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发电
,具体是指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
。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板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一般安装在倾斜的支架上,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太阳能光伏板通常是由脆弱的硅晶体制成,因此容易受到物理冲击的损坏,存在一定的易损性
。
[0003]在太阳能光伏板从生产到安装应用的过程中,会经过多次转运,目前在终端场地安装时,现有小批量太阳能光伏板短距离转运设备不能做到适应不同太阳能光伏板的尺寸,同时对不同尺寸的太阳能光伏板进行有效的减震效果,且在安装时,通常会采取人工搬运,虽然人工搬运较为灵活,但费人费力的同时效率低下,且太阳能光伏板损坏的风险高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针对不同尺寸光伏板实现无损夹持固定,同时对通过气流的流动实现对光伏板的随动自贴合式收纳固定,保证无损光伏板的同时,也实现了光伏板的稳固夹持固定,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缺少针对终端场地的太阳能光伏板转运与安装装置的问题,尽可能的减少人力搬运
。
[0005]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包括滑动拼接设置的可拼接减震收纳箱和分体式装运车,所述可拼接减震收纳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箱体的一侧为中空设置,分体式装运车贯穿箱体中空一侧滑动设于箱体内,分体式装运车滑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拼接减震收纳箱和分体式装运车(7),所述可拼接减震收纳箱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一侧为中空设置,所述分体式装运车(7)设于箱体(1)中空一侧,所述箱体(1)内设有随动自贴合减震收纳机构(5),所述分体式装运车(7)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安装有负压电动传送带(8);所述负压电动传送带(8)包括传送带本体
、
气泵组(
803
)
、
无孔吸盘条(
805
)
、
挖孔吸盘条(
809
)
、L
形卡板(
806
)和密封盒(
807
),所述传送带本体设于调节机构上,所述气泵组(
803
)设于传送带本体一侧,传送带本体外侧绕设有传送皮带(
804
),所述无孔吸盘条(
805
)和挖孔吸盘条(
809
)贯穿设于传送皮带(
804
)上,无孔吸盘条(
805
)和挖孔吸盘条(
809
)绕传送皮带(
804
)外侧壁间隔阵列分布,所述
L
形卡板(
806
)对称设于传送带本体底部,所述无孔吸盘条(
805
)
、
挖孔吸盘条(
809
)与
L
形卡板(
806
)嵌合,所述密封盒(
807
)设于传送带本体内,所述密封盒(
807
)下方开口,所述密封盒(
807
)开口与传送皮带(
804
)内底壁贴合,所述气泵组(
803
)与密封盒(
807
)内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自贴合减震收纳机构(5)包括尺寸调节架(
501
)
、
双向螺纹杆(
502
)
、
滑杆(
507
)
、
收纳传送带(
503
)
、
固定板(
504
)
、
固定螺杆(
505
)
、
第一电机(
506
)和第二电机(
508
),所述双向螺纹杆(
502
)转动设于箱体(1)内壁底部,所述双向螺纹杆(
502
)两端螺纹方向相反,所述滑杆(
507
)固定设于箱体(1)内壁底部且与双向螺纹杆(
502
)平行,所述尺寸调节架(
501
)对称且滑动设于箱体(1)内,所述尺寸调节架(
501
)底部贯穿开有第一螺孔与通孔,所述第一螺孔与双向螺纹杆(
502
)螺纹连接,所述通孔与滑杆(
507
)嵌合,所述收纳传送带(
503
)多组设于尺寸调节架(
501
)内侧,所述固定螺杆(
505
)转动设于尺寸调节架(
501
)上壁和底壁之间,所述固定板(
504
)设于收纳传送带(
503
)上方,所述固定板(
504
)开有与固定螺杆(
505
)螺纹啮合的挖孔,所述固定板(
504
)滑动设于固定螺杆(
505
)上,所述第一电机(
506
)对应固定螺杆(
505
)设于尺寸调节架(
501
)顶部,所述第一电机(
506
)输出端与固定螺杆(
505
)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
508
)设于箱体(1)外侧,所述第二电机(
508
)输出端与双向螺纹杆(
502
)传动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太阳能光伏板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装运车(7)包括底板(
707
)和箱门(
701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螺杆(
702
)
、
升降杆(
703
)
、
支撑架(
704
)
、
电动收线机(
705
)
、
头部卡板(
706
)
、
第三电机(
710
)和第四电机(
711
),所述箱门(
701
)竖直设于底板(
707
)上,所述第一螺杆(
702
)竖直转动设于底板(
707
)上,所述第三电机(
710
)设于箱门(
701
)顶部,所述第三电机(
710
)输出端与第一螺杆(
702
)传动连接,所述箱门(
技术研发人员:孔莉,刘静,孔杨,张燕梅,郭常亮,韩宇鹏,孟菲,刘佳臻,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昊明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