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951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目标威胁评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

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威胁评估
(Threat Assessment

TA)
技术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密切关注,从
1970
年之后,研究人员对威胁评估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对其定义和功能模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用领域涉及空战环境

海上目标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0003]现有目标威胁评估方式依赖于专家经验,且未全面考虑目标特性

被威胁物体的特性等参数,威胁评估结果缺乏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

系统及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目标威胁评估方法缺乏可靠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其中,第二目标有向第一目标运动的趋势;
[0007]按照第一目标的辐射半径将其周边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大于第一半径,第二区域的辐射半径在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之间,第三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小于第二半径;所述第一半径为预设值,且小于第二半径;第二半径根据第三目标的射程和第二目标的运动速度确定,以确保第二目标与第三目标在第二区域能够相遇,所述第三目标由第一目标发射,用于阻断第二目标继续向第一目标运动;
[0008]根据第二目标的航向

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方位确定第二目标的舷角,并基于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距离及所述舷角确定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航路勾径;
[0009]根据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距离

第一目标周边的区域划分情况

所述舷角

所述航路勾径及极限勾径评估第二目标的威胁程度;其中,所述极限勾径根据第二目标的最大搜索宽度和搜索扇面角确定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目标在第一区域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
[0011]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且舷角大于
90
°
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三级意图目标;
[0012]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大于极限勾径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二级意图目标;
[0013]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不大于极限勾径时,根据第二目标到达第一目标的时间或第二目标距离第一目标的距离确定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或二级意图目标中的哪种目标;
[0014]当第二目标在第三区域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三级意图目标;其中,一级意图目标至
三级意图目标的威胁程度逐渐降低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不大于极限勾径时,若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距离或第二目标达到第一目标的时间小于预设值,则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否则为二级意图目标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第二半径:
[0017]确定第三目标的最大射程;
[0018]确定第二目标运动到所述最大射程与第三目标相遇所用的时间;
[0019]将第二目标的运动速度乘以所述时间,之后将相乘结果加上所述最大射程得到第二半径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目标威胁评估系统,包括:
[0021]目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其中,第二目标有向第一目标运动的趋势;
[0022]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按照第一目标的辐射半径将其周边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大于第一半径,第二区域的辐射半径在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之间,第三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小于第二半径;所述第一半径为预设值,且小于第二半径;第二半径根据第三目标的射程和第二目标的运动速度确定,以确保第二目标与第三目标在第二区域能够相遇,所述第三目标由第一目标发射,用于阻断第二目标继续向第一目标运动;
[0023]目标威胁评估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目标的航向

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方位确定第二目标的舷角,并基于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距离及所述舷角确定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航路勾径;以及根据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距离

第一目标周边的区域划分情况

所述舷角

所述航路勾径及极限勾径评估第二目标的威胁程度;其中,所述极限勾径根据第二目标的最大搜索宽度和搜索扇面角确定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威胁评估模块通过如下规则评估第二目标的威胁:当第二目标在第一区域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且舷角大于
90
°
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三级意图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大于极限勾径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二级意图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不大于极限勾径时,根据第二目标到达第一目标的时间或第二目标距离第一目标的距离确定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或二级意图目标中的哪种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三区域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三级意图目标;其中,一级意图目标至三级意图目标的威胁程度逐渐降低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威胁评估模块通过如下规则评估第二目标的威胁: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不大于极限勾径时,若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距离或第二目标达到第一目标的时间小于预设值,则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否则为二级意图目标

[00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区域划分模块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第二半径:确定第三目标的最大射程;确定第二目标运动到所述最大射程与第三目标相遇所用的时间;以及将第二目标的运动速度乘以所述时间,之后将相乘结果加上所述最大射程得到第二半径

[0027]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002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目标威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其中,第二目标有向第一目标运动的趋势;按照第一目标的辐射半径将其周边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大于第一半径,第二区域的辐射半径在第一半径和第二半径之间,第三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小于第二半径;所述第一半径为预设值,且小于第二半径;第二半径根据第三目标的射程和第二目标的运动速度确定,以确保第二目标与第三目标在第二区域能够相遇,所述第三目标由第一目标发射,用于阻断第二目标继续向第一目标运动;根据第二目标的航向

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方位确定第二目标的舷角,并基于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距离及所述舷角确定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航路勾径;根据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的距离

第一目标周边的区域划分情况

所述舷角

所述航路勾径及极限勾径评估第二目标的威胁程度;其中,所述极限勾径根据第二目标的最大搜索宽度和搜索扇面角确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二目标在第一区域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且舷角大于
90
°
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三级意图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大于极限勾径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二级意图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不大于极限勾径时,根据第二目标到达第一目标的时间或第二目标距离第一目标的距离确定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或二级意图目标中的哪种目标;当第二目标在第三区域时,设定第二目标为三级意图目标;其中,一级意图目标至三级意图目标的威胁程度逐渐降低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第二目标在第二区域,舷角不大于
90
°
且航路勾径不大于极限勾径时,若第二目标相对第一目标的距离或第二目标达到第一目标的时间小于预设值,则第二目标为一级意图目标,否则为二级意图目标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确定第二半径:确定第三目标的最大射程;确定第二目标运动到所述最大射程与第三目标相遇所用的时间;将第二目标的运动速度乘以所述时间,之后将相乘结果加上所述最大射程得到第二半径
。5.
一种目标威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目标和第二目标;其中,第二目标有向第一目标运动的趋势;区域划分模块,用于按照第一目标的辐射半径将其周边区域划分为第一区域

第二区域及第三区域;其中,第一区域的辐射半径不大于第一半径,第二区域的辐射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宇清刘颢陈炜王海鹏潘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