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登凯专利>正文

生化医疗及一般废弃物自动运输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23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化医疗及一般废弃物自动运输梯,其包含有运输装置、导引装置以及分类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含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圈套于所述第一滚轮及所述第二滚轮上的传动单元,且所述传动单元上还设有多个承载单元;而所述导引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的下方,且所述导引装置具有导引部,并开设有与所述导引部相通的入口以及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而所述分类装置则设置于所述导引装置上,且所述分类装置具有邻近所述入口设置的感知单元,以及邻近所述第二出口设置的第一挡止单元。借此,可将所述自动运输梯设置于建筑物外墙上,只要将废弃物置放于该运输装置上,即可通过该运输装置将废弃物运输至该导引装置上,并通过该分类装置进行自动分类回收。(*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运输梯,尤指一种能够将生化医疗及一般的废弃物进行 自动分类回收的自动运输梯。
技术介绍
由于一般大楼的垃圾场多半是设置于地下室或是一楼,因此对于高楼层住户而 言,存有诸多不便。有鉴于此,现行的大楼通常会设置有直通垃圾场的垃圾通道,让高楼层 住户可直接将垃圾丢入该垃圾通道内,以借由该垃圾通道的导引掉落至该垃圾场进行汇 集。然而,随着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抬头,垃圾分类逐渐受到大众所重视,该垃圾通道的设置 虽可便于高楼层住户丢弃废弃物,但仍旧必须通过人力的方式进行分类,尤其该废弃物是 采用自由落体的形式,通过该垃圾通道的导引汇集至该垃圾场,因此往往会导致容置该废 弃物的垃圾袋发生破裂,而使该废弃物外露,加重分类人员的负担,特别是对于装有生化医 疗废弃物的垃圾袋而言,外露的生化医疗废弃物更有可能造成分类人员的交叉感染。因此, 研发一种能够自动分类回收废弃物的自动运输梯,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医疗及一般废弃物自动运输梯,其能够自动 分类回收废弃物。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生化医疗及一般废弃物自动运输梯,其包含有运输装置、导 引装置以及分类装置;其中,所述运输装置包含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圈套于所述第一 滚轮及所述第二滚轮上的传动单元,且所述传动单元上还设有多个承载单元;而所述导引 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的下方,且所述导引装置具有导引部,并开设有与所述导引部相 通的入口以及第一出口、第二出口 ;而所述分类装置则设置于所述导引装置上,且所述分 类装置具有邻近所述入口设置的感知单元,以及邻近所述第二出口设置的第一挡止单元。 借此,可将所述自动运输梯设置于建筑物的外墙上,当使用者有欲丢弃的废弃物时,只要将 所述废弃物置放于所述运输装置上,即可通过所述运输装置将所述废弃物运输至所述导引 装置,并通过所述分类装置进行自动分类回收。不仅可便于高楼层住户丢弃废弃物,并确保 所述装袋后的废弃物不会发生破裂;同时,因为所述自动运输梯在运转时并不需要耗费电 力,所以还可达到节能省碳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一挡止单元的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及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以及使用示意图,其揭露有一个生化医 疗及一般废弃物自动运输梯100,该自动运输梯100主要包含有运输装置10、导引装置20 以及分类装置30,其中该运输装置10,包含有第一滚轮11以及第二滚轮12,且该第一滚轮11的两端各 设有一个第一齿轮111,而该第二滚轮12的两端则对应该第一齿轮111设有第二齿轮121 ; 另外,该第一滚轮11与该第二滚轮12上圈套有传动单元13,该传动单元13具有两条链条 131,且这两条链条131分别圈套于每一组互相对应的该第一齿轮111以及该第二齿轮121 上,而使该第一滚轮11与该第二滚轮12可同步转动;此外,该传动单元13上等间隔设有多 个承载单元14,该承载单元14包含有枢接于该传动单元13上的第一连接杆141以及第二 连接杆142,且该第一连接杆141的侧壁垂直凸设有承板143,该承板143的两侧还分别枢 接有一个弧状环体144,这两个弧状环体144的另一端则套设于该第二连接杆142上,而使 该承板143可受该弧状环体144的限位,并以该第一连接杆141为轴线转动;同时,该第一 滚轮11的一端还设有减速齿轮112,该减速齿轮112通过一条传动链条151连接有减速机 15,使该第一滚轮11能够连动该第二滚轮12以等速转动。该导引装置20,呈倾斜设置于该运输装置10的下方,且该导引装置20具有导引部 21,并开设有与该导引部21相通的入口 22以及第一出口 23、第二出口 24、第三出口 25 ;其 中,该导引部21为导引槽,且该入口 22设置于邻近该运输装置10的一端,而该第一出口 23 则设置于另一端,而该第二出口 24则设置于该导引部21的中间段位置处,而该第三出口 25 则设置于该第一出口 23与该第二出口 24之间;同时,该第一出口 23与该第二出口 24与该 第三出口 25的下方各设有一个垃圾子车40。该分类装置30,设置于该导引装置20上,且该分类装置30具有邻近该入口 22设 置的感知单元31,以及邻近该第二出口 24设置的第一挡止单元32,以及邻近该第三出口 25 设置的第二挡止单元33 ;在本实施例中,该感知单元31为色彩辨识感知器,并设置于该导 引装置20的导引部21的侧壁上,而该第一挡止单元32则为门体,并枢接挡止于该第二出 口 24上,且该第一挡止单元32在其背对该导引部21的侧面设有第一驱动件34,该第一驱 动件34在本实施例中为气压连杆,并可受该感知单元31的控制,驱动该第一挡止单元32 进行开启或关闭的动作,而该第二挡止单元33也为门体,并枢接挡止于该第三出口 25上, 且该第二挡止单元33在其背对该导引部21的侧面设有第二驱动件35,该第二驱动件35在 本实施例中为气压连杆,并可受该感知单元31的控制,驱动该第二挡止单元33进行开启或 关闭的动作。图3为本技术中的第一挡止单元32的动作示意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 该自动运输梯100设置于建筑物200的外墙上,并位于邻近该建筑物200的阳台或延伸平 台处,借此,当使用者有欲丢弃的废弃物300时,只要先依照该废弃物300的性质,将该废弃 物300装入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内,例如将生化医疗用的废弃物装入白色垃圾袋内,而将一 般废弃物装入黑色垃圾袋内,而将回收废弃物装入绿色垃圾袋内,再将装袋后的废弃物300 置放于该运输装置10的承载单元14上,即可借由重力带动该传动单元13,连动该第一滚 轮11以及该第二滚轮12转动,并受该减速机15的控制,以等速开始下降位移,且在下降至 该第二滚轮12处时,由于该承载单元14将会沿该第二滚轮12开始转向而产生倾斜,因此该废弃物300将会由该导引装置20的入口 22掉入该导引部21内,并沿该导引部21滑动, 经过该分类装置30的感知单元31,此时,该感知单元31将会感应该废弃物300的垃圾袋颜 色,并决定是否开启该第一挡止单元32或是该第二挡止单元33,让该废弃物300提早由该 第二出口 24或是该第三出口 25掉落至该垃圾子车40内。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是将位于该 第一出口 23下方的垃圾子车40定义为装载一般废弃物用,而将位于该第二出口 24下方的 垃圾子车40定义为装载生化医疗废弃物用,而将位于该第三出口 25下方的垃圾子车40定 义为回收废弃物用。因此,若经过该感知单元31的该废弃物300的垃圾袋颜色为白色,则 该感知单元31将会如图3所示开启该第一挡止单元32,使该废弃物300由该第二出口 24 掉入该垃圾子车40内;而若经过该感知单元31的该废弃物300的垃圾袋颜色为黑色,则该 感知单元31将不会开启该第一挡止单元32,使该废弃物300直接越过该第二出口 24以及 该第三出口 25,由该第一出口 23掉入该垃圾子车40内;应用同样的原理,若经过该感知单 元31知该废弃物300的垃圾袋颜色为绿色,则该感知单元31会开启该第二挡止单元33, 使该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化医疗及一般废弃物自动运输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运输装置,其包含有第一滚轮、第二滚轮以及圈套于所述第一滚轮及所述第二滚轮上的传动单元,且所述传动单元上设有多个承载单元;导引装置,其设置于所述运输装置的下方,且所述导引装置具有导引部,并开设有与所述导引部相通的入口以及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分类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导引装置上,且所述分类装置具有邻近所述入口设置的感知单元,以及邻近所述第二出口设置的第一挡止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登凯
申请(专利权)人:蔡登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