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训练装置,包括:限位板,其设置为矩形板体结构,所述限位板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柱,且螺纹柱底端螺纹连接在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板一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一端,且延长板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推送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端,所述推送柱一侧螺纹连接有推动杆一端,且推动杆两端均螺纹连接在1个推送柱侧壁面,所述限位板上端滑动连接有引导柱,且引导柱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板螺纹连接螺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心脑血管病患康复训练
,具体为一种训练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脑血管病患者人数较多,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排除患者疾苦,但是此类疾病所造成的意识障碍
、
失语等并发症十分严重,给患者造成身体以及心理上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且心脑血管患者往往四肢血液循环不畅,使得行走等行动较于常人较为吃力,随着长期坐卧不动,会引起肌肉萎缩,从而进一步对行走行动造成障碍,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造成瘫痪,为预防该类情况发生,通过对患者提供康复训练保持患者身体健康
。
[0003]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通过外部装设的设备对肢体进行训练活动使用,由于经历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肢体功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使得外设的腿蹬或者抬升的肢体训练设备与患者并不匹配使用,且由于部分患者对肢体的康复活动方向没有对应的引导方向,容易导致肢体过度活动牵动伤口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经历过手术治疗的患者,肢体功能没有达到最佳状态,外设的腿蹬或者抬升的肢体训练设备并不匹配使用,且患者对肢体的康复活动方向没有对应的引导方向,容易导致肢体过度活动牵动伤口的问题
。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训练装置,包括限位板,其设置为矩形板体结构,所述限位板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柱,且螺纹柱底端螺纹连接在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板一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一端,且延长板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
[0006]推送柱,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端,所述推送柱一侧螺纹连接有推动杆一端,且推动杆两端均螺纹连接在1个推送柱侧壁面,所述限位板上端滑动连接有引导柱,且引导柱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板螺纹连接螺栓;
[0007]定位柱,其内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引导柱下方,所述定位柱外套管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牵引柱一端,且牵引柱底端螺纹连接有硅胶套,所述引导柱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一端卡合连接在推送板内部
。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为术后患者提供对应的康复训练环境
。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与螺纹柱和支撑板连接构成口状框架结构,且限位板设置为
U
状板体结构
。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限位板与螺纹柱和支撑板构成安装在病床上的框架结构
。
[0011]优选的,所述延长板和支撑板上端面设置为弧形凹槽,且延长板和支撑板弧形凹槽表面设置有防护硅胶
。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延长板和支撑板上端面的弧形凹槽便于患者躺卧
。
[0013]优选的,所述推动杆设置为三段式滑动联机的杆体结构,且推动杆每段杆体之间套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由硅胶材质制成
。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推动杆在使用时便于快速安装调控,为不同环境提供安装环境
。
[0015]优选的,所述引导柱底端设置为与定位柱两端转动连接的
U
状板体,且引导柱上端滑动连接的
T
状块体
。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引导柱为定位柱活动提供支撑环境,便于定位柱活动
。
[0017]优选的,所述推送板顶端滑动连接在限位板底端内部,且推送板底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为两段式滑动连接的板体结构,且活动板底端设置有牵绳
。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推送板为活动板活动范围提供支撑以及限位导向活动
。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训练装置:
[0020]1.
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延长板与支撑板配合,构成板体结构直接架设在患者病床位置,便于为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对应的支撑环境结构,为术后环境下的病人提供对应的床上康复训练环境,为患者提供对应匹配的训练环境;
[0021]2.
通过将定位柱与牵引柱转动连接,为肢体的活动范围进行限位,通过定位柱对牵引柱转动调控方向,提供对应的限位以及牵引环境,减少患者在康复训练环境下过度伸展肢体,从而导致患者牵引伤口位置二度受伤;
[0022]3.
位于限位板顶端滑动连接的推送板为活动板提供限位环境,对患者肢体的牵引训练提供辅助,便于患者在病床上提供对应的康复训练环境,通过床上运动主要是为了患者日后站立行走创造条件
。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整体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整体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图1中
A
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
[0027]图中:
1、
限位板;
2、
螺纹柱;
3、
支撑板;
4、
延长板;
5、
防护硅胶;
6、
推送柱;
7、
推动杆;
8、
伸缩管;
9、
引导柱;
10、
定位柱;
11、
牵引柱;
12、
连接弹簧;
13、
推送板;
14、
活动板;
15、
牵绳
。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
[0029]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训练装置,包括限位板
1、
螺纹柱
2、
支撑板
3、
延长板
4、
防护硅胶
5、
推送柱
6、
推动杆
7、
伸缩管
8、
引导柱
9、
定位柱
10、
牵引柱
11、
连接弹簧
12、
推送板
13、
活动板
14
和牵绳
15
;
[0030]其中,限位板1,其设置为矩形板体结构,限位板1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柱2,且螺纹
柱2底端螺纹连接在支撑板3上方,支撑板3一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4一端,且延长板4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限位板1与螺纹柱2和支撑板3连接构成口状框架结构,且限位板1设置为
U
状板体结构,延长板4和支撑板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训练装置,包括限位板(1)
、
推送柱(6)和定位柱(
10
),其特征在于:限位板(1),其设置为矩形板体结构,所述限位板(1)两侧对称设置有螺纹柱(2),且螺纹柱(2)底端螺纹连接在支撑板(3)上方,所述支撑板(3)一侧滑动连接有延长板(4)一端,且延长板(4)两端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板(3);推送柱(6),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板(3)上端,所述推送柱(6)一侧螺纹连接有推动杆(7)一端,且推动杆(7)两端均螺纹连接在1个推送柱(6)侧壁面,所述限位板(1)上端滑动连接有引导柱(9),且引导柱(9)两侧设置有与限位板(1)螺纹连接螺栓;定位柱(
10
),其内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引导柱(9)下方,所述定位柱(
10
)外套管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牵引柱(
11
)一端,且牵引柱(
11
)底端螺纹连接有硅胶套,所述引导柱(9)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弹簧(
12
),且连接弹簧(
12
)一端卡合连接在推送板(
13
)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与螺纹柱(2)和支撑板(3)连接构成口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淑娥,
申请(专利权)人:黄淑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