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94999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包括工作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生产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随着现代化发展,计算机

通讯产品

光电产品

消费电子产品

汽车电子设备

交换器,医疗设备,加热器,冷气机

变频器

柜员机

汽车冷柜

焊接机

电磁炉

音响设备

环保设备

制冷设备等传统或现代仪器设备都产生了巨大的发展,特别是这些传统或现代仪器设备上都设有散热风扇,因此,散热风扇的需求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高

[0003]现有的散热风扇为保证安装紧贴性能,需要采用具有弹性的螺钉进行连接,而进行弹性的螺钉的连接需要将螺钉压紧
O
型扣内才能将具有弹性的螺钉固定在所述散热风扇上,现有的方式通过人工将
O
型扣放置到治具上,然后将放有螺钉的散热风扇放置在放置有
O
型扣的治具上,然后人工通过压合装置将螺钉下压与
O
型扣扣合连接实现装配,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
需要人工进行物料的整理

定位及排列,且装配后需要人工进行判断分拣,自动化效率低,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人工操作无法控制力度,容易导致下压过大损坏物料的情况;
2.
现有的压合装置的压合治具的尺寸多为固定的,无法根据需求自动调整压合治具的尺寸,当需要进行不同尺寸的物料的加工时,需要更换不同尺寸的压合治具才能进行后续的压扣动作,影响生产效率,满足不了现有批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项专利技术是针对现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装配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装配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所述自动压扣设备包括工作台

上料装置

第一检测组件

第二检测组件

压扣装置

多个支撑组件

下料滑槽及电控系统,所述工作台设有圆盘机构,所述圆盘机构设有多个定位放置平台,所述压扣装置设置在所述圆盘机构的外侧的工作台上,所述压扣装置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设有可调结构,所述可调结构设有压块组件,所述定位放置平台均还设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滑槽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有分拣机构

推送机构及下料输送带;所述工作台还设有第二上料装置及第三搬运机械手,所述上料装置

第一检测组件

第二检测组件

压扣装置

多个支撑组件

可调结构

第二上料装置

第三搬运机械手

检测机构

分拣机构

推送机构及下料输送带均与所述电控系统电性连接

[0008]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台设有台面,所述圆盘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圆盘,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台面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设有驱动轴,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台面的上方;
[0009]多个所述支撑组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并设置在所述圆盘的下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撑液压缸均设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液压缸通过安装座以竖直朝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台面上,所述支撑液压缸均设有垫块,所述垫块设有波浪形缓冲结构,所述垫块为橡胶垫块

[0010]作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定位放置平台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圆盘上,多个所述定位放置平台均包括支座及定位夹具,所述支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顶升气缸,所述支座设有多个安装块,多个所述安装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四侧面上,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多个气缸,多个所述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气缸均设有夹块,所述顶升气缸设有顶块,所述夹块及顶块均设有第一垫块;所述定位放置平台的对角线上设有两组镜像相对的放置凹槽组,所述放置凹槽组均由多个阵列排布的台阶凹槽构成,所述台阶凹槽设有由上往下直径依次缩小的放置凹槽;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气缸及下料槽道,其中两镜像相对的安装块均还设有角块,所述下料气缸及下料槽道分别设置在所述角块上,且所述下料槽道设置在靠近圆盘边缘的角块上,所述下料气缸设有推块

[0011]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导槽,所述下料滑槽与所述导槽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滑槽的尾端,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透明平台

两个
CCD
检测组件,所述透明平台设有支架一,两个所述
CCD
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平台的下方及支架一上,且两个所述
CCD
检测组件均朝向透明平台的上表面;所述透明平台设有两块挡板

两块安装板及推送口;所述分拣机构包括两个分拣气缸,所述分拣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两个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下料输送带包括第一下料输送带及第二下料输送带

[0012]作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扣装置均包括安装支架及下压组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台面上,且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安装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下压组件以竖向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块上

[0013]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压组件均设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连接座及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座及框架的下方,所述框架包括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面

[0014]作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座设有多个安装口,多个所述安装口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角部,所述可调结构包括多个电机

多个直槽孔及多条连杆,多个所述电机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内,多个所述直槽孔以镜像相对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压板的对角线上,多条所述连杆分别设置在所述直槽孔内,且可沿着直槽孔的方向移动,所述连杆设有两螺母及螺纹孔,所述电机均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配合连接,两所述螺母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且两所述螺母分别设置在所述直槽孔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所述压块组件包括多个压块,多个所述压块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杆的端部并设置在所述压板的下方

[0015]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振动盘及第一搬运机械手,所述第一振动盘设有第一轨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压扣设备包括工作台

上料装置

第一检测组件

第二检测组件

压扣装置

多个支撑组件

下料滑槽及电控系统,所述工作台设有圆盘机构,所述圆盘机构设有多个定位放置平台,所述压扣装置设置在所述圆盘机构的外侧的工作台上,所述压扣装置设有压板,所述压板设有可调结构,所述可调结构设有压块组件,所述定位放置平台均还设有下料组件;所述下料滑槽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设有分拣机构

推送机构及下料输送带;所述工作台还设有第二上料装置及第三搬运机械手,所述上料装置

第一检测组件

第二检测组件

压扣装置

多个支撑组件

可调结构

第二上料装置

第三搬运机械手

检测机构

分拣机构

推送机构及下料输送带均与所述电控系统电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设有台面,所述圆盘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及圆盘,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台面的底部,所述旋转电机设有驱动轴,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且所述圆盘设置在所述台面的上方;多个所述支撑组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并设置在所述圆盘的下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液压缸,所述支撑液压缸均设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液压缸通过安装座以竖直朝上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台面上,所述支撑液压缸均设有垫块,所述垫块设有波浪形缓冲结构,所述垫块为橡胶垫块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放置平台以圆形阵列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圆盘上,多个所述定位放置平台均包括支座及定位夹具,所述支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顶升气缸,所述支座设有多个安装块,多个所述安装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四侧面上,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多个气缸,多个所述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气缸均设有夹块,所述顶升气缸设有顶块,所述夹块及顶块均设有第一垫块;所述定位放置平台的对角线上设有两组镜像相对的放置凹槽组,所述放置凹槽组均由多个阵列排布的台阶凹槽构成,所述台阶凹槽设有由上往下直径依次缩小的放置凹槽;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气缸及下料槽道,其中两镜像相对的安装块均还设有角块,所述下料气缸及下料槽道分别设置在所述角块上,且所述下料槽道设置在靠近圆盘边缘的角块上,所述下料气缸设有推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设有支架,所述支架设有导槽,所述下料滑槽与所述导槽连接;所述检测机构设置在所述下料滑槽的尾端,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透明平台

两个
CCD
检测组件,所述透明平台设有支架一,两个所述
CCD
检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透明平台的下方及支架一上,且两个所述
CCD
检测组件均朝向透明平台的上表面;所述透明平台设有两块挡板

两块安装板及推送口;所述分拣机构包括两个分拣气缸,所述分拣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挡板的外侧,所述推送机构包括两个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下料输送带包括第一下料输送带及第二下料输送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扣装置均包括安装支架及下压组件,所述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台面上,且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在所述台面上,所述安装支架设有第一安装块,所述下压组件以竖向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块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散热器的自动装配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均
设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设有连接座及框架,所述框架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所述压板固定在所述连接座及框架的下方,所述框架包括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座的外侧面
。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徐金博高丙午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大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