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079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功补偿综合模块是
0.4kv
低压配电网高效节能

降低线损

提高功率因数和电能质量的新一代无功补偿设备,它由智能测控单元,晶闸管复合开关电路,线路保护单元,两台或一台低压电力电容器构成,为了防止无功补偿模块使用期间产生烧毁,整体都会配备上相应的散热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
CN217591456U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通过设置拆组机构,使得整个散热装置能够更加方便的与无功补偿模块进行拆组,从而方便了后期的使用以及检修,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一方面无法实现对散热风源的预冷却,另一方面散热时的方式较为单一,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来解决现有散热装置在使用时一方面无法实现对散热风源的预冷却,另一方面散热时的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有水冷箱,所述水冷箱的顶面安装有无功补偿模块本体,所述水冷箱的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相互隔绝的进风腔

水冷腔和导风腔,所述水冷腔的内底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水冷腔的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组通过链条而相互联动的导风组件,一所述导风组件通过马达驱动,所述水冷箱的外部安装有与水冷腔连通的水冷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直流通风机构,所述壳体的表面安装有滤尘机构,所述水冷箱的顶面且对应无功补偿模块本体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与水冷组件连通的送冷模块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7]1)
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外部风源经滤尘机构过滤后进入螺旋换热盘管中,外部风源进入螺旋换热盘管后,继而经由水冷腔进行风源的预冷却作业,通过冷却,以降低进风温度,通过螺旋换热盘管的螺旋状结构设置,以提高外部风源的被水冷行程继而提高外部风源的被制冷效果,通过上述风源预冷却功能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散热效果

[0008]2)
通过使用时,通过水冷组件

导风组件和直流通风机构的设置,一方面在对无功补偿模块本体散热时能够构成直流式散热通风流道,另一方面在散热时,能够结水冷和风冷功能为一体,通过双冷却效果的实现,从而有效提高本装置的水冷效率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导风组件分别包括与水冷箱转动连接的进风端头和出风端头,所述进风端头通过马达驱动,所述进风端头的进风端与进风腔转动连通,所述出风端头的出风
端与导风腔转动连通,所述进风端头和出风端头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通有螺旋换热盘管,所述螺旋换热盘管设置于水冷腔的内部,所述螺旋换热盘管为中空铜管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外部风源经滤尘机构过滤后进入螺旋换热盘管中,外部风源进入螺旋换热盘管后,继而经由水冷腔进行风源的冷却作业,通过冷却,以降低进风温度,通过螺旋换热盘管的螺旋状结构设置,以提高外部风源的被水冷行程继而提高外部风源的被制冷效果

[0012]进一步,所述滤尘机构分别包括环形滤带

传动电机和四个规则分布且转动连接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传动辊,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轴端与一所述传动辊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传动辊的周侧面均与环形滤带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滤带的内部等距分布有过滤网孔,所述壳体的外侧安装有通过传动辊驱动且用于环形滤带清洁的清尘组件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进行散热作业时,传动电机驱动环形滤带以设定速度环形转动,环形滤带用于对进风中的杂尘进行过滤作业,当环形滤带流经进风口的作用区域时,对进风口进行滤尘,当环形滤带流经轴流排风机的作用区域时,又经轴流排风机进行表面杂尘的自清洁

[0014]进一步,所述清洁组件分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壳体内表面之间的清刷轴,两个所述清刷轴的周侧面均通过第一皮带与相邻位置的传动辊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清刷轴的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与环形滤带贴合的正向螺旋刷片和反向螺旋刷片

[0015]进一步,所述正向螺旋刷片和反向螺旋刷片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正向螺旋刷片和反向螺旋刷片均包括内衬螺旋骨架,所述内衬螺旋骨架为工程塑料材质,所述内衬螺旋骨架的外边缘粘接有橡胶软刷毛,所述清刷轴的轴线与传动辊的轴线平行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传动电机工作时,两个清刷轴同向同速旋动,两个清刷轴旋动后,继而驱动正向螺旋刷片和反向螺旋刷片对环形滤带表面的杂尘或杂质进行双向物理强清洁

[0017]进一步,所述直流通风机构分别包括开设于壳体内部且与进风腔连通的进风口

开设于壳体内部且与导风腔连通的引风流道,所述水冷箱的顶面且对应壳体内部的位置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风架,两个所述风架的内部分别安装有一组规则分布且与引风流道连通的轴流引风机和一组规则分布且出风方向正对环形滤带的轴流排风机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轴流引风机用于引入螺旋换热盘管换热后的冷风,轴流引风机的出风方向正对无功补偿模块本体和轴流排风机,轴流排风机用于将带有热量的热风排出壳体

[0019]进一步,所述水冷组件分别包括安装于水冷箱外部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的尾端安装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进液端口及水冷管的出水端口均与水冷腔连通,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泵体联动配合的温度探头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温度探头用于实时监测壳体内部的温度,使用时,本装置搭配有单片机,单片机实时接收来自温度探头的数据反馈,单片机依据温度探头的数据反馈,以控制泵体对水冷腔内水冷液的水循环速率和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功率

[0021]进一步,所述送冷模块包括蛇形盘管,所述蛇形盘管的两端均与水冷管固定连通,所述蛇形盘管为连续“U”形结构,所述蛇形盘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且通过第二皮带而相互联动的导热百叶,所述导热百叶的内部固定开设有与蛇形盘管连通的
水冷分腔,所述无功补偿模块本体设置于两个送冷模块之间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在轴流引风机和轴流排风机的作用下,导热百叶发生自旋动,导热百叶旋动后,从而循环改变蛇形盘管内水冷液的受冷角度,通过受冷角度的循环改变,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包括壳体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的底部安装有水冷箱
(2)
,所述水冷箱
(2)
的顶面安装有无功补偿模块本体
(3)
,所述水冷箱
(2)
的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相互隔绝的进风腔
(4)、
水冷腔
(5)
和导风腔
(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腔
(5)
的内底部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
(7)
,所述水冷腔
(5)
的内表面之间转动连接有一组通过链条而相互联动的导风组件,一所述导风组件通过马达驱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箱
(2)
的外部安装有与水冷腔
(5)
连通的水冷组件,所述壳体
(1)
的内部安装有直流通风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无功补偿模块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
的表面安装有滤尘机构,所述水冷箱
(2)
的顶面且对应无功补偿模块本体
(3)
两侧的位置均安装有与水冷组件连通的送冷模块;所述导风组件分别包括与水冷箱
(2)
转动连接的进风端头
(9)
和出风端头
(10)
,所述进风端头
(9)
通过马达驱动,所述进风端头
(9)
的进风端与进风腔
(4)
转动连通,所述出风端头
(10)
的出风端与导风腔
(6)
转动连通,所述进风端头
(9)
和出风端头
(10)
的相对表面之间固定连通有螺旋换热盘管
(11)
,所述螺旋换热盘管
(11)
设置于水冷腔
(5)
的内部,所述螺旋换热盘管
(11)
为中空铜管;所述滤尘机构分别包括环形滤带
(12)、
传动电机
(13)
和四个规则分布且转动连接于壳体
(1)
内表面之间的传动辊
(14)
,所述传动电机
(13)
的输出轴端与一所述传动辊
(14)
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传动辊
(14)
的周侧面均与环形滤带
(12)
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滤带
(12)
的内部等距分布有过滤网孔,所述壳体
(1)
的外侧安装有通过传动辊
(14)
驱动且用于环形滤带
(12)
清洁的清尘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分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转动连接于壳体
(1)
内表面之间的清刷轴
(15)
,两个所述清刷轴
(15)
的周侧面均通过第一皮带与相邻位置的传动辊
(14)
传动连接,两个所述清刷轴
(15)
的周侧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与环形滤带
(12)
贴合的正向螺旋刷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彦辉宋景龙余瑞王文清邢波李扬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