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2643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均匀高效材料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包括一个处理腔,部分位于所述处理腔内部的一根下传送带和被处理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


[0001]本技术涉及均匀高效材料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


技术介绍

[0002]加热是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流程

隧道炉是一种连续材料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根传送带,一个处理腔和被处理材料

传送带穿过处理腔将被处理材料送入处理腔

材料在处理腔中完成加热

干燥

固化

杀菌等处理后被传送带送出处理腔

[0003]普通隧道炉的能源可以是天然气

生物燃料和电能等

微波隧道炉将微波馈入处理腔中利用微波的整体

快速和选择性处理优势对材料进行处理

[0004]在各种隧道炉中,被处理材料在处理腔中被处理时常常释放出一定温度比环境温度更高的水汽

这些较热的水汽向上运动碰到较冷的处理腔的顶部后凝结成水珠然后滴落到被处理材料上

这个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在处理腔内布置红外加热灯管

这些灯管占据处理腔中的一定空间

耗费一定能量,从而导致隧道炉的制造成本的提高和能量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炉

具体来讲,是一种带上传送带和上传送带的高能效隧道炉

[0006]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包括一个处理腔,位于所述处理腔的沿

Y
方向的底部的上表面上方的一根下传送带,位于所述处理腔的沿
Y
方向的顶部的下表面下方及位于所述下传送带的上表面上方的上传送带

上传送带与下传送带之间设定有容纳被处理材料的间隙

还设定有
X
方向和
Z
方向,
X、Y

Z
方向构成直角坐标系

上传送带为具有若干个透水汽挡水滴网孔的网状结构带

[0007]所述透水汽挡水滴网孔为
A
类网孔或所述透水汽挡水滴网孔为透水汽的
A1
类网孔和挡水滴的
A2
类网孔

[0008]所述
A
类网孔
、A1
类网孔和
A2
类网孔的最大横向尺寸小于或等于5毫米

[0009]所述
A
类网孔
、A1
类网孔和
A2
类网孔的最大横向尺寸为1毫米或2毫米或3毫米或4毫米

[0010]A1
类网孔的最大横向尺寸大于
A2
类网孔的最大横向尺寸

[0011]A1
类网孔和
A2
类网孔间隔设置

[0012]还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所述底部上或
/
和位于所述顶部上的微波馈口,和至少一个与所述微波馈口相连的一个微波源

[0013]所述上传送带包围所述顶部并构成环路,或者所述上传送带构成环路并叠放在所述处理腔中

所述上传送带在所述处理腔内部部分的最低表面沿所述下传送带在所述处理腔内部部分的最高表面运动的方向运动

[0014]这里的所谓传送带的最低表面或最高表面一般是空间曲面,为该传送带的上面或
者下面,在特殊情况下可以近似为平面的一部分

[0015]在所述处理腔外与环状的所述上传送带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的距离小于
100
毫米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除水器

[0016]在所述处理腔外与环状的所述上传送带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的距离小于
10
毫米处设置有至少一个除水器

[0017]为了防止部分上传送带在处理腔中时间过长而被损坏,我们让被处理材料的上方的部分上传送带与被处理材料下方的部分下传送带沿同一方向运动

较佳的设计,被处理材料的上方的部分上传送带与被处理材料下方的部分下传送带沿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相近或相同

具体的,上传送带

下传送带同向运动,被处理材料被上传送带

下传送带夹持并同向运动

[0018]为了让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运动,两根传送带通常都被设置成首尾相接的环状

两根传送带都部分位于处理腔中

每根传送带都包围至少两根转轴

比较普遍的情况,每根传送带都包围至少四根转轴

每根传送带的部分表面与包围在该环状的传送带中的转轴的部分圆柱形表面接触

[0019]该设备可以是微波隧道炉:该设备包括位于所述顶部上的至少一个微波馈口,和至少一个所述微波馈口相连的一个微波源

较佳的设置,与每一个所述微波馈口相连都有一个微波源

所述微波馈口可以都设置在处理腔的所述顶部或者底部,也可以部分设置在所述顶部,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底部

所述微波源通过所述微波馈口向所述处理腔中辐射微波能量

当然,该设备亦可以是任何其它类隧道炉

[0020]在设备运行时,被处理材料进入到上传送带与下传送带之间的间隙中

所述下传送带带动所述被处理材料沿
Z
方向或者沿

Z
方向运动

在这里,该处理腔一般为1个顶部
、1
个底部和2个侧部构成的一个两端开口的隧道结构

[0021]在微波隧道炉中,从顶部馈入微波的我们称为顶馈处理腔,从底部馈入微波的我们称为底馈处理腔

为了便于表达,我们以处理腔中的一点为原点构建坐标系,底部一般位于

Y
方向,顶部一般位于
Y
方向

我们将下传送带运动的方向设置为
Z
方向,垂直于
YZ
平面的方向为
X
方向

[0022]本技术方案的设计构思是:在现有的处理腔的基础上,在下传送带上方增加一层上传送带,以便将被处理材料与处理腔的顶部的下表面隔离

在一般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我们可以将上传送带象下传送带那样设置为环路

具体的:所述上传送带在处理腔中沿
Z
方向运动

在所述处理腔的顶部可能设置有某种加载体,设置该上传送带可以防止被处理材料翘起并与所述处理腔的沿
Y
方向的顶部的内表面或者内表面上的加载体冲突或擦挂而影响被处理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包括一个处理腔(1),位于所述处理腔(1)的沿

Y
方向的底部(
11
)的上表面上方的一根下传送带(3),位于所述处理腔(1)的沿
Y
方向的顶部(
12
)的下表面下方及位于所述下传送带(3)的上表面上方的上传送带(4),上传送带(4)与下传送带(3)之间设定有容纳被处理材料(2)的间隙;还设定有
X
方向和
Z
方向,
X、Y

Z
方向构成直角坐标系,其特征在于:上传送带(4)为具有若干个透水汽挡水滴网孔的网状结构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汽挡水滴网孔为
A
类网孔或所述透水汽挡水滴网孔为透水汽的
A1
类网孔和挡水滴的
A2
类网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A
类网孔
、A1
类网孔和
A2
类网孔的最大横向尺寸小于或等于5毫米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传送带隧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
A
类网孔
、A1
类网孔和
A2
类网孔的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碳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