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
。
技术介绍
[0002]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之一,它不仅能承载活性物质,而且还可以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并输出,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
、
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放电性能
。
正极集流体一般采用铝箔制成,通过将正极浆料涂布在铝箔上,形成电池的正极极片,从而实现电池正极的导流,确保电池的正极能够正常工作
。
[0003]由于铝箔的表面较光滑,导致正极浆料与铝箔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小,一方面会影响正极浆料与铝箔的粘接强度,从而影响正极极片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正极浆料与铝箔表面较小的接触面积,会导致正极极片的内阻较大,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能够增大与正极浆料的接触面积,从而既增强正极浆料与正极集流体的粘接强度,保证正极极片的结构强度,又减小正极极片的内阻,保证锂电池的性能
。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包括光箔层
、
导电层
、
以及粘连层,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光箔层的一侧面,所述粘连层设于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光箔层的一侧面;所述粘连层的表面粗糙,锂电池的正极浆料涂布在所述粘连层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面,用以将锂电池的正极极片与所述粘连层连接 >。
[0006]进一步地,所述光箔层为铝箔,所述铝箔的厚度为
0.012
‑
0.014mm。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光箔层的大面,所述导电层的截面积与所述光箔层的截面积相等
。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涂层和第二导电涂层,所述第一导电涂层设于所述光箔层的大面,所述第二导电涂层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涂层远离所述光箔层的一侧面,所述粘连层设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远离所述第一导电涂层的一侧面
。
[0009]进一步地,所述粘连层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的截面积相等
。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涂层涂布在所述光箔层的大面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第二导电涂层对所述网状结构之间缝隙进行填充
。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涂层为碳纳米管(
CNT
)涂层,所述第二导电涂层为导电聚吡咯(
PPy
)颗粒
。
[0012]进一步地,所述碳纳米管(
CNT
)涂层的厚度为
0.002
‑
0.004mm
,所述导电聚吡咯(
PPy
)颗粒的厚度为
0.002
‑
0.004mm。
[0013]进一步地,所述粘连层为聚偏二氟乙烯(
PVDF
)膜
。
[0014]进一步地,所述聚偏二氟乙烯(
PVDF
)膜的厚度为
0.002
‑
0.004mm。
[0015]本技术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具有以下增益效果:
[0016](1)本正极集流体的光箔层一侧面设有导电层,在导电层远离光箔层的一侧面设有粘连层,导电层用来增强正极集流体的导电性能,粘连层用来增大正极浆料与粘连层表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既增强正极浆料与正极集流体的粘接强度,保证正极极片的结构强度,又减小正极极片的内阻,保证锂电池的性能;
[0017](2)本正极集流体的光箔层为厚度在
0.012
‑
0.014mm
之间的铝箔,铝箔的导电性良好,且氧化层比较致密,可防止集流体氧化,以铝箔为基材,在铝箔的一侧面涂布有导电层,同时在导电层远离光箔层的一侧面涂布有粘连层,从而较好的保障电池的性能;
[0018](3)本正极集流体的导电层为双层结构,第一导电涂层涂布于光箔层的一大面,第一导电涂层对光箔层的该大面完全覆盖,第二导电涂层对第一导电涂层的该侧面完全覆盖,从而通过在光箔层上涂布两层导电涂层,从而进一步增强正极集流体的导电性能,提升锂电池的性能;
[0019](4)本正极集流体的光箔层
、
第一导电涂层
、
第二导电涂层以及粘连层的截面积均相等,一方面保证本正极集流体整体截面的统一,从而使本正极集流体的外观更加美观,另一方面增大了粘连层的涂布面积,进一步增大正极浆料与粘连层表面的接触面积;
[0020](5)本正极集流体的第一导电涂层为碳纳米管(
CNT
)涂层,第二导电涂层为导电聚吡咯(
PPy
)颗粒,碳纳米管(
CNT
)涂层在光箔层的一大面上形成网状结构,导电聚吡咯(
PPy
)颗粒包覆碳纳米管(
CNT
)涂层,对网状结构的缝隙进行填充,从而增加导电层的有效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正极集流体的导电性能,提升锂电池的性能;
[0021](6)本正极集流体的粘连层为聚偏二氟乙烯(
PVDF
)膜,通过聚偏二氟乙烯(
PVDF
)膜与正极浆料粘接,能够增大正极浆料与正极集流体的接触面积,从而既增强正极浆料与正极集流体的粘接强度,保证正极极片的结构强度,又减小正极极片的内阻,保证锂电池的性能;
[0022](7)本正极集流体的碳纳米管(
CNT
)涂层
、
导电聚吡咯(
PPy
)颗粒以及聚偏二氟乙烯(
PVDF
)膜的厚度均为
0.002
‑
0.004mm
,从而既保证导电层和粘连层的作用效果,又不会使正极集流体整体的厚度过大,影响电池的性能
。
附图说明
[0023]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
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
。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的侧视图
。
[0026]图中:
1、
光箔层;
2、
第一导电涂层;
3、
第二导电涂层;
4、
粘连层
。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箔层(1)
、
导电层
、
以及粘连层(4),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光箔层(1)的一侧面,所述粘连层(4)设于所述导电层远离所述光箔层(1)的一侧面;所述粘连层(4)的表面粗糙,锂电池的正极浆料涂布在所述粘连层(4)远离所述导电层的一侧面,用以将锂电池的正极极片与所述粘连层(4)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箔层(1)为铝箔,所述铝箔的厚度为
0.012
‑
0.014mm。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设于所述光箔层(1)的大面,所述导电层的截面积与所述光箔层(1)的截面积相等
。4.
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涂层(2)和第二导电涂层(3),所述第一导电涂层(2)设于所述光箔层(1)的大面,所述第二导电涂层(3)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涂层(2)远离所述光箔层(1)的一侧面,所述粘连层(4)设于所述第二导电涂层(3)远离所述第一导电涂层(2)的一侧面
。5.
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一种锂电池的正极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连层(4)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二导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聪,
申请(专利权)人: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