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PPG专利>正文

涂层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1331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50
公开了一种涂层体系,包括:由包含效应颜料的第一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下涂层,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上涂层,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所述第二涂料组合物同时固化,其中所述下涂层具有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涂层体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涂层体系,特别是适用于汽车涂装的具有优异颜色效果的涂层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高饱和度彩色,且不同角度具有较大的颜色差异,并且颗粒闪烁度较低的金属颜色越来越受汽车行业所青睐

为了实现此种颜色效果,市面上的涂装技术主要采用2大类:
[0003]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彩色清漆,但此种技术不能与其他颜色共用清漆,需要占用额外的油漆系统,而且清漆与下层金属层的混溶也容易降低铝粉定向,降低不同角度的颜色差异,并且容易产生颜色不均匀的缺陷

[0004]第二种方法是三涂技术,即使用普通透明清漆,但在金属层上喷涂仅带有色浆的彩色透明色漆,以此达到高彩度的颜色效果

但上层与下层的混溶会造成颜色效果的损失,所以有些油漆厂商采用下层烘烤后再喷涂上层的方法,但此种方法需要额外增加烘箱,而且提高了能源的使用,并降低了产率,与目前绿色环保的政策相悖

[0005]此外,为了达到高彩度,某些技术需要对铝粉片通过浸泡

电镀等途径进行部分着色,加大了技术实施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出一种涂层体系

该涂层体系可以采用湿碰湿的工艺涂覆,不需要对铝粉片进行着色处理,不需要采用彩色清漆,并提供优异的颜色效果,满足汽车等应用领域对涂层的性能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涂层体系,包括:由包含效应颜料的第一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下涂层,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上涂层,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所述第二涂料组合物同时固化,其中所述下涂层具有8~
15
μ
m
的干膜厚度且所述上涂层具有4~8μ
m
的干膜厚度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经涂覆的基材,包括基材和涂覆于至少一部分基材上的上述涂层体系

[0009]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一种涂覆基材的方法,包括:
[0010]涂覆第一涂料组合物形成下涂层,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包含效应颜料,
[0011]在至少一部分下涂层上涂覆第二涂料组合物形成上涂层,
[0012]同时固化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所述第二涂料组合物,
[0013]其中所述下涂层具有8~
15
μ
m
的干膜厚度且所述上涂层具有4~8μ
m
的干膜厚度

[0014]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以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中具体呈现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单数的使用包括复数且复数包括单数

例如,虽然在本文中提及“一种”树脂,但可以使用一种或多种的该物质

[0016]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和“含有”等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来排除任何变体或添加

此外,尽管本专利技术已经以“包括”等术语来描述涂料组合物

制备方法等,本文详述的涂料组合物

制备方法等也可以描述为“基本上由
……
组成”或“由
……
组成”。
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由
……
组成”意味着任何额外的成分都不会对涂料组合物所形成的涂层的特性产生实质性影响

[0017]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使用“或”表示“和
/
或”,即使在某些情况下可明确地使用“和
/
或”。
另外,应当理解,本文列出的任何数值范围意图包括其中所含的所有子范围

例如,“1

10”的范围意图包括在所列举的最小值1和所列举的最大值
10(
包括端值
)
之间的所有子范围,即具有等于或大于1的最小值和等于或小于
10
的最大值的所有子范围

[0018]除了实施例中的或另外明确说明的,应当认为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所有代表成分的数量等的数值在所有情况下均可按照术语“约”进行变化

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否则以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列出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可以按照本专利技术想要获得的性能而变化

起码,不是为了限制对于权利要求范围的等同原则的适用,每个数值参数至少应当按照有效数字来解释并运用普通的四舍五入

[0019]尽管表述本专利技术宽范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近似值,但具体实施例中列出的数值记录的尽可能准确

但是,任何一个数值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误差,该误差是其相应的测量方法中得出的标准偏差的必然结果

[0020]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层体系,包括:由包含效应颜料的第一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下涂层,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上涂层,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所述第二涂料组合物同时固化,其中所述下涂层具有8~
15
μ
m
的干膜厚度且所述上涂层具有4~8μ
m
的干膜厚度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涂层体系可以采用湿碰湿的工艺涂覆

所述“湿碰湿”又称为多涂一烤,是指省略中间涂层的烘烤步骤,涂覆两层或者更多的涂层后进行同时烘烤

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多涂一烤工艺可以包括对涂覆的每一涂层进行闪干

所述“闪干”是蒸发涂料组合物中的溶剂的过程

[0022]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涂层体系中,较薄的上涂层与较厚的下涂层的配合避免了流挂

发花等外观问题,同时下涂层中较低的颜基比提高了涂层体系的整体机械性能

[0023]在本文中,所述“同时固化”是指第一涂料组合物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同时固化成膜,在涂覆第二涂料组合物时,第一涂料组合物未固化

所述“固化”是指涂料组合物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成分是聚合和
/
或交联的,或者经干燥以形成硬化的涂膜

[0024]合适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和任选的一种或多种其他涂料组合物可以同时固化

所述其他涂料组合物可以形成位于下涂层之下的涂层,和
/
或位于上涂层之上的涂层

[0025]合适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固化

例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涂料组合物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在
140℃*20
分钟下可固化

所述“可固化”是指在
140℃
下烘烤
20
分钟后,所形成的涂层具有至少
50
次的
MEK
双重擦拭值,合适地甚至至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涂层体系,包括:由包含效应颜料的第一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下涂层,和第二涂料组合物形成的上涂层,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和所述第二涂料组合物同时固化,其中所述下涂层具有8~
15
μ
m
的干膜厚度且所述上涂层具有4~8μ
m
的干膜厚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效应颜料具有
50

200
的径厚比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效应颜料具有大于
30000cm2/g

WCA。4.
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效应颜料包括银元型颜料
。5.
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具有
0.02

0.3
的颜基比
。6.
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效应颜料占第一涂料组合物中总固体重量的5‑
15wt

。7.
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第一涂料组合物包括高
Tg
丙烯酸树脂和高
Tg
聚氨酯树脂,所述高
Tg
丙烯酸树脂具有大于
40℃

Tg
,所述高
Tg
聚氨酯树脂具有大于
30℃

Tg。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高
Tg
丙烯酸树脂和高
Tg
聚氨酯树脂的重量比为
10

80:5

50。9.
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高
Tg
丙烯酸树脂具有
10

100mgKOH/g
的羟值
、1

70mgKOH/g
的酸值


100

5000nm
的平均粒径
。10.
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高
Tg
聚氨酯树脂具有
5000

200000
的重均分子量
。11.
如权利要求1‑
10
中任一项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第二涂料组合物包括丙烯酸树脂

聚氨酯树脂

氨基树脂和任选的聚酯树脂
。12.
如权利要求
11
所述的涂层体系,其中所述丙烯酸树脂

聚氨酯树脂

氨基树脂和聚酯树脂的重量比为5~
50:5

30:3

40:0

15。13.
如权利要求
11

12
所述的涂层体系,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魏伟宋立明王炜
申请(专利权)人:PPG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