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
。
技术介绍
[0002]集流体是锂电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之一,现有的集流体的制备工艺中,通常以纯铜箔为负极
、
纯铝箔为正极,将活性浆料直接涂覆在铜箔和铝箔集流体表面,并对纯铝箔采用压延工艺,对纯铜箔采用电解工艺进行制备
。
不管是铜箔还是铝箔,都是单体材料,其表面只能涂覆单一活性物质正极材料或者负极材料,但刚性金属集流体与活性材料颗粒见的接触面积有限,不仅限制了锂电池的结构设计多样性,同时还会造成界面电阻变大,引起内阻上升,容易发生着火或爆炸
。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高导热的粘结层,不仅能够提高薄膜与极片之间的粘结力,还能快速导出电池内部产热,避免电池起火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1:
[0006]S1
:将聚乙烯醇分散在水中,加热搅拌溶解,得到聚乙烯醇溶液;将丙烯酰胺
、
丙烯酸
、
水混合后超声溶解,得到物料
A
;将丙烯醛
、
丙烯酸
、2
‑
丙烯酰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包括高分子薄膜
(3)、
高导热粘结层
(2)、
铜层
(1)
和铝层
(4)
;所述高导热粘结层
(2)
贴附在高分子薄膜
(3)
两面;所述铜层
(1)
和铝层
(4)
分别通过高导热粘结层
(2)
与高分子薄膜
(3)
相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厚度为
10
~
70
μ
m
;铜层
(1)
厚度为2~
15
μ
m、
铝层
(4)
厚度为5~
20
μ
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高导热粘结层
(2)
由高导热粘结层涂液经过涂覆
、
压力复合
、
老化后在高分子薄膜
(3)
表面形成;高导热粘结层涂液单面涂布面密度为1~
20g/m2。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高导热粘结层涂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配制聚乙烯醇溶液;将丙烯酰胺
、
丙烯酸
、
水混合后超声溶解,得到物料
A
;将丙烯醛
、
丙烯酸
、2
‑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钠
、
三氯化铁
、
吡咯和水混合,搅拌反应,得到物料
B
;
S2
:氮气环境下,向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物料
A
和过硫酸钾,升温至
40
~
60℃
,反应4~
6h
;分3~6次加入物料
B
继续反应6~
8h
,加入氨水调节
pH
至7~
7.5
,得到粘结剂乳液;
S3
:将改性碳化硅粉体
、
纳米银粉
、
粘结剂乳液混合,搅拌
30
~
60min
得到高导热粘结层涂液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导热分布式铜铝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
S1
中,物料
A
中各组分用量,按重量百分数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豪,李正林,李学法,张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纳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