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组设备、成组方法和电池生产线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成组设备
、
成组方法和电池生产线
。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池在生活和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搭载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被广泛使用,另外,电池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储能领域等
。
[0003]相关技术中,对电池单体进行成组的成组设备工作效率较低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成组设备
、
成组方法和电池生产线,以提高成组设备的工作效率
。
[0005]本申请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0006]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成组设备,包括:机架,具有上料位置
、
下料位置和加压位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转台,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台转动;承载总成,设置于所述转台以跟随所述转台转动,所述承载总成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至少三个承载总成沿所述转台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承载总成用于承载电池单体,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上料位置,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下料位置,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加压位置,所述上料位置位于所述加压位置背离所述转台的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下料位置位于所述加压位置朝向所述转台的转动方向的一侧;加压总成,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加压总成用于对位于所述加压位置的承载总成承载的电池单体加压,以将对应多个所述电池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成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具有上料位置
、
下料位置和加压位置;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转台,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台转动;承载总成,设置于所述转台以跟随所述转台转动,所述承载总成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至少三个承载总成沿所述转台的周向间隔排列,所述承载总成用于承载电池单体,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上料位置,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下料位置,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加压位置,所述上料位置位于所述加压位置背离所述转台的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下料位置位于所述加压位置朝向所述转台的转动方向的一侧;加压总成,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加压总成用于对位于所述加压位置的承载总成承载的电池单体加压,以将对应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成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总成的数量为至少四个,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承载总成位于过渡位置,所述过渡位置位于所述下料位置朝向所述转台的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过渡位置位于所述上料位置背离所述转台的转动方向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总成具有多个夹持部,至少一个所述夹持部为用于夹持成组的电池单体中的其中一个电池单体的第一夹持部,至少一个所述夹持部为用于夹持成组的电池单体中的另一个电池单体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排列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成组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的调节总成,所述调节总成在第一状态下,用于调节位于所述过渡位置的承载总成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所述调节总成在第二状态下与承载总成脱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总成包括:第一基座,与所述转台连接,所述第一基座朝向所述转台的转动中心线的一侧和所述第一基座背离所述转台的转动中心线的一侧的排列方向为内外方向;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承载装置,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载装置沿所述内外方向排列,所述夹持部形成于所述承载装置,所述第一夹持部形成于其中一个所述承载装置,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于另一个所述承载装置,所述调节总成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装置带动对应所述承载装置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传动装置;第一驱动器,设置于所述底座;第一夹持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一夹持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夹持器件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列,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一夹持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器件形成有所述夹持部;公共连接件,分别与每个所述第一夹持器件连接;第二夹持器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夹持器件和所述第一夹持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交替布置,所述第二夹持器件形成有所述夹持部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总成包括:
第二基座,与所述机架连接;调节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当所述调节总成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调节驱动组件设置于对应所述承载总成,所述调节驱动组件驱动对应所述承载总成运动,以调节对应所述第一夹持部和对应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当所述调节总成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调节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杨维绪,张洋,仇磊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