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5369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主体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干化
,具体为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泥干化又称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
(

)
等自蒸发设施,污泥浓缩后,用物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污泥的运送

堆积

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脱水
(
干化
)
有自然蒸发法和机械脱水法两种,习惯上称机械脱水法为污泥脱水,称自然蒸发法为污泥干化,方法虽异,但都是进一步降低的措施

[0003]现有的公开号
CN214501976U
专利文献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和底渣余热的污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箱

污泥挡料斗

输送电机

主动轴

从动轴

输送带

传动箱

翻转电机和两组转动轴,干燥箱的内部设置有腔室,干燥箱的底端设置有四组支腿,干燥箱的左端上侧连通设置有进泥斗,干燥箱的右端下侧设置有排泥斗,污泥挡料斗固定安装在腔室内,干燥箱的顶端连通设置有进气管,两组转动轴通过传动组件转动安装在腔室内,两组转动轴的圆周外壁上均设置有多组翻转叶片,回收装置通过与污泥挡料斗底端的连通固定安装在干燥箱上

[0004]现有的公开号
CN214501976U
专利文献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余热和底渣余热的污泥干燥装置,无法处理在输送带上残留的污泥,不能将干化的污泥切割碾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无法处理在输送带上残留的污泥,不能将干化的污泥切割碾碎的问题

[0007](

)
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主体机构

传送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左端,所述控制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前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干燥箱

第一传输带

第一循环加热板,所述第一传输带固定安装在干燥箱的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一循环加热板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带的内端;
[0009]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第一落料坡

刷子

第二传输带,所述第一落料坡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带的右端,所述刷子固定安装在第一落料坡的下端,所述第二传输带活动安装在刷子的下端

[0010]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第二循环加热板

固定轴

切刀和滚轮,所述第二循环加热板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带的内部,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带的上端,所述切刀活动安装在固定轴的外端,所述滚轮活动安装在切刀的左端,第二循环加热板加热在第二传输带上的污泥,固定轴固定切刀,切刀将在第二传输带上的干污泥切成条,在由滚轮
将其碾碎成颗粒状

[0011]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框架

固定腿

驱动电机

传送带

污泥进口

挡泥板和干污泥出口,所述框架固定安装在干燥箱的左端,框架固定传送带和驱动电机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腿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下端,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后端,所述传送带活动安装在框架的后端,固定腿固定框架,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将湿的污泥传送到污泥进口

[0013]优选的,所述污泥进口固定安装在干燥箱的左端,所述挡泥板固定安装在传送带的下端,所述干污泥出口固定安装在干燥箱的左端的下端,污泥进口湿污泥的进口,挡泥板防止第一传输带上的污泥掉到第二落料坡上干污泥出口,干污泥出口颗粒状污泥出口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

显示屏

启动按钮

第一速度旋钮

第二速度旋钮

观察窗和第二落料坡,所述控制面板固定安装在干燥箱的前端,控制面板安装控制设备

[0015]优选的,所述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控制面板的前端,所述启动按钮固定安装在显示屏的下端,所述第一速度旋钮固定安装在启动按钮的右端,显示屏显示运行情况,启动按钮启动设备运行,第一速度旋钮控制传送带的运转速度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速度旋钮固定安装在第一速度旋钮的右端,所述观察窗固定安装在干燥箱的前端的中端,所述第二落料坡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带的下端,第二速度旋钮控制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运转速度,第二落料坡防止污泥堆积使其快速滑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
该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通过对于主体机构的安装,实现了干燥箱固定其他设备,第一传输带将湿的污泥在第一循环加热板加热,初步加热后的污泥通过第一落料坡落在第二传输带,通过在第二循环加热板上的第二传输带继续将污泥内部的水分蒸发,在第一落料坡落下的刷子将第二传输带上的残留的污泥扫落,在第二传输带上的切刀在固定轴旋转将第二传输带上的污泥切成条再由滚轮将其碾碎,提高了该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的使用性;
[0019]2、
该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通过对于传送机构的安装,实现了框架固定传送带和驱动电机,固定腿固定框架,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将湿的污泥传送到污泥进口,污泥进口湿污泥的进口,挡泥板防止第一传输带上的污泥掉到第二落料坡上干污泥出口,干污泥出口颗粒状污泥出口,提高了该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的传送性;
[0020]3、
该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通过对于控制机构的安装,实现了控制面板安装控制设备,显示屏显示运行情况,启动按钮启动设备运行,第一速度旋钮控制传送带的运转速度,第二速度旋钮控制第一传输带和第二传输带的运转速度,第二落料坡防止污泥堆积使其快速滑落,提高了该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的功能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主体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主体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主体机构
(1)、
传送机构
(2)
和控制机构
(3)
,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
(2)
位于主体机构
(1)
的左端,所述控制机构
(3)
位于主体机构
(1)
的前端,所述主体机构
(1)
包括干燥箱
(101)、
第一传输带
(102)、
第一循环加热板
(103)
,所述第一传输带
(102)
固定安装在干燥箱
(101)
的内部的上端,所述第一循环加热板
(103)
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带
(102)
的内端;所述主体机构
(1)
还包括第一落料坡
(104)、
刷子
(105)、
第二传输带
(106)
,所述第一落料坡
(104)
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带
(102)
的右端,所述刷子
(105)
固定安装在第一落料坡
(104)
的下端,所述第二传输带
(106)
活动安装在刷子
(105)
的下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
(1)
还包括第二循环加热板
(107)、
固定轴
(108)、
切刀
(109)
和滚轮
(110)
,所述第二循环加热板
(107)
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带
(106)
的内部,所述固定轴
(108)
固定安装在第二传输带
(106)
的上端,所述切刀
(109)
活动安装在固定轴
(108)
的外端,所述滚轮
(110)
活动安装在切刀
(109)
的左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算力锅炉余热利用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
(2)
包括框架
(201)、
固定腿
(202)、
驱动电机
(203)、
传送带
(204)、
污泥进口
(205)、
挡泥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龙叶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亿众数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