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包括洗手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消毒技术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重症监护病区是医院获得性交叉感染的高风险科室,其患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多,病情急危重,发生感染后极易造成患者不良结局
。
手卫生是降低重症监护病房交叉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
[0003]按照我国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09
‑
2016)
的要求:重症监护病区的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不低于
1:2
,单间病房应每床一套
。
在此基础上配置充足的洗手设施以此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经手接触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
。
但实际临床工作中重症监护病房的洗手池往往由于缺少综合控制措施,反而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极易被忽视的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源,进展为系统性的风险,导致医院感染暴发
。
一方面,洗手池是医务人员接触患者
、
接触患者周边环境及暴露体液血液分泌物之后用于洗手的设施,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洗手时,手与流动水接触后,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带有致病微生物的液体喷溅,随后液体干燥后以生物气溶胶的形式散播至周边,被重症监护室的开放气道患者吸入引发肺炎,此外还会长期附着在医疗设备及环境表面成为二次污染源;另一方面,洗手池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容易滋生非结核分歧杆菌<br/>、
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医院致病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长此以往难以清除,成为致病微生物的天然储存库
。
洗手池属于重症监护病区强制性配置,但缺少水源性及气源性综合控制技术而极易引发医院感染暴发
。
[0004]现阶段针对重症监护病区洗手池的控制措施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技术:一是投放消毒液进行手动清洁与消毒:主要依靠人工定期在水池内进行含氯消毒液的投放,随后进行手工清洁与消毒;该措施主要依靠人力完成
。
而重症监护病区水池配置比例较高,极易造成漏洗,消毒质量无法保证,含氯消毒液腐蚀性强易造成洗手池的耗损且含氯消毒液气味难以消除,影响患者及医护体验
。
二是洗手池旁加装临时隔板:主要依靠物理阻隔方式在洗手池旁加装隔板防止喷溅
。
该措施主观随意性较强,隔板的高低
、
位置
、
材质等要求尚无标准,仅依靠主观经验完成,且隔板容易成为新的污染源
。
三是设置洗手池远离床单元:该措施下虽将洗手池设置在远离床单元的区域内,但医护使用极其不便利
。
[0005]综上,现有技术通过单一的物理措施或化学措施试图解决重症监护病区洗手池水源性及气源性病原微生物双重传播风险的难题,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效果难以保障
、
耗费人力
、
成本高且增加医护洗手难度等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包括:
[0008]洗手池,设置有连通自来水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端部连接有水龙头,所述洗手池的内周圈开设有溢流槽,洗手池的底部设置有与溢流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和与洗手池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
[0009]负压净化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洗手池的侧面,所述负压净化装置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负压风道,所述负压风道开设有延伸至洗手池顶面周圈的吸入口;
[0010]消毒液发生装置,设置有连通自来水的第二进水管,所述消毒液发生装置通过一出水管将其产生的消毒水输送至洗手池内;
[0011]超声波发生器,安装于洗手池的底部;和
[0012]控制器,可根据水龙头的出水来控制负压净化装置启停,也可定时控制消毒液发生装置和超声波发生器启动,以对洗手池执行自清洁和消毒程序
。
[0013]进一步地,所述水龙头为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水龙头,且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相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触发信号控制感应水龙头开启,并将触发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以控制负压净化装置启动
。
[0014]进一步地,所述负压净化装置包括风机箱和负压风机,所述风机箱内的入口处依次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层与吸收层,所述负压风机安装于风机箱内的出口处
。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发生装置为微酸性电解水装置,其内安装有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的电解液箱
、
混合箱
、
电解槽
、
微酸性消毒液箱和第一水泵,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混合箱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与出水管相连接
。
[0016]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发生装置为臭氧水发生装置,其内安装有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的臭氧发生器
、
射流器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二进水管与射流器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与出水管相连接
。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发生装置内设置有排风扇
。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水管
、
第二进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均与控制器相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
、
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
。
[00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执行自清洁和消毒程序时,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第二电磁阀打开,程序执行完毕后打开第三电磁阀排出洗手池内的消毒水
。
[0020]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相电连接的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后的出水管连接于第一电磁阀后的第一进水管上,在执行自清洁和消毒程序时,所述控制器还控制第四电磁阀打开
。
[002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2](1)
集合洗手
、
气溶胶控制和自清洁消毒的功能,解决洗手池水源性及气源性的双重交叉感染问题;
[0023](2)
具有定时控制的自清洁和消毒功能,节省人力,保障消毒质量;
[0024](3)
控制器按程序控制各设施动作,完成消毒液的制备,以及对洗手池和溢流槽的消毒
、
清洁功能,并能自动切换洗手和消毒的使用管路;
[0025](4)
控制器具备数据记忆及存储功能,可记录自清洁和消毒的时间
、
频次等数据,能进行数据回溯与查看,便于后期监管和质控
。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消毒液发生装置为微酸性电解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消毒液发生装置为臭氧水发生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
[0028]图中:1洗手池,
11
第一进水管,
12
第一电磁阀,
1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手池,设置有连通自来水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端部连接有水龙头,所述洗手池的内周圈开设有溢流槽,洗手池的底部设置有与溢流槽相连通的第一排水管和与洗手池相连通的第二排水管;负压净化装置,可拆卸地设置于洗手池的侧面,所述负压净化装置上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负压风道,所述负压风道开设有延伸至洗手池顶面周圈的吸入口;消毒液发生装置,设置有连通自来水的第二进水管,所述消毒液发生装置通过一出水管将其产生的消毒水输送至洗手池内;超声波发生器,安装于洗手池的底部;和控制器,可根据水龙头的出水来控制负压净化装置启停,也可定时控制消毒液发生装置和超声波发生器启动,以对洗手池执行自清洁和消毒程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为设置有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水龙头,且红外传感器与控制器相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触发信号控制感应水龙头开启,并将触发信号传输至控制器,以控制负压净化装置启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净化装置包括风机箱和负压风机,所述风机箱内的入口处依次可拆卸地安装有过滤层与吸收层,所述负压风机安装于风机箱内的出口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水源性及气源性污染自控制洗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发生装置为微酸性电解水装置,其内安装有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的电解液箱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玉峰,王莹,冯毕龙,李锟,涂晓波,周元全,张辉,徐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威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