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
技术介绍
[0002]高档西服的面料常用羊毛
、
桑蚕丝等珍贵天然纤维原料,羊毛具有弹性好
、
吸湿性强
、
保暖性佳等优点,但由于羊毛纤维鳞片层不易穿透,染料分子难以进入纤维内部,现有技术面料染色时,染料和助剂不能够充分进入到纤维内部的,染色效果不好,色泽
、
丝光质感差
,
且染色效率低下,且在前处理时只能去除织造遗留的少量油剂和杂质外
,
不能对羊毛表面的疏水性脂层和鳞片层进行剥离,后续上染与功能整理效果差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前处理时可对羊毛表面的疏水性脂层和鳞片层进行剥离的,染料和助剂能够充分进入到纤维内部的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将多纤精纺坯布经过套染与功能性整理,实现面料色泽纯正,手感滑糯,防蛀防皱的特性
。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依工艺流程依次包括整经
→
经纱浆纱
→
混织
→
前处理
→
染色
→
水洗
→
拉幅烘干
→
刷毛
→
烧毛
→
抗菌防蛀整理与汽蒸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依工艺流程依次包括整经
→
经纱浆纱
→
混织
→
前处理
→
染色
→
水洗
→
拉幅烘干
→
刷毛
→
烧毛
→
抗菌防蛀整理与汽蒸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工序采用染色机对织物进行套染,包括如下染色步骤:1)
、
在染色机的染料槽内加入活性染料和助剂,织物通过染色机的导布轮从提布通道进入到染槽并在染槽内循环运动进行循环染色,织物首尾相接呈封闭状,染料通过循环管道在主泵的抽吸作用下从染槽内至喷嘴,通过喷嘴喷洒在织物上,给待染织物染色;
2)、
在染色机的导布轮下方设有可使染料和助剂够充分进入到纤维内部的弹性挤压装置,待染织物在导布轮的提拉下进入至弹性挤压装置内,弹性挤压装置由可转动的设于机架上的辊筒及弹性挤压片构成,辊筒与弹性挤压片之间形成锐角孔隙,待染织物在锐角孔隙中经过,通过弹性挤压片的弹力压力作用,使得染料和助剂能够充分的进入到纤维内部,从而提高染料和助剂进入纤维的效率,减少染布机内染布往复次数;3)
、
在染色机所述弹性挤压片的下方还设有匀料辊,匀料辊可接住弹性挤压片挤出的多余染料,并进一步将染料挤压进纤维内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织物为羊毛时,染色机内常温下加入活性染料和助剂,以
0.5
‑
0.6℃/min
的速率升温到
50
‑
55℃
,保温
10min
,继续以
0.5
‑
0.7℃/min
的速率升温到
95
‑
100℃
,保温
20
‑
25min
,然后以
1℃/min
的速率降温至
70℃
后排掉染料和助剂,羊毛染色完成后用净洗剂
、
清水
、
冰醋酸
、
清水依次清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织物为化纤时,染色机内在
35
‑
45℃
内加入分散染料和助剂,以
1℃/min
的速率升温到
60
‑
65℃
,加入纯碱后保温
50min
,排掉染料和助剂
、
清洗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染料和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元明粉8‑
12g/L
,浴中抗皱剂4‑
4.7g/L
,鳌合分散剂
2.5
‑
3.5g/L
,冰醋酸
0.15
‑
0.22g/L
,匀染剂1‑
1.5g/L。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分散染料和助剂由如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鳌合分散剂
3.5
‑
4.5g/L
,浴中抗皱剂
3.5
‑
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兴群,刘红菲,连梦蓉,罗龙祥,蒋毅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