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308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教学工具领域,并公开了一种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其包括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


[0001]本技术涉及教学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活中恒星的周年视差是天文科普场馆应有的展览内容,但一直缺乏直观的展项设备,是展览展示的一大难题

同时,它还是中学

大学自然和物理类课程的教学难点之一,教材中一般只针对恒星周年视差的原因做简单解释,配图也不够清楚,使学生对此类天文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0003]现有的一些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能部分展示恒星周年视差的现象,但无法展示因恒星黄纬的不同导致恒星周年视差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旨在展示不同黄纬的恒星周年视差的变化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包括:
[0006]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可转动的转动部;
[0007]投影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第一投影发射部和投影接收部,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活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所述投影接收部设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和
[0008]星体组件,所述星体组件包括设于支架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并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远星模型

第二远星模型以及第三远星模型,所述第一远星模型

所述第二远星模型以及所述第三远星模型分别与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活动连接;
[0009]所述投影接收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分别照射所述第一远星模型

所述第二远星模型以及所述第三远星模型所形成的投影

[0010]可选地,所述星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近星模型,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第二投影发射部,所述第一近星模型连接所述第二远星模型,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活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0011]所述投影接收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照射所述第一近星模型所形成的投影

[0012]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第一伸缩杆和连接杆,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靠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活动设于所述转动部,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可伸缩活动,所述第二伸缩杆靠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活动设于所述转动部,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可伸缩活动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为激光笔,且
/
或,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为激光笔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远星模型

所述第二远星模型

所述第三远星模型

所述第一近
星模型

所述第二近星模型以及第三近星模型均为透光玻璃星球模型

[0015]可选地,所述投影接收部为设有网格结构的透明罩

[0016]可选地,所述透明罩内壁设有光敏纸

[0017]可选地,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转动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相对于所述支架转动

[0018]可选地,所述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还包括遥控器,所述遥控器与所述驱动件通信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星体组件还包括第二近星模型和第三近星模型,所述第二伸缩杆靠近所述转动部的一端活动设于所述转动部,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转动部的一端可伸缩活动,所述第二近星模型连接所述第一远星模型,所述第三近星模型连接所述第三远星模型,所述第二近星模型与所述第三近星模型分别与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活动连接;
[0020]所述投影接收部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分别照射所述第二近星模型与所述第三近星模型所形成的投影

[0021]在本技术技术方案中,转动部转动带动第一投影发射部转动以模拟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公转,第一远星模型

第二远星模型以及第三远星模型模拟不同黄纬的恒星相对地球所处的位置,第一投影发射部分别与第一远星模型

第二远星模型以及第三远星模型可拆卸连接,当第一投影发射部与第一远星模型连接时,第一投影发射部照射第一远星模型并转动一圈在投影接收部上形成的投影即模拟处于黄道位置的恒星的周年视差,当第一投影发射部与第二远星模型连接时,第一投影发射部照射第二远星模型并转动一圈在投影接收部上形成的投影即模拟处于一定黄纬的恒星的周年视差,当第一投影发射部与第三远星模型连接时,第一投影发射部照射第三远星模型并转动一圈在投影接收部上形成的投影即模拟处于黄极位置的恒星的周年视差,第一远星模型

第二远星模型以及第三远星模型形成的投影的变化能够向人们直观地展示因恒星黄纬的不同导致恒星周年视差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的原理图

[0026]附图标号说明:
[0027][0028][002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

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
(
诸如上










……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
(
如附图所示
)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
(1)
,所述支架设有可转动的转动部
(11)
;投影组件,所述投影组件包括第一投影发射部
(21)
和投影接收部
(22)
,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
(21)
活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11)
,所述投影接收部
(22)
设于所述支架
(1)
远离所述转动部
(11)
的一端;和星体组件,所述星体组件包括设于支架远离所述转动部
(11)
的一端并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远星模型
(31)、
第二远星模型
(32)
以及第三远星模型
(33)
,所述第一远星模型
(31)、
所述第二远星模型
(32)
以及所述第三远星模型
(33)
分别与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
(21)
远离所述支架
(1)
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投影接收部
(22)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
(21)
分别照射所述第一远星模型
(31)、
所述第二远星模型
(32)
以及所述第三远星模型
(33)
所形成的投影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星体组件还包括第一近星模型
(34)
,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第二投影发射部
(23)
,所述第一近星模型
(34)
连接所述第二远星模型
(32)
,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
(23)
活动安装于所述转动部
(11)
;所述投影接收部
(22)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
(23)
照射所述第一近星模型
(34)
所形成的投影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星周年视差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组件还包括第一伸缩杆
(24)
和第二伸缩杆
(25)
,所述第一伸缩杆
(24)
靠近所述转动部
(11)
的一端活动设于所述转动部
(11)
,所述第一投影发射部
(21)
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
(24)
远离所述转动部
(11)
的一端且所述第一伸缩杆
(24)
远离所述转动部
(11)
的一端可伸缩活动,所述第二伸缩杆
(25)
靠近所述转动部
(11)
的一端活动设于所述转动部
(11)
,所述第二投影发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丽刘璇马婷婷王冰玉张弢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文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