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5039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接口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接口电路中,由于信道非理想特性会引起码间干扰,从而影响传输信号的质量

在接收级中通常采用均衡电路来解决码间干扰带来的问题,但是随着传输速率的提升,码间干扰对信号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此,对于高速接口电路,提高接收器中均衡电路的性能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
CTLE
均衡电路和增益级电路中均采用交叉耦合负容结构,可对寄生电容和负载电容进行补偿,从而实现更宽的带宽和更高的高频增益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包括:
CTLE
均衡电路和增益级电路;其中,
CTLE
均衡电路与增益级电路串联;
CTLE
均衡电路和增益级电路中均采用交叉耦合负容结构,用于对寄生电容和负载电容进行补偿

[0005]在上述接收级均衡电路中,
CTLE
均衡电路,包括:
NMOS

N0、N1、N2、N3、N4、N5、N6、N7、N8
,以及,电容
C0、
电容
C
L0

电容
C
L1
r/>电阻
R
L0

电阻
R
L1

可变电阻
R
g0
和可变电容
C
g0

[0006]N0
的源极与可变电阻
R
g0
的一端

可变电容
C
g0
的一端

以及
N2
的漏极相连;
[0007]N1
的源极与可变电阻
R
g0
的另一端

可变电容
C
g0
的另一端

以及
N3
的漏极相连;
[0008]N4
的栅极与
N5
的漏极
、N1
的漏极

电阻
R
L1
的一端以及输出信号
OUTN1
相连;
N4
的源极与电容
C0的一端以及
N7
的漏极相连;
[0009]N5
的栅极与
N4
的漏极
、N0
的漏极

电阻
R
L0
的一端以及输出信号
OUTP1
相连;
N5
的源极与电容
C0的另一端以及
N8
的漏极相连;
[0010]N6
的漏极接基准源产生的偏置电流;
N6
的栅极与
N2
的栅极
、N3
的栅极
、N7
的栅极和
N8
的栅极相连;
[0011]N2
的源极
、N3
的源极
、N6
的源极
、N7
的源极和
N8
的源极均接地
GND

[0012]NMOS

N0

N8
的衬底均接地
GND

[0013]输入信号
VP1

N0
的栅极输入,输入信号
VN1

N1
的栅极输入;电阻
R
L0
的另一端和电阻
R
L1
的另一端接电源
VCC
;电容
C
L0
的一端与
OUTP1
相连,另一端接地
GND
;电容
C
L1
的一端与
OUTP1
相连,另一端接地
GND。
[0014]在上述接收级均衡电路中,
NMOS

N4、N5、N7、N8
和电容
C0构成
CTLE
均衡电路的交叉耦合负容结构

[0015]在上述接收级均衡电路中,
CTLE
均衡电路通过调整可变电阻
R
g0
的电阻值和可变电容
C
g0
的电容值的大小来控制电路中零极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高频损耗补偿

[0016]在上述接收级均衡电路中,增益级电路,包括:
NMOS

N9、N10、N11、N12、N13、N14、
N15、N16、N17
,以及,电容
C1、
电容
C
L2

电容
C
L3

电阻
R
L2

电阻
R
L3
和可变电阻
R
g1

[0017]N9
的源极与可变电阻
R
g1
的一端以及
N11
的漏极相连;
[0018]N10
的源极与可变电阻
R
g1
的另一端以及
N12
的漏极相连;
[0019]N13
的栅极与
N14
的漏极
、N10
的漏极

电阻
R
L3
的一端以及输出信号
OUTN2
相连;
N13
的源极与电容
C1的一端以及
N16
的漏极相连;
[0020]N14
的栅极与
N13
的漏极
、N9
的漏极

电阻
R
L2
的一端以及输出信号
OUTP2
相连;
N14
的源极与电容
C1的另一端以及
N17
的漏极相连;
[0021]N15
的漏极接基准源产生的偏置电流;
N15
的栅极与
N11
的栅极
、N12
的栅极
、N16
的栅极和
N17
的栅极相连;
[0022]N11
的源极
、N12
的源极
、N15
的源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接收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CTLE
均衡电路和增益级电路;其中,
CTLE
均衡电路与增益级电路串联;
CTLE
均衡电路和增益级电路中均采用交叉耦合负容结构,用于对寄生电容和负载电容进行补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
CTLE
均衡电路,包括:
NMOS

N0、N1、N2、N3、N4、N5、N6、N7、N8
,以及,电容
C0、
电容
C
L0

电容
C
L1

电阻
R
L0

电阻
R
L1

可变电阻
R
g0
和可变电容
C
g0

N0
的源极与可变电阻
R
g0
的一端

可变电容
C
g0
的一端

以及
N2
的漏极相连;
N1
的源极与可变电阻
R
g0
的另一端

可变电容
C
g0
的另一端

以及
N3
的漏极相连;
N4
的栅极与
N5
的漏极
、N1
的漏极

电阻
R
L1
的一端以及输出信号
OUTN1
相连;
N4
的源极与电容
C0的一端以及
N7
的漏极相连;
N5
的栅极与
N4
的漏极
、N0
的漏极

电阻
R
L0
的一端以及输出信号
OUTP1
相连;
N5
的源极与电容
C0的另一端以及
N8
的漏极相连;
N6
的漏极接基准源产生的偏置电流;
N6
的栅极与
N2
的栅极
、N3
的栅极
、N7
的栅极和
N8
的栅极相连;
N2
的源极
、N3
的源极
、N6
的源极
、N7
的源极和
N8
的源极均接地
GND

NMOS

N0

N8
的衬底均接地
GND
;输入信号
VP1

N0
的栅极输入,输入信号
VN1

N1
的栅极输入;电阻
R
L0
的另一端和电阻
R
L1
的另一端接电源
VCC
;电容
C
L0
的一端与
OUTP1
相连,另一端接地
GND
;电容
C
L1
的一端与
OUTP1
相连,另一端接地
GND。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
NMOS

N4、N5、N7、N8
和电容
C0构成
CTLE
均衡电路的交叉耦合负容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收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
CTLE
均衡电路通过调整可变电阻
R
g0
的电阻值和可变电容
C
g0
的电容值的大小来控制电路中零极点的位置,从而实现对信号的高频损耗补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级均衡电路,其特征在于,增益级电路,包括:
NMOS

N9、N10、N11、N12、N13、N14、N15、N16、N17
,以及,电容
C1、
电容
C
L2

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斌张健李建成孙洪江林彦君张志伟刘文东郭晓王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