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联动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包括有连接件和下滑机构,所述下滑机构包括有安装架和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架一端的两边部对应设置有拱起片,另一端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U形板的一侧向底面倾斜设置有斜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连接有下滑轮,另一端可调节地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通过该下滑机构的设置,配合上轨道的吊滑轮装置形成上吊下托的方式承载门扇滑动,防止门扇滑动时发生横向摇摆,该下滑机构可实现从门扇端面插入,并在下滑机构端部进行安装,进而可先将门扇放入轨道中再安装下滑机构,便于安装,省时省力,而且下滑轮可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其与安装架的距离。下滑轮可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其与安装架的距离。下滑轮可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其与安装架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联动门的
,尤其涉及了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联动门是通过吊滑轮装置传动实现的,其吊滑轮装置一般设置在上轨并连接各个门扇,而联动门门扇底部均通过连接件相连接并配合顶部吊滑轮装置,连接件上设置有横置滚轮,横置滚轮设置于其一门扇下方型材内,并在其内部滑行,同时连接件固定连接相邻门扇的下方型材,确保门扇在对应的轨道中正常滑行,但是由于市面上的联动门扇只是通过横置滚轮穿设门扇下方型腔内,横置滚轮属于悬空设置,并不接触下轨顶面,在滑动过程中会造成门扇的横向摇摆;
[0003]现有部分联动门会采用在门扇底部安装有下滑轮配合连接件使用,下滑轮与上轨道的吊滑轮装置形成上吊下托的方式承载门扇滑动,下滑轮采用弹性结构与地面接触,既能补偿地面的与顶墙的不水平形成落差,又能防止门扇移动过程中横向偏移摇晃,但是由于现有的下滑轮安装属于预埋件,需要先安装到门扇的下方型材上并与连接件连接,再将整个门扇放入轨道框中,安装复杂,同时现有的连接件需要分左右,万一左右安装出错则需要重新安装,十分耗时耗力,而且现有下滑轮都无法根据门扇与轨道的距离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以达到提供下滑轮用以配合上轨道的吊滑轮装置形成上吊下托的方式承载门扇滑动,防止门扇横向摇摆,而且方便于安装和调节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包括有连接件和下滑机构,所述下滑机构包括有安装架和调节组件,所述安装架一端的两边部对应设置有拱起片,另一端设置有U形板,所述U形板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U形板的一侧向底面倾斜设置有斜孔,所述调节组件一端连接有下滑轮,另一端可调节地转动连接于安装架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外壳、扭簧、调节螺杆和连接柱,所述下滑轮转动连接于外壳,所述扭簧一端抵接于外壳,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架,所述连接柱通过调节螺杆滑动于外壳,所述调节螺杆设置于安装架靠近U形板的一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两侧对应设有开槽,所述连接柱穿设于开槽内,所述开槽与连接柱抵接的一侧为倾斜部,且开槽顶部为平面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曲面上开设有螺孔,并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一端设置有第二底板,所述拱起片设置于第二底板上侧的两边部,且对应于第一底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毛刷头,所述毛刷头设置于下滑轮与U形板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毛刷头通过扣架卡扣连接于调节组件,所述毛刷头插接于扣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下滑机构的设置,配合上轨道的吊滑轮装置形成上吊下托的方式承载门扇滑动,防止门扇滑动时发生横向摇摆,该下滑机构可实现从门扇端面插入,并在下滑机构端部进行安装,进而可先将门扇放入轨道中再安装下滑机构,便于安装,省时省力,而且下滑轮可通过调节组件调节其与安装架的距离。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下滑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调节组件的爆炸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调节组件的侧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中安装架的立体图。
[0018]图6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中毛刷头的立体图。
[0020]图中:下滑机构1、连接件2、安装架3、调节组件4、下滑轮5、毛刷头6、拱起片31、U形板32、开槽40、外壳41、扭簧42、调节螺杆43、连接柱44、主体61、毛条62、扣架66、门扇下型材99、斜孔300、第二底板301、通孔320、第一底板321、倾斜部401、平面部402、转轴420、螺孔44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包括有连接件2和下滑机构1,连接件2为现有结构如图1所示,一端设置横置滚轮,另一端设置有板条,所述下滑机构1包括有安装架3和调节组件4,安装架3为一个壳体如图2或5所示,其底部具有开口,调节组件4设置于安装架3内且向下凸出于安装架3,所述安装架3一端的两边部对应设置有拱起片31,另一端设置有U形板32,所述U形板32通过连接钉固定在安装架3一端,拱起片31拱起有一定弧度且具有一定弹性,拱起片31的设置高度大于门扇下型材99的槽宽,安装时拱起片31放入槽内并抵住槽壁,所述U形板32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底板321,第一底板321在安装时同样放入槽内,所述U形板32的一侧向底面倾斜设置有斜孔300,如图5所示,斜孔300从U形板32的一侧面延伸,并向底面倾斜,且斜孔300与底面连通,通过螺钉拧入斜孔300,将安装架3顶起,紧抵槽壁,所述调节组件4一端转动连接有下滑轮5,另一端可调节地转动连接于安装架3上,该下滑机构1安装于门扇底部状态下,下滑轮5处于下滑机构1的底部,可通过调节组件4的调整控制调节组件4与安装架3的角度,从而调整下滑轮5到安装架3之间的距离,所述U形板32两侧均开设有通孔320,通过通孔320与连接件2的板条连接,板条可通过螺丝与U形板32的任一侧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为了清楚展示结构采用仰视角度,实际安装时以下滑轮5的一侧为底部。
[0023]本技术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的原理及效果,通过该下滑机构1的设置,利用
设置的下滑轮5抵接于轨道顶面,并配合门扇顶部的吊滑轮装置形成上吊下托的结构承载门扇,该吊滑轮装置为现有结构,防止门扇滑动时发生横向摇摆,如图6所示,下滑机构1设置于三联门中间门扇底部两端,并通过连接件2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门扇,连接件2上的横置滚轮分别置于两门扇下型材99内,而且该下滑机构1可实现从门扇端面插入并安装,进而可先将门扇放入轨道中再安装下滑机构1,便于安装,省时省力,利用设置于拱起片31在一端抵住门扇型材槽壁,另一端利用螺丝插接于斜孔300,使第一底板321顶起并抵住门扇型材,从而将下滑机构1固定在门扇下型材99内,而且下滑轮5可通过调节组件4调节其与安装架3的距离,使得下滑轮5可更好的抵住轨道顶面,避免下滑轮5调整过高而使得将门扇顶起,进而避免门扇难以推动,也可避免下滑轮5调整过低而导致无法接触轨道顶面。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有外壳41、扭簧42、调节螺杆43和连接柱44,如图3
‑
4所示,所述下滑轮5转动连接于外壳41,且下滑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包括有连接件(2)和下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机构(1)包括有安装架(3)和调节组件(4),所述安装架(3)一端的两边部对应设置有拱起片(31),另一端设置有U形板(32),所述U形板(32)底部两侧对应设置有第一底板(321),所述U形板(32)的一侧向底面倾斜设置有斜孔(300),所述调节组件(4)一端连接有下滑轮(5),另一端可调节地转动连接于安装架(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有外壳(41)、扭簧(42)、调节螺杆(43)和连接柱(44),所述下滑轮(5)转动连接于外壳(41),所述扭簧(42)一端抵接于外壳(41),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架(3),所述连接柱(44)通过调节螺杆(43)滑动于外壳(41),所述调节螺杆(43)设置于安装架(3)靠近U形板(32)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动门下滑轮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林,黄强文,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道博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