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软管,属于给水相关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水软管在与管道和卫生器具相连接后,其长度可能会过长,进而会出现安装后的给水软管下垂,占用过多的放置空间,进而影响空间资源利用的问题,包括给水软管本体,将给水软管本体与给水管道和卫生器具连接后,过长的给水软管本体两端可分别夹持固定在对应弧形槽板和弧形杆处,并调节套体与弧形杆和弧形槽板之间放置的部分给水软管本体长度,就可将过长的给水软管本体呈蛇形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纳工作,可避免反味飘入房间内的同时,还可对给水软管本体进行收纳工作,避免给水软管本体因自身长度问题,占用较多的放置空间,进而影响空间资源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水软管
[0001]本技术属于给水相关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给水软管
。
技术介绍
[0002]给水是向用水单位供应生活
、
生产等用水的过程,给水的任务是供给城市和居民区
、
工业企业
、
铁路运输
、
农业
、
建筑工地以及军事上的用水,并须保证上述用户在水量
、
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同时要担负用水地区的消防任务,给水的组成可分为:取水
、
净水和输配水三步骤
。
[0003]在进行给水工作时,会在管道穿越伸缩缝
、
沉降缝的地方采用软管连接管道或在给水管道与卫生器具连接处使用软管,以供进行给水输送工作,虽然给水软管可以用于给水工作的应用,但给水软管在与管道和卫生器具相连接后,其长度可能会过长,进而会出现安装后的给水软管下垂,占用过多的放置空间,进而影响空间资源利用的问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水软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给水软管在与管道和卫生器具相连接后,其长度可能会过长,进而会出现安装后的给水软管下垂,占用过多的放置空间,进而影响空间资源利用的技术问题
。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给水软管,包括给水软管本体,所述给水软管本体上固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均固接有弧形槽板,两组所述弧形槽板上前端面均固接有滑套,两组所述滑套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滑杆,两组所述滑杆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弹簧,两组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接于对应所述滑杆和滑套上,两组所述滑杆上均固接有支座,两组所述支座后端面均固接有弧形杆,两组所述弧形杆外壁分别与两组所述弧形槽板外壁抵紧贴合,两组所述弧形杆和对应所述弧形槽板之间均夹持有所述给水软管本体
。
[000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给水软管本体上滑动相连有两组环体,两组所述环体上均固接有日扣和布带,两组所述布带分别穿插在对应所述日扣上
。
[000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环体上均固接有吸盘,两组所述吸盘上均固接有橡胶圈
。
[000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滑杆上均固接有块体
。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弧形杆上均固接有拉环
。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弧形杆和弧形槽板上均固接有橡胶垫
。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给水软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
本新型通过套筒
、
弧形槽板
、
弧形杆
、
弹簧
、
滑杆和滑套之间的配合,将给水软管本体与给水管道和卫生器具连接后,过长的给水软管本体两端可分别夹持固定在对应弧形槽板和弧形杆处,并调节套体与弧形杆和弧形槽板之间放置的部分给水软管本体长度,就
可对将过长的给水软管本体呈蛇形进行一定程度的收纳工作,可避免给水管道反味通过给水软管本体和卫生器具,飘入房间内的同时,还可对给水软管本体进行收纳工作,避免给水软管本体因自身长度问题,占用较多的放置空间,进而影响空间资源利用
。
[0013]2、
通过环体
、
日扣
、
布带和吸盘之间的配合,当给水软管本体在管道穿越伸缩缝
、
沉降缝的地方放置时,可将布带缠绕在穿越伸缩缝处金属管道上,就可将给水软管本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当给水软管本体与给水管道和卫生器具连接时,还可将吸盘吸附在卫生间瓷砖上,就可对给水软管本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固定,进而可减小水流经过给水软管本体时,给水软管本体的晃动,进而保证给水软管本体的放置稳定性
。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弧形杆
、
滑杆和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块体
、
拉环和滑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给水软管
、
环体和布带的结构示意图
。
[0018]图中:
1、
给水软管本体;
2、
套筒;
3、
弧形槽板;
4、
弧形杆;
5、
支座;
6、
滑杆;
7、
滑套;
8、
弹簧;
9、
环体;
10、
日扣;
11、
布带;
12、
吸盘;
13、
橡胶圈;
14、
块体;
15、
橡胶垫;
16、
拉环
。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
[0022]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给水软管,包括给水软管本体1,给水软管本体1用于与给水管道和给水管道之间的连接,还可用于给水管道和卫生器具的连接,给水软管本体1上固接有套筒2,套筒2两端均固接有弧形槽板3,两组弧形槽板3上前端面均固接有滑套7,两组滑套7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滑杆6,滑杆6可在对应滑套7内壁进行滑动,两组滑杆6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弹簧8,弹簧8给予弧形杆4与对应弧形槽板3抵紧贴合的力,两组弹簧8两端分别固接于对应滑杆6和滑套7上,两组滑杆6上均固接有支座5,两组支座5后端面均固接有弧形杆4,两组弧形杆4外壁分别与两组弧形槽板3外壁抵紧贴合,两组弧形杆4和对应弧形槽板3之间均夹持有给水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给水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给水软管本体
(1)
,所述给水软管本体
(1)
上固接有套筒
(2)
,所述套筒
(2)
两端均固接有弧形槽板
(3)
,两组所述弧形槽板
(3)
上前端面均固接有滑套
(7)
,两组所述滑套
(7)
内壁均滑动相连有滑杆
(6)
,两组所述滑杆
(6)
外壁均间隙配合有弹簧
(8)
,两组所述弹簧
(8)
两端分别固接于对应所述滑杆
(6)
和滑套
(7)
上,两组所述滑杆
(6)
上均固接有支座
(5)
,两组所述支座
(5)
后端面均固接有弧形杆
(4)
,两组所述弧形杆
(4)
外壁分别与两组所述弧形槽板
(3)
外壁抵紧贴合,两组所述弧形杆
(4)
和对应所述弧形槽板
(3)
之间均夹持有所述给水软管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宇,石茜,窦馨宁,
申请(专利权)人:吴新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