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930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24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Journal ofOrganic Chemistry,2009)。
[0011][0012]中国
CN 109824524 A
报道了一种微通道反应器进行硝化制备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工艺,但是水解

中和这些放热量大的反应仍以间歇方式进行

该方法最高收率仅为
82
%,纯度
99
%,从结果来看并未达到理想结果

而且该专利并未描述该产品中二羟

酮等关键性杂质含量情况,无法满足药品中间体生产相关控制要求

[0013][0014]此外,微通道设备的详细尺寸

规格

形状

材质等关键参数也没有公开,无法验证工艺是否满足药品生产相关要求

微通道反应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
(1)
微通道反应器流动通道介于微米和毫米之间,这样细窄的通道对于流体粘度较大的液体

颗粒较大的固体物料

或者反应中有大的固体颗粒沉降时,会堵塞微通道导致生产无法连续进行,而且堵塞物很难清理;
(2)
微设备加工费用昂贵,很多工艺情况下,其处理能力仍无法满足实际工业化生产需求;
(3)
微反应器数量的增多使监测和控制的复杂程度也大大增加,实际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等不足

[0015]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硫酸溶液
A
在常温及反应温度下黏度较大
(80

100mPa.s)
,存在堵塞管路的风险,而且为了实现较高的产量,需要加大物料的进料速度,这会使得整个微通道反应管路的阻力降非常大,不利于设备选型,对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出了挑战

为增加传质

传热效果,缩短停留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在管式反应器
R1
内装填扭转形状的混合元件,主要通过切割作用,增强了反应液的横向与纵向运动

对于强制对流传热过程而言,边界层决定着整个传热过程的热阻

混合元件可强迫边界层内的流体向管中央流动,避免管中心和管壁温差,提高反应选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1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及专用管式反应装置,依据反应动力学

传质

传热计算等设计适合本专利技术工艺的管式反应器实现管式硝化

水解及中和反应的全流程连续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18]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所述工艺包括:将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硫酸溶液
A
和硝酸溶液
B
分别通过计量泵
P1、
计量泵
P2
输送至管式反应器
R1
进行硝化反应,得到3‑
硝基
‑1‑
金刚烷胺的硝化反应液;硝化反应液与由计量泵
P3
输送的还原剂溶液
C
在管式反应器
R2
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3‑
氨基
‑1‑
金刚烷醇酸溶液;3‑
氨基
‑1‑
金刚烷醇酸溶液与计量泵
P4
输送的碱液
D
在管式反应器
R3
中进行中和反应,并使反应液
pH
变为碱性,得到含有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碱化液;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碱化液经萃取,冷却结晶




烘干得到产品3‑
氨基
‑1‑
金刚烷醇,反应式如下:
[0019][0020]进一步地,所述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硫酸溶液
A
,是将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溶解在硫酸溶液中配制而成,硫酸溶液的浓度是
80

114.6
%,优选
92

105
%;硫酸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摩尔比是4~
10

1。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硝酸溶液
B
,硝酸质量浓度为
80

98
%,优选
95

98
%,硝酸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进料摩尔流量比为2~5:
1。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还原剂溶液
C
为尿素溶液

氨水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其溶质质量浓度为3~
20
%,优选5~
10
%;还原剂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进料摩尔流量比为1~
1.5

1。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碱液
D
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质量浓度为
20

50
%;碱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进料摩尔流量比为
10

30

1。
[0024]进一步地,所述的萃取溶剂为正己烷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甲苯

氯苯

二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者混合溶剂

[0025]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结晶采用的溶剂为正己烷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甲苯

氯苯

二甲苯中的一种或者任意两者混合溶剂,析晶温度为

15℃

0℃。
[0026]进一步地,所述管式反应器
R1
由内径为
1.7mm

21mm
管组成,选择
316L、
哈氏合金



碳化硅等耐腐蚀且导热性能良好的材质,管式反应器
R1
内装填有混合元件,管式反应器
R1
的反应温度为
30

80℃
,所述的管式反应器
R1
内物料停留时间为2~
60min。
[0027]进一步地,所述管式反应器
R2
由内径为
1.7mm

14mm
管组成,材质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硫酸溶液
A
与硝酸溶液
B
分别输送至管式反应器
R1
中进行硝化反应,得到3‑
硝基
‑1‑
金刚烷胺的硝化反应液,该硝化反应液与还原剂水溶液
C
分别输送至管式反应器
R2
中进行水解反应,得到3‑
氨基
‑1‑
金刚烷醇酸溶液;3‑
氨基
‑1‑
金刚烷醇酸溶液再与碱液
D
分别输送至管式反应器
R3
中进行中和反应,期间使反应液
pH
变为碱性,得到含有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碱化液,最后依次经萃取,冷却结晶

抽滤

烘干得到产品3‑
氨基
‑1‑
金刚烷醇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硫酸溶液
A
,是将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溶解在硫酸溶液中配制而成,硫酸溶液的浓度是
80

114.6%
,优选
92

105%
;硫酸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摩尔比是4~
10

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酸溶液
B
,硝酸质量浓度为
80

98%
,优选
95

98%
,硝酸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进料摩尔流量比为2~5: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溶液
C
为尿素溶液

氨水
、Na2SO3溶液
、NaHSO3溶液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溶液,其溶质质量浓度为
3~20%
,优选
5~10%
;还原剂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进料摩尔流量比为
1~1.5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液
D
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质量浓度为
20~50
%;碱与硫酸或盐酸金刚烷胺的进料摩尔流量比为
10~30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
氨基
‑1‑
金刚烷醇的连续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萃取溶剂为正己烷

乙酸乙酯

二氯甲烷

甲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第邵颖慧余志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