限制移动底座的移动,避免移动底座的位置偏移。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第二转轴和滑竿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斗,所述移动斗中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管,两组所述防护管与第二转轴螺纹连接,两组所述防护管与滑竿滑动连接,通过两组第二转轴带动移动斗上下滑动,滑竿起到支撑作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移动斗一侧铰接有防护门。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支撑底座底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支撑底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气缸,且气缸输出端向下,所述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万向轮能够使装置进行移动,防滑垫能够使避免气缸支撑装置时,装置滑动。
[001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首先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可以带动移动底座在支撑底座表面滑动,从而改变移动底座的水平位置,增加同一高度上,工人的工作范围,避免了多次调节装置位置,增加工人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工人多次上下装置,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底座立体结构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底座剖面立体结构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支撑底座;2、安装座;3、支撑架;4、第一转轴;5、移动底座;6、第二转轴;7、移动斗;8、防护门;9、第一伺服电机;10、气缸;11、防护管;12、第二伺服电机;13、同步轮;14、滑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房建升降平台,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表面两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支撑架3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支撑底座1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安装座2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9,且两组第一伺服电机9分别位于支撑底座1的对角,两组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转轴4,支撑底座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组移动底座5,两组移动底座5分别与相距最近的一组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的第一转轴4螺纹连接,两组移动底座5分别与相距最远的一组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的第一转轴4滑动连接,移动底座5两个相对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两组第二转轴6表面设置有螺纹,移动底座5
另两个对角均固定连接有滑竿14,两组移动底座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第二伺服电机12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同步轮13,第二转轴6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13,且两组第二转轴6下端的同步轮13高度相同,且靠近第二伺服电机12的一组第二转轴6下端固定连接有另一组同步轮13,且与第二伺服电机12输出端的同步轮13高度相同,第二伺服电机12输出端的同步轮13通过同步带与第二转轴6上同一高度的同步轮13相连,两组第二转轴6上同一高度的同步轮13通过同步带相连。
[0024]支撑底座1底面四角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支撑底座1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气缸10,且气缸10输出端向下,气缸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移动斗7一侧铰接有防护门8,移动底座5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且限位滑块均滑动连接在支撑底座1内部,第二转轴6和滑竿14上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斗7,移动斗7中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管11,两组防护管11与第二转轴6螺纹连接,两组防护管11与滑竿14滑动连接。
[0025]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指定地点,通过气缸10,启动气缸10,气缸10输出端向下,将装置抬起,防滑垫能够增加摩擦力,避免装置在使用时移动,打开防护门8,使工人进入移动斗7中部,,通过第二伺服电机12带动同步轮13转动,通过同步带传动,使两组第二转轴6同时同向转动,使移动斗7向上下移动,通过两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升降平台,包括支撑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两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表面均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撑底座(1)两端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中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9),且两组第一伺服电机(9)分别位于支撑底座(1)的对角,两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转轴(4),所述支撑底座(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组移动底座(5),两组移动底座(5)分别与相距最近的一组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的第一转轴(4)螺纹连接,两组移动底座(5)分别与相距最远的一组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的第一转轴(4)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底座(5)两个相对角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两组所述第二转轴(6)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移动底座(5)另两个对角均固定连接有滑竿(14),两组所述移动底座(5)内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1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2)输出端均固定连接同步轮(13),所述第二转轴(6)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同步轮(13),且两组第二转轴(6)下端的同步轮(13)高度相同,且靠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佺,张宗峰,陈子阳,付盼,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诚成兴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