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72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涉及凝血分析仪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在使用的时候,均在分析检测端口处都是完全开放式的结构,易发生外部粉尘等杂质的进入,导致分析结果不精准的问题。所述保护翻转板安装在凝血分析仪主体下端面的端头,所述保护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且预留槽与凝血分析仪主体一体式形成,所述预留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件,所述连接杆件的一端通过中心转动杆与凝血分析仪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翻转板与中心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翻转板内部设置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析端头。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析端头。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析端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


[0001]本技术涉及凝血分析仪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

技术介绍

[0002]凝血分析仪是临床上测量人体血液中各种成分含量,定量生物化学分析结果,为临床诊断患者各种疾病提供可靠数字依据的常规检测医疗设备。不同类型的凝血仪采用的原理也不同,目前主要采用的检测方法有: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法、乳胶凝集法等。1.凝固法(生物物理法)凝固法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的一系列物理量(光、电、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得数据并将之换算成最终结果,所以也可将其称作生物物理法。2.底物显色法(生物化学法)底物显色法是通过测定产色底物的吸光度变化来推测所测物质的含量和活性的,该方法又可称为生物化学法。其原理是通过人工合成与天然凝血因子有相似的一段氨基酸排列顺序、并含有特定作用位点的小肽,并将可水解产色的化学基因与作用位点的氨基酸相连。
[0003]例如CN213423211U,中国专利名称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凝血分析仪,包括:凝血分析仪本体,所述凝血分析仪本体上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腔和两个安装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提手,所述提手延伸至两个滑动腔内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提手上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滑动腔内均设有压缩机构,两个所述压缩机构均与提手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凝血分析仪本体的底部设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延伸至两个滑动腔内并与其内部相互连通,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阻挡机构,两个所述阻挡机构均延伸至相对的卡槽内并与其内侧壁相抵紧。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其能够方便对凝血分析仪进行移动,且能够在移动的过程中对凝血分析仪进行保护。
[0004]但是,现有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在使用的时候,均在分析检测端口处都是完全开放式的结构,易发生外部粉尘等杂质的进入,导致分析结果不精准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自动凝血分析仪在使用的时候,均在分析检测端口处都是完全开放式的结构,易发生外部粉尘等杂质的进入,导致分析结果不精准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包括:凝血分析仪主体,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幕,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前端面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和显示屏幕之间设置有声音输出孔,且声音输出孔设置有若干个;
[0007]还包括:
[0008]保护翻转板,其安装在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下端面的端头,所述保护翻转板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且预留槽与凝血分析仪主体一体式形成,所述预留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
杆件,所述连接杆件的一端通过中心转动杆与凝血分析仪主体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翻转板与中心转动杆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翻转板内部设置有检测腔体,所述检测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分析端头。
[0009]优选的,所述分析端头与凝血分析仪主体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腔体的上方设置有收纳腔体。
[0010]优选的,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后端面的上方设置有后检修板,所述后检修板通过六角螺栓与凝血分析仪主体螺纹连接,且六角螺栓设置有四个。
[0011]优选的,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后端面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盖板,且电池盖板与凝血分析仪主体卡扣式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外壁的下方设置有握持部,且握持部与凝血分析仪主体一体式形成,所述握持部的外壁设置有防滑橡胶套,且防滑橡胶套与握持部热熔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外壁的上方设置有凹凸条,且凹凸条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凹凸条均与凝血分析仪主体外壁一体式形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中心转动杆、连接杆件和收纳腔体,使用的时候,通过拉动设置在预留槽内部的连接杆件,向上翻动连接杆件,由转动的中心转动杆将保护翻转板旋转进入收纳腔体中,从而裸露出内部的检测腔体,有效的在不使用的时候,避免现有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在使用的时候,均在分析检测端口处都是完全开放式的结构,易发生外部粉尘等杂质的进入,导致分析结果不精准的问题。
[0016]2、通过在握持部处设置的防滑橡胶套以及外壁两侧设置的凹凸条,均可以有效的提高使用中与使用者的摩擦力,最大化的避免使用中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凝血分析仪主体后端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保护翻转板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凝血分析仪主体;101、后检修板;102、六角螺栓;103、电池盖板;104、保护翻转板;105、预留槽;106、连接杆件;107、检测腔体;108、分析端头;109、中心转动杆;110、收纳腔体;200、显示屏幕;300、声音输出孔;400、操作按键;500、握持部;501、防滑橡胶套;502、凹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1
[0023]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包括:凝血分析仪主体100,凝血分析仪主体100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幕200,凝血分析仪主体100前端面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键400,操作按键400和显示屏幕200之间设置有声
音输出孔300,且声音输出孔300设置有若干个;
[0024]还包括:
[0025]保护翻转板104,其安装在凝血分析仪主体100下端面的端头,保护翻转板104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105,且预留槽105与凝血分析仪主体100一体式形成,预留槽10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件106,连接杆件106的一端通过中心转动杆109与凝血分析仪主体100转动连接,保护翻转板104与中心转动杆109外壁固定连接,保护翻转板104内部设置有检测腔体107,检测腔体107的内部设置有分析端头108。
[0026]由设置的中心转动杆、连接杆件和收纳腔体,使用的时候,通过拉动设置在预留槽105内部的连接杆件106,向上翻动连接杆件106,由转动的中心转动杆109将保护翻转板104旋转进入收纳腔体110中,从而裸露处内部的元件检测元件。
[0027]实施例2
[0028]请参阅图3,分析端头108与凝血分析仪主体100电性连接,检测腔体107的上方设置有收纳腔体110。
[0029]收纳腔体110的设置,有效的将转动打开的保护翻转板104进行收纳。
[0030]请参阅图2,凝血分析仪主体100后端面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包括凝血分析仪主体(100),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100)前端面的上方设置有显示屏幕(200),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100)前端面的下方设置有操作按键(400),所述操作按键(400)和显示屏幕(200)之间设置有声音输出孔(300),且声音输出孔(300)设置有若干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翻转板(104),其安装在所述凝血分析仪主体(100)下端面的端头,所述保护翻转板(104)的一侧设置有预留槽(105),且预留槽(105)与凝血分析仪主体(100)一体式形成,所述预留槽(105)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杆件(106),所述连接杆件(106)的一端通过中心转动杆(109)与凝血分析仪主体(100)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翻转板(104)与中心转动杆(109)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翻转板(104)内部设置有检测腔体(107),所述检测腔体(107)的内部设置有分析端头(1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自动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端头(108)与凝血分析仪主体(100)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腔体(107)的上方设置有收纳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