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包括振片主体,振片主体的一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环,振片主体的外围端面内部开设有定位连接孔,振片主体的内部中心端面开设有透声孔,振片主体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振片主体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石墨烯振膜;该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通过在振片主体的内部结构中设置有钨钢金属层,可以使振片主体达到整体高强度高韧性的效果,通过在振片主体的内部结构中设置有记忆金属可以使该振片的内部进一步增加韧性,通过在振片内部添加铁片并在前端结构中使用石墨烯振膜可以使振片具备有声音高效传递,在振片的外围两侧设置有镀镍金属层可以使该振片在潮湿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可以避免内部锈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机元件
,具体为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耳机
(Earphones、Headphones、 Head
‑
sets、Earpieces)
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
。
耳机可与媒体播放器分离,仅利用一个插头就能连接,能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
、
酒吧
、
旅途
、
运动等在嘈杂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
。
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
、
随身听
、
收音机
、
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
从整个音频行业的发展来看,无线耳机仍然算是新生事物,发展时间并不长,处在上升期,用户需求不断提升,用户对无线耳机的期望值也在提高,这就是对行业提出的新的考验
。
用户最关心的几个要点包括音质
、
续航能力,无线传输能力和数据传输的延迟
。
从数据上来看,无线传输能力基本已经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而音质和续航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如果从这两点入手进行提升,相信在未来会很容易吸引用户眼球
。
[0003]耳机的内部发声原件中振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振片的材料使用和结构设计对耳机的发声具有较大影响,常用的耳机振片采用的是单一金属结构制成,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但是韧性低强度低,声音传导效果不良,且该金属原件没有进行防锈蚀处理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内部振片会不断锈蚀影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
现有的耳机振片使用单一金属结构制成,韧性低强度低,声音传导效果不良;
2、
现有的耳机振片没有做过防锈蚀处理,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振片表层会逐渐因为被水分浸湿从而逐渐锈蚀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振片主体,所述振片主体的一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振片主体的外围端面内部开设有定位连接孔,所述振片主体的内部中心端面开设有透声孔,所述振片主体后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振片主体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石墨烯振膜
。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设备主体包括镀镍金属层
、
钨钢金属层
、
记忆金属
、
铁片,所述镀镍金属层通过电镀与振片主体的两侧外围端面建立有固定连接关系,所述钨钢金属层通过粘合与振片主体的内部建立有固定连接关系,所述记忆金属通过固定安装与钨钢金属层下端建立固定连接关系,所述铁片通过粘和与振片主体的底端建立有固定连接
关系
。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定位连接孔开设有十二组,且开设有振片主体的外围端面并呈环形位置分布
。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支撑架设置有六组,且通过焊接与振片主体之间存在有固定连接关系
。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多模振式耳机振片的加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粘合剂将铁片与钨钢金属层相互粘接,在常温下静待粘合剂定型稳固,然后将记忆金属通过啮合相互连接
。
[0011]步骤二:在振片主体内部结构组装完成后通过电镀将振片主体的外围两侧端面镀上一层镀镍金属层
。
[0012]步骤三:将多组石墨烯振膜通过焊接连接在振片主体的前端内部,然后将固定环通过热塑与振片主体后端连接,然后在振片主体的外围端面钻出十二组相同尺寸的定位连接孔,在振片主体的后端通过焊接连接五组支撑架
。
[0013]进一步地,所述粘合剂具体使用的是合成树脂,具体的稳定塑型时间为
24
小时及以上
。
[0014]进一步地,所述镀镍金属层的电镀方式为持续电镀,具体电镀时间为6小时及以上
。
[0015]进一步地,所述石墨烯振膜具体通过焊条电弧焊的方式进行焊接,所述固定环热塑时间具体为
30
秒以内,热塑冷却定型时间具体为
10
分钟及以上
。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
该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通过在振片主体的内部结构中设置有钨钢金属层,可以使振片主体达到整体高强度高韧性的效果,通过在振片主体的内部结构中设置有记忆金属可以使该振片的内部进一步增加韧性,通过在振片内部添加铁片并在前端结构中使用石墨烯振膜可以使振片具备有声音高效传递,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振片具备高强度高韧性的物理效果且能增加声音的传导效果;
2、
该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及其加工制备方法,通过在振片主体的外围两侧的表端通过电镀设置有镀镍金属层,可以使该振片主体表面及内部具备有防锈蚀的效果,通过设置石墨烯原料的振膜可以使该振片进一步提高整体防锈蚀效果,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该振片具备在潮湿环境下使用时内部振片结构防锈蚀的效果
。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前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振片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后端平面结构示意图
。
[0018]图中:
1、
振片主体;
101、
镀镍金属层;
102、
钨钢金属层;
103、
记忆金属;
104、
铁片;
2、
固定环;
3、
定位连接孔;
4、
透声孔;
5、
支撑架;
6、
石墨烯振膜
。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
[0020]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包括振片主体1,振片主体1的一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环2,振片主体1的外围端面内部开设有定位连接孔3,振片主体1的内部中心端面开设有透声孔4,振片主体1后端设置有支撑架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振片主体(1),所述振片主体(1)的一侧后端设置有固定环(2),所述振片主体(1)的外围端面内部开设有定位连接孔(3),所述振片主体(1)的内部中心端面开设有透声孔(4),所述振片主体(1)后端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振片主体(1)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石墨烯振膜(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包括镀镍金属层(
101
)
、
钨钢金属层(
102
)
、
记忆金属(
103
)
、
铁片(
104
),所述镀镍金属层(
101
)通过电镀与振片主体(1)的两侧外围端面建立有固定连接关系,所述钨钢金属层(
102
)通过粘合与振片主体(1)的内部建立有固定连接关系,所述记忆金属(
103
)通过固定安装与钨钢金属层(
102
)下端建立固定连接关系,所述铁片(
104
)通过粘和与振片主体(1)的底端建立有固定连接关系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孔(3)开设有十二组,且开设有振片主体(1)的外围端面并呈环形位置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振式耳机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设置有六组,且通过焊接与振片主体(1)之间存在有固定连接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学,郑亮,韩通,李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韩升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