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87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压阀,包括壳体,活门,阀杆,顶杆,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壳体内设有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压阀


[0001]本技术涉及减压
,具体地,涉及一种减压阀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并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

污染小

燃料来源广

噪音低

可靠性高及便于维护等优点

目前,燃料电池车载储氢系统通常由高压气瓶

减压阀

安全阀

压力传感器等组成

[0003]其中减压阀是车载储氢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且减压阀的输出压力的稳定性

输出压力精度和寿命对下游燃料电池系统的可靠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减压阀存在输出流量少

阀芯无法满足高压冲击和使用寿命低

集成度低

密封可靠性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减压阀,该减压阀的输出流量大

阀芯的抗冲击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

集成度高

密封可靠性好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内腔

进口和出口;
[0008]活门,所述活门设于所述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且所述活门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过流孔,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0009]阀杆和顶杆,所述阀杆装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顶杆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顶杆和所述阀杆止抵接触并穿过所述过流孔,且所述阀杆沿所述过流孔的轴向可往复移动以实现所述过流孔的通流面积的大小调整;
[0010]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装配于所述第一腔内并用于向所述阀杆施加朝向所述顶杆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并用于向所述顶杆施加朝向所述阀杆的作用力

[0011]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的输出流量大

阀芯的抗冲击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包括螺帽,所述螺帽螺纹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并用于将所述活门压紧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螺帽内设有装配腔,所述顶杆配合于所述螺帽的所述装配腔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帽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所述装配腔与所述出口连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
[0015]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周侧以实现对所述阀杆和所述第一腔的腔壁之间的密封;
[0016]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第二腔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圈压紧固定,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挡板;
[0017]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周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板止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止抵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包括:
[0019]活塞,所述活塞可往复移动的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且所述活塞用于与所述顶杆止抵;
[0020]座体和第二弹性件,所述座体设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止抵在所述活塞和所述座体之间;
[0021]调整件,所述调整件装配于所述壳体且相对于所述壳体的位置可调,且所述调整件用于调节所述座体的位置以实现对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压缩量的调节;
[0022]锁紧塞,所述锁紧塞固定于所述壳体并用于将所述调整件封堵在所述壳体内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外周侧嵌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将所述活塞和第二腔的腔壁之间的间隙密封封堵,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和所述第二密封圈均为
U
型圈或弹簧蓄能圈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进口处并用于对经由所述进口进入的流体进行过滤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设于壳体并位于所述第一腔背离所述第二腔的一侧,且所述壳体内设有将所述安全阀和所述出口连通的贯通孔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包括泄放阀,所述泄放阀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第一腔连通,且所述壳体上设有传感器接口,所述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泄放阀相对布置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减压阀包括防水透气膜,所述防水透气膜设于所述壳体并位于所述第二腔的外周侧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的外观示意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的剖视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顶杆的立体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壳体
100

[0033]阀盖1;
[0034]阀体2;进口
21
;传感器接口
22
;出口
23
;贯通孔
24

[0035]活门3;
[0036]阀杆4;
[0037]顶杆5;第一柱段
51

[0038]螺帽6;连通孔
61
;装配腔
62

[0039]第一弹性组件7;挡板
71
;第一密封圈
72
;第一弹性件
73

[0040]第二弹性组件8;活塞
81
;第二密封圈
811
;第三密封圈
812
;第四密封圈
813
;第二弹性件
82
;座体
83
;调整件
84
;锁紧塞
85

[0041]安全阀
200

[0042]泄放阀
300

[0043]过滤器
400

[0044]防水透气膜
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压阀包括壳体
100
,活门3,阀杆4,顶杆5,第一弹性组件7和第二弹性组件
8。
[0047]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内腔

进口和出口;活门,所述活门设于所述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且所述活门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的过流孔,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阀杆和顶杆,所述阀杆装配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顶杆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所述顶杆和所述阀杆止抵接触并穿过所述过流孔,且所述阀杆沿所述过流孔的轴向可往复移动以实现所述过流孔的通流面积的大小调整;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装配于所述第一腔内并用于向所述阀杆施加朝向所述顶杆的作用力,所述第二弹性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并用于向所述顶杆施加朝向所述阀杆的作用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螺帽,所述螺帽螺纹装配于所述第二腔内并用于将所述活门压紧固定于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所述螺帽内设有装配腔,所述顶杆配合于所述螺帽的所述装配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帽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将所述装配腔与所述出口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阀杆的外周侧以实现对所述阀杆和所述第一腔的腔壁之间的密封;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密封圈朝向所述第二腔的一侧并用于将所述第一密封圈压紧固定,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挡板;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阀杆的外周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板止抵,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阀杆止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豪孟令宇孙维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